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合作共识》走深走实——
桂林红色文化考察团延安行收获满满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01日

▲宣讲会让延安干部群众了解湘江战役革命历史。

▲“桂林元素”吸引了延安市民的眼球。
□本报记者李思静 文/摄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这也让“到延安去!”成为那个年代最时髦、最响亮的口号。
3月27日至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联、市社科联、市传承中心及桂北六县党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组成的桂林红色文化考察团来到延安,一方面是推动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合作共识》走深走实,更重要的是向延安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宝贵经验,持续加强与延安在红色文化研究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两天走下来,“收获满满”成为考察团成员的共同感受。
随着桂林、延安两地达成的一个个新共识、签约的一项项新合作、激发的一条条新思路,考察团成员穿越时空般地体会到了80多年前“到延安去!”这句口号蕴藏的魅力——那里是希望之地。
凝聚共识:心合意同 谋无不成
3月桂林,草长莺飞;3月延安,山花烂漫。
3月27日,延安·桂林两地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座谈会在延安举行。这也是自去年在第四届红军长征论坛期间,桂林市、赣州市、遵义市、延安市、丽水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龙岩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8个城市发布《合作共识》,并结成“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城市联盟后,桂林方面开展的首次红色文化考察活动。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理念,贯彻本次交流活动始终。
希望两市在党史理论研究、研学实践基地、媒体交流合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共享。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9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两市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共同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使用,在推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希望通过共建共享,不断加强两地在长征文化研究、革命文化保护、红色研学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切实推动《合作共识》走深走实,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故事演绎好,齐心协力开创两地互利共赢新局面。
座谈会上,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和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就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宝贵经验、革命纪念设施保护建设、“红色+”研学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由此,一张以“红色”为底色,推动两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图逐渐清晰——
沟通协调机制更加顺畅。会上,桂林红色文化考察团与延安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就红色资源保护运用、红色文化人才培养、红色研学业务开拓等多方面交流经验、探索合作。
党史理论研究更加深入。会前,我市举行了湘江战役红色文化宣讲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副主任韩洪洪等以专家讲座、红色故事讲述和情景党课等形式,让延安干部群众了解90年前发生在广西桂林的湘江战役革命历史。
文旅业务交往更加频繁。会后,桂林、延安两地旅行社代表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充分发挥两地红色资源禀赋,在互惠机制、共塑市场、互送客源、同步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建红色旅游品牌,共促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共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深化交流:“红色朋友圈”越扩越大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湘江战役红色文化宣讲会上,延安市直相关单位、企业、“时代楷模”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党员、群众代表约300人来到会场。伴随着宣讲的深入,观众席上有人聚精会神记着笔记、有人深受感动不断抹着眼泪。
“桂林红色宣讲团来到圣地延安为我们宣讲湘江战役的战斗历程,让我们学习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作为驻守在宝塔山下的消防救援队伍,我们将牢记嘱托,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守护圣地贡献力量。”宝塔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怀强说。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桂林红色文化考察团还参观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等革命纪念设施,以及以“延安记忆”为主题的体验式红色旅游景区金延安。“启发很多”是全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昊的考察感受。在他看来,延安在抢抓国家战略机遇,释放红色资源价值上,实现了推动项目建设科学有序、红色教育培训蔚然成风、文旅产业发展蓬勃有活力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我将把此次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回全州,认真做好转化落实,以深入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为抓手,推动游客集散中心建成使用,打造一批红色旅游重点村(镇),将三大渡口串点成线,开展纪念红军长征湘江战役90周年系列活动,编制湘江战役情景舞台剧,讲好湘江战役故事。同时,我们还将努力做大红培市场,深化与广西旅发集团合作,加大‘湘江红’红色文旅平台一码游推广力度,力争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王昊说。
周运良是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随团考察时,他仔细听讲解、看制度、学展陈。“这次来革命圣地延安,一方面是宣传推介湘江战役的红色文化,加强长征沿线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是来学习延安在红色研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周运良说。他进一步表示,延安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这也让他从当地的红色旅游发展、讲解员培养、党课开发等方面学习到了许多好的做法。
“今年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90周年,我们也在这次交流中与延安本地旅游企业做了深度交流,达成了合作共识。下一步,我将向会员单位分享这次考察的收获,继续推动两地红色研学交流,加大与全国红培机构的合作力度,为桂林加快发展红色研学旅游添砖加瓦。”广西红色文化旅游协会会长、桂林市红色旅游协会会长戴东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宣讲会场外,桂林米粉、恭城油茶、桂花糕、罗汉果、湘江酒等“桂林元素”吸引了延安干部群众的眼球。品尝过后,他们抱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桂林也将成为他们旅游的下一个目的地。
他山之玉:延安革命遗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长征途经城市留存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那么,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市文旅局局长马东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保护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利用长征资源、带动沿线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延安境内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和文物进行了有效有序地安排规划。”马东坡介绍说。
据了解,延安全市现存革命旧址445处,承载着党的光荣历史,是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近年来,延安规划建设了吴起长征胜利纪念地、甘泉“雪地讲话”旧址等11个展示园,实施“胜利之路”长征红道等体验长征基础工程,推出《阿良的长征》、《再回延安》、红秀《延安延安》等长征主题文艺精品,着力打造长征之路、英雄史诗、一路有礼等文化品牌,带动红色研学、体育休闲、民宿康养等产业蓬勃发展。
此外,瓦窑堡会议重点展示园建设项目、甘泉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示范段建设项目等5个项目纳入国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项目库。截至目前,志丹县保安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桥儿沟革命旧址核心区至延安文艺纪念馆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已完工,其余在建项目稳步推进。
对于同样承担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桂林,马东坡真诚分享了一系列“延安经验”。
在创新管理体制方面,切实加强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在成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强化党政统筹,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延安段建设工作列入延安市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延安市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检查、督导项目建设情况,专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在优化项目建设方面,指导县区在项目打造上以保护性项目为主、突出差异性、提升精准度。积极争取各类省级配套资金支持,创新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产业类项目建设,鼓励县本级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中省规划盘子。
在深化区域合作方面,组织延安大学、永秀智库等专家、学者深层次研究、挖掘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文化公园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提供决策参谋和政策咨询服务,对讲好讲活长征红色文化故事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加强与江西瑞金、贵州遵义等长征沿线省市的文化交流,整合资源力量,谋求在红色研学、产品研发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桂林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发生地,在共同加强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我们要建立更深入、更聚焦、更有效的交流制度,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马东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