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

04版:悦读

返回 2025年01月26日

家乡飘来年糖香

桂林日报      2025年01月26日     
  □诸葛保满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女儿利用业余时间自制糖果当作春节礼物邮寄给外地的朋友。因此,家里常常飘出浓浓的年糖味,唤醒了藏在我记忆深处的家乡年味。
  的确,家乡的年味是在那一缕缕香甜的年糖香中开始的。小时候,一进入腊月,乡亲们便要制作年糖来待客和送礼,整个村子弥漫着忙碌而又喜悦的氛围。我家也不例外。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早早地把各种材料准备齐全。糯米、芝麻、花生、麦芽糖……这些普普通通的食材,在母亲的巧手下,即将变成令人垂涎欲滴的年糖。
  制作年糖的第一步是炒糯米。大锅里倒入干净的沙子,用小火慢慢加热。父亲不停地翻炒着沙子,直到沙子变得滚烫。这时,母亲把事先泡好晾干的糯米小心翼翼地倒进锅里。随着铲子有节奏地翻动,糯米在沙子的簇拥下欢快地跳跃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颗颗白白胖胖的米花,满屋子都弥漫着糯米的清香。接下来是炒芝麻和花生。芝麻在锅里微微泛黄,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花生则被炒得外皮酥脆,轻轻一搓,红衣便脱落下来。母亲把炒好的芝麻、花生和米花放在一起,倒入精心熬制的麦芽糖。麦芽糖在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像琥珀一样晶莹剔透。母亲用大勺把麦芽糖均匀地浇在食材上,快速搅拌,让每一粒米花、每一颗芝麻和花生都裹上甜甜的糖衣。趁着糖还温热,母亲把它们倒进一个木制的模具里,用擀面杖用力压实、擀平。等到年糖稍微冷却,母亲拿起刀,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那一块块年糖,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年糖做好后,母亲总会先装一小盘,让我送给左邻右舍分享,传递邻里之间的情谊。大家接过年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声声感谢和祝福,让冬日的村庄充满了温暖。
  制作年糖的过程也蕴含着许多生活智慧。小时候,看见母亲切年糖时手起刀落,很带劲。我也想尝试,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切糖,谁知原本锋利的刀在我的手中变得钝拙不堪,不管我如何努力,切出的糖块依然是歪七扭八的,毫无美感,不觉沮丧起来。母亲见状安慰我说,凡事都离不开“熟能生巧”的道理,第一次切糖,没有很好掌握要领,所以切不好,多多练习就会好起来。在母亲手把手的指点之下,我慢慢学会了做年糖、切年糖,还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收获了“熟能生巧”带来的不少益处。
  如今,我离开家乡在城里打拼多年。商场里,各种精致的糖果随处可见。然而,那些包装精美的糖果,却始终无法替代家乡年糖的味道。每当过年,我总会想起母亲忙碌的身影,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制作年糖的温馨场景。家乡的年糖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无论走多远,都不会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