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特色的桂林山水
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
——访“之间”策展人、桂林艺术节艺委会总监、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27日

▲刘杏林
□本报记者苏展 文/摄
“40年前,我学生时代曾到桂林写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水显得很‘温和’,更具东方特色。这些地理、历史、人文、山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艺术家,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10月26日,2024桂林艺术节开幕日,“之间”BETWEEN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中国国家展也同步在桂林美术馆“揭面”。“之间”策展人、桂林艺术节艺委会总监、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刘杏林面对各大媒体由衷地说。
“布拉格舞美四年展”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代表性最强的舞美展览,被誉为“世界舞美奥林匹克”。而刘杏林在“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PQ)和“世界舞台设计展”(WSD)上四次获奖,并两次受邀担任这两大展览的国际评委,被国际知名戏剧学者阿诺德·阿隆森列为“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世界上50位最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师之一”。
刘杏林介绍说,本次在桂林美术馆的亮相,是“之间”中国国家展的国内首秀。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轼《赤壁赋》中蕴含的哲思——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现场设置了12架可供操作的活动图像装置,分别呈现了12个经典中国舞台设计案例如《只此青绿》、芭蕾舞剧《红楼梦》等。观众们可以通过推动旋转杆启动切片装置,直观地体验舞台设计场景在动静之间的变换。还可以通过翻阅演出设计案例文献、扫描二维码观看演出视频,了解作品设计理念和实际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