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组诗)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12日
□黄秉战
跟母亲去卖红薯藤
母亲担回两捆红薯藤
湿漉漉的晨光在屋里绿油油
红薯藤再一分为二
小的是我的,大的是母亲的
我们赶着挑到坡月街去卖
街市熙熙攘攘
我们一起站着
有时一起蹲着
母亲站着,我蹲着
我站着,母亲蹲着
我们频繁地变换姿势
两担红薯藤也像母子紧紧挨在一起
我们与它们,互为参照物
阳光也饥渴,它喝水
红薯叶上的绿越来越暗了
我们的话少到不说了
我们把红薯藤挑回家了
我的脸,母亲的脸
我小小的嘴唇
母亲薄薄的嘴唇
像一片严重缺水的红薯叶
一粒玉米
我小时候,玉米是主食
不得不吃玉米
鲜嫩的时候生吃、烤吃、煮吃
晒干后再磨了熬着吃、炒着吃
时常变换吃法
炒玉米粒送玉米粥
每一粒玉米都经历不凡
入土,长苗,吃粪,顶风,抗雨
吃人的汗水,还要站在人的肩膀上
才能做到颗粒归仓
一粒玉米飞出我的顽皮之外
躲在两块踏板的缝隙
母亲耐心地用小木枝钩出来
噗一吹,就送进嘴里
母亲一辈子吃玉米
熟悉山里沟里田里地里的玉米味
母亲种无数的玉米
我是那一粒生长最慢最难熟的玉米
她一定感觉不好吃,难消化
家有田地
田在那,地在那
都离村庄不远
禾苗豆苗住在里面的日子
母亲就忽略了我们
整天去陪它们
扶它们,有时牵着豆秧的手
往高处爬
动作是习惯性动作
同样是弓着腰
双手把我们的双手
一个接一个地举过头顶
一步,一步,朝前走
有所不同
陪庄稼一整天可以一声不吭
陪我们一下子就唠唠叨叨
后来,陪孙子,总是嘻嘻哈哈
母亲的脾气那么好这么好
现在竟然谁也不陪了
那些田,那些地
跟我们家一样,空荡荡的
在河边坐坐
每次,我都逆流而上
看到年轻的女人
洗菜,搓身体,洗衣服
把一条河搅得浪打浪
再一担一担把河水挑回家
离开了河流的女人
担水的女人,回家做饭
有我的母亲
她会种米种豆,养家禽
会送我读书,但不会游泳
时光是一条大河呀
我在下游
我看她,还是她看我
都隔着空茫,隔着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