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社会生活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桂林故事

08版:专题

返回 2024年04月30日

气温升高 这些防溺水知识要牢记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30日     
□本报记者 陈静
  随着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升高,水边也多了不少群众玩耍的身影,“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对此记者走访了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市公安局漓江分局,了解到的这份防溺水指南请收好。

  游泳时这些情况学会自救
  “今年入夏以来频频的暴雨使得水位大涨,而且河水浑浊,水情更为复杂。”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19报警平台的接警数据来看,今年游泳安全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溺水事故发生时,往往一两分钟就能决定溺水者的生死,一旦延误,生还的希望很渺茫。从以往的事故来看,贸然施救也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以应掌握一些溺水施救的常识。
  ●如何展开施救:
  1.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有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悲剧。
  ●特别提示: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取指挥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切勿盲目救援!

  溺水后,掌握黄金“四分钟”是关键
  针对溺水施救,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漓江派出所。民警建议:一般溺水者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现象,需要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救援。
  民警强调,民间常见有单纯采取“倒挂”等方法对溺水者进行“控水”,这样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误吸风险,有害无益。需要提醒的是,心肺复苏成功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因为淹溺者可出现很多生理障碍,且多有后续继发的问题,特别是肺组织的损伤等。淹溺者送至医院后,医务人员将给予进一步评估和监护,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