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专版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清廉桂林

06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07版:时事

08版:史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7月24日

方寸“小”窗口 服务“大”民生

——桂林市公安局打造“一窗通办”公安政务服务桂林样板纪实

桂林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民警引导群众使用桂林公安“证照自助拍”微信小程序。

  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全科民警”培训,提高窗口服务质效。

  民警引导市民使用“卡本合一自助取证机”领取护照。

  灵川县甘棠派出所“一窗通办”窗口警务人员在开展普通二轮摩托车、电动车注册登记服务。

  出入境秀峰大厅(三合一大厅)开设绿色通道,为企业、学校、中外游客提供业务咨询解答服务。图为出入境民警与外国留学生合影。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吴敏
  “没想到在一个窗口办了3个证,实在是太方便了!”前不久,市民张女士来到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政务大厅,通过公安局“一窗通办”窗口补办了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
  公安政务窗口业务关系千家万户,是最贴近群众的岗位之一。在办证群众的眼里,小小窗口体现着公安工作事无巨细服务群众的宗旨和情怀。自“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开展以来,桂林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的部署要求,通过增设综合受理窗口、增加自助设备,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综合窗口户政、出入境及交管跨警种业务受理,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一窗通办”窗口47个,覆盖全部城区、县(市),推动84%的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101项业务实现“全程网办”,群众办理证件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跑出了便民服务“加速度”。

  改革“一窗通办”
  跑出服务“加速度”

  前不久,70多岁的马阿姨急着要去国外探望临近生产的女儿,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办理护照,但老人不慎丢失了身份证,本以为还要重新到辖区户籍窗口补办完身份证后才能申领护照,没想到仅需在同一窗口等待片刻就完成了全部业务的办理。
  而在一年前,同样的情况,马阿姨至少得先后对接两个部门,花费大半天时间。
  变化,源于“一窗通办”改革。
  以往各警种窗口各自独立,群众办事需要到不同公安窗口进行办理,不同警种的服务大厅分散不集中,办理业务需要跑多个地方,办事不方便。针对这一情况,桂林市公安局着力推进“一窗通办”改革。按照“一套设备通用”的思路,将通办窗口电脑外接的11件必需硬件设备压缩成1台“三合一综合警务终端”实现集约一体化运作,有效解决了窗口前端设备繁杂、需要多设备来回切换、影响办事效率的症结。同步研发了桂林公安“警易办”程序中台,实现各警种业务办公系统的互联互通,解决综合窗口民警办理不同业务时需要频繁进行登录认证的问题,方便民警登录一个界面即可办理相关业务,将跨系统办理业务时长缩减了1—2分钟,群众和民警获得感“双提升”。
  如今,群众办事不用再区分专业窗口,办多项业务也无需跑多个窗口,享受“就近办、进一窗、找一人、办成事”的便利,实现窗口从“专科”向“综合”的转型,通过电子化处理,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办证服务,满足群众快速办理需求。
  为了最大限度让群众满意、为民警减负,桂林市公安局研发了全国首创的护照、身份证一体“卡本合一自助取证机”,实现自助设备进一步集约,减少发证窗口警力,群众取证等候时长从以往窗口的几分钟缩减到设备读条的20秒,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市政务服务中心率先上架“窗口办理助手”“寄递柜”等智能自助设备,以线上填表、线下自助打印服务为基础,做到群众办业务不排队、业务办理扫码就会,结合物流寄递等功能,实现业务“随时无忧办”,不仅解决了办理大厅人员排队拥挤、窗口办理时间长的问题,避免物流运输中证照丢失的风险,还能方便群众24小时随时办证、取件,不必再专程请假到大厅办事;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将市政务服务中心所有专窗打造成综合窗口,合理划分功能区,明确区域标识,引导办事群众以最快速度找到匹配的窗口,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办理业务不再来回奔走,给群众、企业更多获得感。

  创新“一照通用”
  公安窗口“有温度”

  老人瘫痪在床,原有身份证过期,急需办理新身份证入院治疗怎么办?民警用手机为老人完成了拍照并办理新身份证。
  2岁的孩子年纪太小易动,难拍到办理护照的合格照片,民警使用手机轻松抓拍到合格照片完成该笔业务。
  ……
  各种证照贯穿于每位群众出生、入学、就业、退休等不同阶段,然而由于数据不共享、规格不统一,出现了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办理难,群众办理证照往往需要反复拍摄和提供照片、多次跑腿。
  如何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桂林公安机关窗口部门围绕照片的“采、存、管、用”核心环节,从技术标准、硬件建设、打破壁垒等方面入手,研发上架桂林公安“证照自助拍”微信小程序。群众在手机上拍照一次就能在全市任何一个公安政务服务点共享使用,根据实际自主办理不同警种业务的证件,实现群众从“跑一次”到“自己拍不用跑”的转变,为群众节省拍照时间和费用。
  拍证件照片虽是一件小事,但温暖的是群众的心,能让群众最直接、最真切地感受到政务服务的便捷。“证照自助拍”上线以来,全市累计成功完成2700余笔业务。
  从“一照通用”到“一网通办”,桂林市公安局按照“掌网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思路,重构公安政务服务模式,锚定“网上办成常态,窗口办是例外”的目标,梳理各警种100余项网办事项,着力建成具备审批服务、分析研判、监督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公安网办中心,为推进“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引进“三合一自助照相机”,群众仅需一次拍照就能办多警种业务,并且可以拍到自己满意为止,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好评不断,许多群众拍出满意的照片并留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突出“一警通办”
  打造高效服务平台“有态度”

  今年6月,全区“一窗通办”全科民警大比武活动在邕举行,桂林市公安局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全区第一名,民警秦桂兴获评“最佳全科民警”。
  桂林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按照“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作风纪律强”的政务服务标准,全方位、系统性、专业化培育一专多能、群众满意的业务能手,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各项公安政务服务。同时,制定出台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服务指南,逐项明确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基础要素,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最大限度缩短群众办事时间。
  今年以来,为提升窗口单位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桂林公安采用集中培训、岗位技能练兵、跟班作业等形式,加强业务知识、文明礼仪、服务规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训,快速推动窗口跨警种业务高效融合,实现窗口民警从“专业专家”到“全科全能”的升级蜕变。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累计培养全科民警50人,群众不再受警种分工和专窗服务限制,就近到一个公安窗口、取一个排队号码、找一个窗口民警,就可以无差别办好所需业务,服务的高效性大幅提升。

  做好“服务前移”
  办出为企服务“新高度”

  今年7月初,在灵川县公安局甘棠派出所服务窗口,个体工商户韦先生收获意外惊喜。
  原来,韦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辆需要年检,但车辆有违章记录,需要处理后才能检车。当天,韦先生送货到甘棠派出所辖区时,从客户口中得知甘棠派出所也可以办理交管业务,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窗口,结果顺利办理了车辆违章业务。
  甘棠派出所的“一窗通办”窗口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理、一次性办理公安政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15分钟就近办证的便民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安服务。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服务窗口前移,提供‘零距离’帮助,把实事办到企业运行中、办到群众心坎上。”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桂林,公安部门还把办证窗口“搬”进辖区企业,推出服务企业专员办、审批受理快速办、非主项材料容缺办等服务,助力企业对外开放、引智引才。
  近年来,桂林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出“党建联建、警企联动、企有所需、警有所为”的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桂林出入境管理领域首个“警企服务站”,将“一窗通办”窗口搬至企业,服务桂花公社拓展海外市场,为企业员工出国(境)开展商务考察、市场拓展、学习交流等活动提供“绿色通道”加急办证服务,开通“惠企专窗”,全面落实预约办理、容缺受理、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和缩短业务办结时限,为桂花公社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公安政务服务。截至目前,共为该企业员工办理出入境业务40余件次,开展出入境便利政策宣传10余场次,解答各类出入境法律、政策咨询20余件次。还设立“警务联络员”,启动“一对一”服务企业模式,为桂花公社提供“点对点、面对面”24小时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涉及出入境等方面业务问题和需求。自“警企服务站”创建以来,共服务中外游客1500余人次,得到企业及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许,开创了警企联动、服务发展的新局面。
  (本版配图由桂林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