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力量
桂林日报
2024年05月12日
□陈之昌
阳光像针脚似的,温暖洒向江南翠绿的大地,公路旁火红的月季、石榴花争相绽放,走上村村通乡间柏油公路,我又陷入对母亲的沉思之中。
我的老家四面环水、河湖密布、风光旖旎,十里长河从家门前流过,我就在这样一个平静而温柔的圩区小村长大。如今,在城里工作的我,回家乡看望母亲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母亲年复一年衰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于是,我和妻子商量,想把住在乡下的母亲接到城里来,让他老人家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那天,走进熟悉的农家小院,我看到了蹲在菜园中劳作的母亲。黄昏的光影在她瘦弱的肩上流淌,晚风轻轻拂过,空气中浮动着蔬菜的暗香。这个小菜园,几乎是晚年母亲生活和情感的全部寄托。
这样的场景,我上中学时每次回家都能见到。那时,母亲不会停下手里的活,也不许我帮忙。母亲分配我的唯一任务就是把书读好,没有必要为家里的事操心。我是家中的独生子,母亲没有对我过分溺爱,她说的话,我就一定得照办。我没有让母亲失望,当我考取学校的消息传入村子时,母亲竟然坐在夏天青绿的水稻田旁大哭了一场。事后,母亲说,孩子呀,那是我心里激动啊!
我的突然到来使母亲愣住了。她缓缓地站起身,那双已经皲裂的沾满泥土的手在微微地抖动着……
晚上,坐在昏黄的灯下,我与母亲谈起了接她进城的事。老人家断然拒绝了我。她说,现在农村实行民生工程,路通到家门口,看病能报销了,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又说,圩区空气新鲜,土地很肥,我舍不得离开呀,你如果想妈了,坐车回来看看妈,不就行了?
我知道我无法说服母亲了,母亲的固执我从小就开始领教——虽然我已经长大成人了,却仍然怕母亲,在母亲面前,我永远还是个孩子。
我出了门,站到圩埂上。透过夜色,望着河面上白花花的月光,听着田野里不断的蛙鸣声以及远处村庄狗吠声,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这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乡村呵,连夜景也别有一番风情。我突然有点理解母亲的固执了。
从老家回来后,许是由于工作上的压力,我越发想念母亲了。妻子见我面容憔悴,一下就看透了我的心思。她说,想让母亲来,我有一个好办法。我问,什么好办法?妻子笑而不答,只说,你就等着瞧吧。
我对妻子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我了解母亲,我亲自回家接她,她都不愿意来,我不相信妻子会有什么更高明的办法。
可几天后,母亲就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还大包小包地带来自己的衣物。我大吃一惊,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如此果断地不请自来。
妻子对我眨了眨眼,小声对我说,上次,我让你们村王书记捎话给老人,说小孙子磊磊上学经常生病,我们工作又太忙,想请老人家来城里帮助我们照看孩子……
看着瘦弱衰老的母亲,我的心怦然一动,眼泪夺眶而出。是呀,为了小孙子上学,老人家什么都可以舍弃。
夜里,母亲平静地坐在床沿上,从内衣的口袋里摸出一个红布包,放在我和妻子的面前。我慢慢地一层一层打开,见到里面整整齐齐的一沓钱,就重新包起来要还给母亲。母亲说,现在国家对农民好,农村老人能拿钱,生个病又能报销,这些钱,都是平时你们寄给我的,我用不着,就给你们攒了起来……
哦,这就是母亲,我慈祥的母亲,脸上皱纹越来越密的母亲。一刹那,我理解了母亲,这就是母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