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向人民报告 受人民监督

03版: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04版:社会生活

05版:综合新闻

06版:县区新闻

07版:发现桂林

08版:时事

返回 2024年09月23日

“阅读+行走”:

打开漓东的新方式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3日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有着本质上的相似:阅读是心灵的一次旅行,旅行是心灵对世界的阅读。
  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如果有哪里更适合停下匆匆的脚步,拂去心灵上的尘埃,那一定是图书馆。2020年,七星区在龙隐桥头打造了第一座也是广西首座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化“微书馆”——“书·苔”。无论多早或多晚,读者随时可以进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来一场“走到哪读到哪”的文化之旅。
  “微书馆”的灯光,点亮了城市的夜,给予爱书人精神慰藉。“我感觉这个城市是有温度的,无论再晚总有一盏阅读的灯为我而亮。”市民曾熙说。
  “书·苔”带来的良好社会反响大大鼓舞了七星区继续打造“微书馆”的决心。4年来,七星区打造了包括“书·苔”在内的4所“微书馆”,它们坐落在商圈、社区周边、体育馆,各具特色,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清新的文艺气息。超过4万人次走进“微书馆”,和一本好书不期而遇。
  更可贵的是,借助“微书馆”,七星区打造“15分钟阅读圈”的构想成为现实。“星空下的秉灯夜读”、“书灯明月”中秋雅集、“微书馆”读者会员日、“童书+文创”集市、书店阅读营亲子活动……阅读的空间一点点扩大,越来越多人来到七星区,不仅仅是品山见水,同时也为了览书。“阅读+行走”成为打开漓东的新方式,也是七星区文旅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2023年,七星区“微书馆”项目获评“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优秀案例”。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书·苔”旁的石壁上,刻着清代诗人袁枚的《苔》。也许,这首诗恰好诠释了街头书馆存在的意义:时间长河中,人可以如苔一般微小,但也可以通过阅读,拥有另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绽放出蓬勃的生命之花。
  (详见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