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向人民报告 受人民监督

03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04版:社会生活

05版:综合新闻

06版:县区新闻

07版:发现桂林

08版:时事

返回 2024年09月23日

雁山区人大:

打造“头雁领航”党建品牌
联创共建助推“两个保护”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3日     
□本报记者 陈娟
  2023年全市人大系统“党建品牌联创共建”工作开展以来,雁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着力打造“头雁领航”党建品牌,构建多级联创共建机制和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助推“两个保护”(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工作。

构建多级联创共建机制和平台
  雁山区人大常委会以草坪回族乡及潜经村、雁山镇及莫家村为示范,在所辖4个乡镇35个行政村,探索“五五五”联创共建工作流程,即五级党组织、五级代表履职平台、五级人大代表,分别在保护生态等10多个领域,融合联动、共建共治。
  同时,拓展提升履职阵地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升级草坪回族乡、雁山镇的代表履职活动中心,潜经村、莫家村的代表联络站,“吴啟春”自治区人大代表联系点,提升潜经村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莫家村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点,实现“站点合一”,并以此为阵地,组织履职平台280多名党员积极参与“两个保护”。
  此外,在漓江沿岸潜经村古民居和柘木镇柘漓文化产业园设立“头雁领航”党建品牌联创共建基地、人大摄影文化创作基地等,以人大党建促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六大行动”守护漓江
  雁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积极响应桂林市“4·25漓江保护日”活动,联合雁山区各级党委、政府,市人大机关党委第四党支部,市漓管委、市气象局等党建联创共建单位,组织人大系统部分党员、各级人大代表、志愿者及社会各界,开展守护漓江“六大行动”:
  ——“生态漓江”行动,向漓江流域增殖放流鱼苗80余万尾;
  ——“清洁漓江”行动,组织500多人次各界人士清除漓江沿岸垃圾;
  ——“巡察漓江”行动,组织由党建联创共建单位执法人员及部分党员、人大代表、志愿者等组成的保护漓江巡察队,开展山林、沿江日常巡察100余次;
  ——“监督漓江”行动,广泛收集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办理;
  ——“图说漓江”行动,在漓江沿岸的代表联络站,以及草坪码头、柘木镇油麻滩等市民、游客集中处,举办“保护漓江和桂林山水暨人大代表‘图说漓江’”摄影联展活动;
  ——“宣讲漓江”行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等,深入学校、农村等地开展保护漓江宣讲。

“三个一”助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
  “一张照片”“一个视频”“一个古村”,雁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着力实施“三个一”,助推雁山区今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张照片”。雁山区文旅融合代表联络站驻站人大代表、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银福忠,及市文联、市艺术摄影学会等单位,举办“保护漓江和桂林山水暨人大代表‘图说漓江’”摄影联赛联展,精品分别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新媒体群,桂林博物馆、“两江四湖”景区以及部分代表联络站等处展出,线上浏览量超50万人次,线下观展市民、游客超30万人次。
  “一个视频”。带领雁山区文旅融合代表联络站、柘木镇柘木村代表联络站等,拍摄制作《思上古桥好踏青》《人大代表约会最美油麻滩》《都贵村山水好“贵”》等唯美短视频,在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新媒体群发布,发动人大代表转发朋友圈,浏览量超25万人次。
  “一个古村”。雁山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漓江畔的潜经村白氏宗祠设立以党员、人大代表为主体的“头雁领航·回音壁”村民议事会,通过代表联络站“回音壁”收集到群众盼望开发保护利用古民居群的民意后,召集各村民小组组长、人大代表以及群众共同商议相关事宜。经多方努力,目前已完成60余栋古民居修缮改造,回族人文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形成了摄影、书画体验、研学和微民宿、餐饮等生态文旅融合产业链,成为国内外游客网红打卡地。潜经村获评2023年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