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健康桂林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事

07版:时评·理论

08版:深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3月26日

平乐:种芋大户回乡探寻富“芋”路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26日     

  农户在种植芋苗。 记者何月 摄
  本报讯(记者何月 通讯员覃茜)在平乐县阳安乡久宜村,开阔的水田里20余名妇女弯着腰种下芋苗。去年这里还栽种着莲藕,今年这一片已经被宾小波承包下来改种香芋。
  “目前我在阳安乡流转了280亩土地用来种芋头,效果好的话还会在平乐继续扩种。”宾小波告诉记者。宾小波是平乐县青龙乡人,从事芋头种植26年,有着丰富的芋头种植经验。他在贺州市,桂林荔浦市、平乐县等地广泛进行芋头种植,总面积接近4000亩,还搭建起芋头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宾小波讲,今年之所以会回到平乐开展芋头的扩种,和当地政府的热情有关,“阳安乡的领导和我谈心,希望我回来投资家乡带动家乡发展。我很感动,也觉得应该为家乡再做点什么,就回来流转了土地,在久宜村尝试种植芋头”。
  久宜村土地平坦、水资源丰富,往年以种植莲藕为主要产业。宾小波打算利用好这一点,他规划着在这里进行莲藕、芋头、稻谷的轮作以保持土壤肥力,保证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与阳安乡政府合作形成“党建+合作社+公司+电商”的销售运营模式。
  “按照一亩产量4000斤,今年这片香芋种植基地产值能有240多万元。而和我签订合同的农户,仅务工费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额外收入。”宾小波表示。今年在阳安乡,他一口气与当地七八十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除了土地流转的费用,农耕时期,他以每人100元/天的务工费聘用当地村民干活,并将以2.5元/斤的价格收购芋头。
  “我在青龙有自己的加工厂,也和大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我自己工厂加工出来的芋头基本通过电商售往全国各地,一部分通过我开的直营店销售出去。芋头销售成绩还不错,一天拉货出去30吨吧。”谈及自己的商业版图,宾小波难掩自豪。
  未来,宾小波打算以青龙乡芋头加工厂为基点,辐射平乐县其他乡镇开展香芋种植。他告诉记者,芋头产业是一个发展相对平稳的产业,特别是随着奶茶等饮品的推广,打入了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因此只要把好芋头的质量关,销路完全不用愁。他说:“目前我要做的就是抢抓农时种好芋头。春种种好了,后面才能心里有底,遇事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