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国内新闻

06版:时事·体育

07版:理论

08版:深读桂林

返回 2024年03月20日

激浊扬清树新风

——2023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20日     
  □本报记者 文新军
  2023年以来,我市“扫黄打非”工作按照中央、自治区及市委统一部署,坚持守正创新,发扬斗争精神,聚焦网上网下,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全面清理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严肃查处涉“黄”涉“非”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桂林市在2023年全区“扫黄打非”工作考评中排名第一,2个基层站点入选自治区“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全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70余次,检查场所近4100多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查处各类案件120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近1.3万册……
  聚焦专项整治
  坚决维护文化安全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保障。过去一年,全市“扫黄打非”战线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面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全力维护文化领域安全。
  深入开展“护苗”、“净网”、“秋风”专项行动,大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组织文化、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利用春节、开学季、暑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出版物市场、集贸旧货市场、校园周边商店等重点区域,对非法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出版物及有害信息进行专项清理整治。2023年,全市组织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检查行动170余次,检查场所近4100多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3万余册。开展网络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辖区内“两微一端”、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论坛等网络平台监测,依法约谈、行政处罚社交类网络平台7个,关闭、屏蔽非法网站2个,关闭、下架非法APP4个。
  狠抓案件查办,严厉打击非法传播活动。一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市县两级建立案件会商、部门联动办案机制,组织公安、海关、文化综合执法等部门打击各类非法有害出版传播违法犯罪行为。2023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涉“黄”、涉“非”案件120起,其中刑事案件19起,行政案件101起,有力震慑涉“黄”、涉“非”违法犯罪分子。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扫黄打非”省际交界区域联合协作机制。恭城瑶族自治县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定期开展“扫黄打非”跨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全州县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签订“扫黄打非”区域联防协作协议。通过两地协作互动、执法检查,推动了省际边界联防联控,构建起优势互补、高效协作、信息共享、跨区域间的“扫黄打非”工作新格局,有效维护省际毗邻地区的文化市场安全。
  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扫黄打非”更有温度
  灵川县组建“绿色卫士”护家园志愿服务队,采取“扫黄打非·绿色卫士”积分制,将群众日常参与“扫黄打非”志愿活动情况记入积分,建立“绿色卫士”小超市,凭积分兑换相应生活日用品,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2023年,我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推动“扫黄打非”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双项纵深发展,让“扫黄打非”工作更有温度。
  过去一年,我市扎实做好“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大力推动“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等,将“扫黄打非”进基层融入志愿服务、法制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等活动,深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