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

04版:悦读

返回 2024年08月24日

去拉萨的绿皮火车

桂林日报      2024年08月24日     
  □龙建雄

  晚八点半的西宁,自然光亮给人带来一种鲜明的时差提示,西边天际间斜射着佛光般的霞晕,深蓝里夹着一些红,红里透着一些白,在黑色山峦的映衬下,美得有点冷艳。去拉萨的绿皮火车静静地停靠在站台,它的外表特地涂上了青藏文化色彩,让人有种神圣的朝拜之意。列车员站在车厢门口,很认真地校对旅客车票和身份证,轻声说着“小心站台与车厢间的缝隙”。
  踏上火车,一股社会气息扑面而来,天南地北的口音,行色匆匆的人,空气里弥漫着谁也不会主动承认的咸味,大家拖着行李仔细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挤占过道正在放大箱小包的男人,脸颊上流淌着豆大的汗滴;旁边有些气力的女人顾不上什么个人形象,帮衬着自家男人递举着行李。“对不起”“麻烦让一下”“谢谢您”的声音在车厢里响起来,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在此刻已经不复存在,大家一起客套着客气,一起小心翼翼应对着人性里的警惕。
  不知什么时候,火车窗户外开始缓缓更换一屏一屏的景色,温柔的列车员在欢快曲子配合下,和声细语广播着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悠扬的曲调在车厢里回旋起伏,舒缓着旅客们疲惫的心灵。火车里不知什么时候来了空调,温度也似乎没有上车时那么火辣。火车按时慢慢开出站台,车厢里临时搭建的小社会很快显得热闹起来,人们开始彼此寒暄:你来自哪里?你是哪里人?你做什么工作?去西藏旅行是怎样安排?邻铺的大姐因为和同行姐妹不在一个卧铺包间,着急着和列车长沟通协调,最终总算达成意愿,两个人不禁击掌相庆。神采奕奕的宁夏老伯,悠闲地拿出大块羊肉,打开一瓶蓝色的二锅头,津津有味地开始解决晚餐,包厢里顿时扩散着酒的醇香和肉的清香。
  列车与铁轨“呼哧、呼哧”的摩擦声越来越有节奏,转大弯的时候,隔着窗户玻璃能看到一束强光冲破黑夜,火车像一条长长的龙,风驰电掣般在青藏高原飞奔向前。夜里看过奔驰而过的火车,那“咣当、咣当”的声响划破夜空,然后又慢慢消退,直到恢复夜的本来沉寂。这种记忆藏在我内心深处很清晰,也很温暖。我的老家就在京广铁路旁边,孩童时代夏天乘凉的夜晚,奶奶在晒谷坪里摆上凉爽的竹床,一边给我扇着扇子,一边对我说:“孙儿快快长大,火车往南闯北,载着你去上学、去赚钱、去看外面的世界……”听着铁轨一层一层的荡漾,我慢慢地睡去。
  “快看,藏羚羊!”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睁开蒙眬的眼睛,转身抬头往窗外看,大片大片的草原,远处是雪山和白云相连,一群藏羚羊在晨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就这样揭开了神秘面纱。放眼望去,冰山、湖泊和草原,以及散步的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与青藏铁路设施不断在眼前交换更迭,荒无人烟的强烈视觉冲击,让人以为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星球。对于第一次见到荒漠的我来说,真的很难用文字描写可可西里的苍凉与原始。藏羚羊也许是早已习惯,它们没有理会站在封闭车体里观赏自己的高级动物,悠然大方地走着,一切就是那么和谐和自然。其实,不是它偶遇了我们,是我们打扰了人间生灵的宁静,是人们打扰了它们神圣的领地。
  列车过了唐古拉山口,青藏铁路最高海拔5072米处,意味着绿皮火车进入西藏境内,并且距终点站拉萨越来越近。旅程亦是一段交友之旅,如同这一路上,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有新人相识,有旧人被遗忘。或许是知道下一回再见不知何时,豁达的人们开始互相留微信,有些一见如故的则留影纪念。
  绿皮火车慢于时代,但先于生活,它依然有它慢的味道和魅力。它静静地停靠在拉萨火车站,我望着它,它看着我,仿佛在问:下一次与您相约会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