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桂林艺术节特别报道

03版:桂林艺术节特别报道

04版:综合新闻

05版:重走长征路

06版:时事·体育

07版:公益广告

08版:广告

返回 2024年10月28日

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7.6%,排全市第一

全州:工业振兴 佳绩闪耀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28日     
  (上接第一版)企业产能快速提升,得益于全州县委、县政府推动鞋业小镇建设,并协调解决赐佳鞋业自主接单生产难题。上半年,赐佳鞋业贵州工厂的6条生产线全部转移至全州县。
  为打造完整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州县规划轻纺鞋业制造产业园一期面积3000亩,可容纳30家以上占地面积约100亩的大型鞋业制造企业。目前已有赐佳、义泰、易鸿等10余家生产鞋底、鞋面、模具的企业入驻,涵盖轻纺鞋业制造、运动服饰箱包、运动护具生产的全产业链轻纺鞋业制造产业园初具规模,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5亿元,明年可达30亿元,三年力争突破50亿元,五年突破100亿元。
  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仅仅是全州县工业“链”上发力的体现之一。干米粉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也让全州工业写下名扬全国的工业佳话。2023年,全州县生产干米粉产量50多万吨,占全国干米粉销售市场份额的30%以上。
  近年来,全州县出台做大做强全州大米及米粉产业实施办法,着力打造米业产业园区,培育大米加工企业53家,年加工大米80万吨;培育标准化干米粉生产企业40余家,年产值超25亿元。全州已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干米粉生产基地。
  目前,以康乐粉业、米兰香食品、鑫晶琳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数字化车间项目建设,让全州米粉产品实现了从单一干米粉到半干粉、鲜食米粉、包装红油米粉和桂林米粉等多元化产品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州米粉品牌建设及市场占有率提升增添了极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州干米粉产量从年产23万吨提升至50多万吨。

  兴产业强园区
  工业振兴佳绩频传

  走进全州工业集中区,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柏油路纵横交错,一座座简约大气的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在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机器设备作业的隆隆机声和生产流水线运转的声音互相交错,处处展现着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加速崛起的景象……
  “我们紧紧抓住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机遇,以城西工业园区为依托,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拓展招商广度和深度,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正着力构建‘一区多园’工业园区布局。”全州县委书记邓世文介绍,全州县工业集中区由城西综合产业园和才湾—绍水生态食品产业园两个园区组成,规划设计产城融合、林木加工、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米粉小镇等产业园板块,形成了轻纺鞋业制造、生态食品加工、绿色资源开发的三大主导产业综合性产业园区。
  据了解,全州县工业集中区现有企业11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3家,拥有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自治区、桂林市“专精特新”企业5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今年1—8月,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增加值6.5亿元。
  兴产业、强园区,工业振兴传佳绩。今年1—6月,广西东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28%;桂林百里香食品有限公司产值3165万元,同比增长92%……不仅仅是个别企业创下佳绩,全州县全部工业产业创下的佳绩更是喜人。今年上半年,该县工业增加值增长17.6%,排全市第一;二产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3%、26.1%,均排全市第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州县委书记邓世文表示,该县干部群众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勇于创新、砥砺前行,以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并为积极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为建设壮美广西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