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巧种油菜 让冬闲田不再“闲”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本报讯(记者何月 通讯员张熙)近日,临桂区利用冬闲田扩种的收籽油菜进入到结荚时期。临桂区农业农村局与临桂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走入田间地头,做好农户油菜结荚期田间管理指导以及产业补贴工作。
“这些油菜的花快掉完了,等后面收了籽,就把残株翻进地里肥土。”在临桂区两江镇新寨村周世强的果园里,300多亩油菜长势喜人,一株株油菜高过人头,豆荚饱满。
周世强成立的临桂东升果蔬专业合作社共有1000多亩的柑橘果园,去年他在该区农业农村局的提议下,大量扩种收籽油菜,并与果园内柑橘幼株进行套种。他说:“柑橘幼株要有3年才挂果,这3年土地空闲,不产生收益。种植油菜的好处一是可以肥沃土壤,二是可以减少杂草生长,三是每亩油菜能有三四百块的受益,也很不错。”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利用冬闲田发展稻油多熟制生产是稳粮增油保供的重要途径。临桂区农业农村局拟利用本年度及上年度结余资金巩固该区上一年度扩种收籽油菜面积,并在今年继续拓展冬闲田扩种收籽油菜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
“临桂的冬闲田大约有4万多亩,目前区内完成收籽油菜扩种有3000多亩。后面我们会充分考虑油菜扩种潜力分布区域的土壤环境、农民意愿、难易程度等因素,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连片种植。”临桂区农业农村局粮油股股长邱志明告诉记者,利用临桂冬闲田种植油菜,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冬季种植油菜后还可提高后茬水稻单产8%—17%,促进粮油兼丰。
由于油菜结荚收籽与早稻种植在农时上有所冲突,临桂区农业农村局以推广“中稻+油菜”“早稻+再生稻+油菜”等种植模式为主,辅以“果树+油菜”“水稻+油菜+小麦”等灵巧模式,在确保农民根本利益基础上实现稳粮增油、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