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漓镇:特色“小”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大”动力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黄俊)盛夏时节,走进兴安县湘漓镇犁头村,兴安县众兴种植场专业合作社所聘请的80余人正在采摘樟树港辣椒和白玉丝瓜,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蔬菜瓜棚里绿叶盎然、花开芬芳,藤蔓上的白玉丝瓜鲜嫩欲滴;辣椒地里的樟树港辣椒挂满枝头,“椒”阳似火。工人们穿梭在藤蔓和辣椒地之间,熟练地套袋、采摘、分拣,一箱箱白玉丝瓜和樟树港辣椒被打包装箱之后,会立即运往长沙和深圳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给各大超市,最后成为酒店餐馆和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高端货”。
“我们今年种了大概210亩白玉丝瓜和樟树港辣椒,全部施用鸡粪等有机肥,没有农药残留,种植的产品可以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白玉丝瓜具有炒不黑、鲜嫩脆甜等优势,目前批发价约4元/斤,亩产约8000斤;樟树港辣椒具有味纯不涩、椒香浓烈、皮肉不分离、清脆柔软等特点,今年市场行情较好,批发价可以达到13元/斤,受到上半年降雨较多的影响,亩产约5000斤。”兴安县众兴种植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成明介绍道。
“他们这里平均每天可以提供40个务工岗位,农忙时节每天可以提供100个以上务工岗位,还长期帮扶8名脱贫人员及家庭困难人员,勤快的工人每个月可以在这里赚到3000元以上。”兴安县湘漓镇犁头村党委书记文华兵介绍道。兴安县众兴种植场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种植白玉丝瓜和樟树港辣椒,帮助附近的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丰富了“菜篮子”,还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
近年来,湘漓镇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落实利好政策、加大干部走访关怀力度、优化生产及营商环境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