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他们在桂林为你读诗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12日

右上图为:张晓龙饰演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悠扬山歌中乘竹筏而来,还原千年前历史场景。

右下图为:李思思为观众介绍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与古今诗文名家笔下的桂林。
(市文广旅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4月11日上巳节,由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为你读诗」共同推出的“我在桂林为你读诗”——桂林三月三诗歌会在漓江之畔的水印长廊和桂海碑林举行。媒体人李思思,演员、礼学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张晓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古典文学学者、公益文化组织“斯塾”创立人董梅与桂剧传承人、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桂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桂林文化旅游推广大使樊乐,通过“为你读诗”和“桂林文旅”抖音直播间,带领屏幕前的百万观众走进桂林,感受诗歌、美文、桂剧、广西文场与山水城市、诗意生活的美好相融。
据了解,90分钟的诗歌会直播吸引了100多万观众在线同时收看,网友们为桂林的青山绿水陶醉,被人文经典倾倒,直播间被“好山好水好风光”刷屏。记者在评论区看到,不少网友还因为这场诗歌会刷新了“桂林印象”。“听了这场诗歌会,发现桂林不只山水甲天下,人文历史也是那么的深厚。”“正是有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文人对桂林挥洒笔墨的赞美,才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永不凋零的传颂。”
诗歌会伊始,张晓龙饰演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悠扬山歌中乘竹筏而来,还原千年前范成大赴广西任知静江府(今桂林市)兼广西经略安抚使的历史场景。站在漓江边,张晓龙以范成大的口吻说:“亲朋好友都以为这里是一个蛮荒之地,送别时哭得呼天叫地。直到此刻,我站在了这里才发现,这里却当真如前人诗中所写的那样:‘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余心安矣。”由此,也拉开了诗歌会的序幕。
作为本次诗歌会的讲述人,李思思为观众介绍了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与古今诗文名家笔下的桂林。伍思亭以细腻、婉转的唱腔,带来桂剧韵白和《人面桃花》选段的精彩演绎。镜头一转,来到桂海碑林博物馆,董梅以馆内一件年代不晚于宋代的石雕文物“曲水流觞”为例证,为观众还原风雅桂林。回到漓江边,樊乐朗诵了著名散文家、学者梁衡的文章《永远的桂林》,这也让观众们看到,山水里,有中国人的理想;桂林,有中国人的理想山水。
“桂林的山水美景特别像国画当中的一些写意笔触,特别是当我看到山水之间一群白鹭掠过,这份美让我一帧都不想错过。”直播结束后,李思思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桂林的山水既治愈又奇妙。“很多文人墨客在桂林留下了描绘桂林山水的篇章。让我们很感慨的是,穿越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时光,我们可以在桂林这一方山水当中和文人墨客进行这样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