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重阳节
桂林日报
2024年10月12日
□朱凌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似乎在重阳这个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才会想起家中的父母,想起自己有多久没有回家,甚至离上次打电话、发视频都有很久一段时间了!
我也不例外,自大学毕业在离家不远不近的城市里工作,回家的频率便大大降低了。其实,我住的城市离家不过百来公里,回家一趟,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别说节假日,就是在工作日,下班后开个车回家陪陪父母亲,与老人家聊聊天再返回,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总以工作繁忙,生活琐事较多,忙不过来等诸多理由为自己找借口。
父亲年轻时当过兵,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他老人家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与母亲一起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走走看看。好几次,我早早规划好了行程,想邀上父母,一家五口自驾游,而父母亲总以春插、秋收和冬种农事忙,担心家里鸡鸭鹅没人照料等理由一拖再拖。我也以为反正父母身体还健康,等个三两年再去也无妨,所以带着爸妈逛北京、游长城、登泰山、看黄河长江的计划就不了了之。
去年四月,突然接到妈妈连哭带喊的电话:“你爸爸在菜田里浇菜时摔倒了,面部痉挛,直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手脚抽搐,被救护车送往县医院,你快回来!”一听,我心里猛地咯噔一下,这不就是中风的现象吗?我在医院贴身照料了爸爸十五天后出院,他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落下了中风的后遗症,以后得靠拐杖和轮椅辅助行动了。
去年的重阳节,我特意向单位请了假,回家陪陪老爸老妈。回家后,当我提议带爸妈到市里的公园、博物馆、烈士陵园走走看看时,老爸回绝了:“你只要陪我到后山坡上走走就可以了。”
我家的后山坡是一个低矮的小山坡,整个山坡由勤劳的村民开垦后种上了蔬菜、水果,有一条宽约一米的砂石路直通坡顶,全长两三百米。依托拐杖,估计父亲一瘸一拐走到坡顶应该问题不大。但走了还有五六十米的样子,父亲实在走不动了。我蹲下身子,要背着父亲走,而父亲说什么都不肯。“你从小到大没干过体力活,挑水都挑不起,哪能背得动我呢?歇一会,我再慢慢走,没问题的。”刹那间,我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无数次骑在爸爸的肩头,高声大笑着左冲右突、前后晃动的情景。我想,这一次一定要背爸一次,因为背他老人家的机会可能不是很多了。妻子也在一边附和着:“爸爸,你尽管放心,你儿子的身体好着呢,完全可以背得动你,你就让他尽一次孝道吧,反正也只有五六十米远。”
我不由分说,一把将父亲高高地背到背上。原来,在我心中强壮的父亲因为病痛的折磨,体重严重下降,顶多九十斤。背着父亲,就像背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一样,我不禁泪湿双眼,但我强忍泪水,生怕父亲看到。
到达坡顶,父亲坐在椅子上,我和妻子蹲在两旁,父亲深情地望着山坡下依山傍水而建的村子,哪栋房子是谁家的、哪块田地由谁管理、哪个池塘谁在养鱼等等,父亲如数家珍。父亲一边回忆着过往,一边与我们侃侃而谈,高兴得像个孩子。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这天有我们夫妻俩陪他一起过,背他到熟悉的山坡上看风景、忆往事。去年的重阳节,是我唯一没有遗憾的重阳节。
重阳节过后不到二个月,父亲在拄着拐杖走路时,不小心又重重地摔了一跤,这次再也没有站起来。今年的重阳节又到了,回家看到孤独落寞的妈妈和在墙上微笑的爸爸,这次我真的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细细思量我的一生,欠爸妈的实在太多,我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多花时间陪陪她老人家,决不像对爸爸那样,让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