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40万株罗汉果苗即将上市
新的一年计划开启“订单式”种植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12日

▲秦家佑在大棚里查看罗汉果苗情况。 记者刘菁 摄
□本报记者刘菁 通讯员刘玉婷 赵孝承
春风轻拂大地,万物复苏的春天悄然而至,田野里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在大多数种植户迎着朝霞,踏着泥土,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期待着丰收之时,家住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的罗汉果“育苗人”秦家佑,已经接到了新年的第一批罗汉果苗订单。
3月11日,记者驱车来到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从进入龙山村开始,一排排的白色大棚,整齐地排在道路的两旁,不时有种植户在大棚进进出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经了解,龙江全乡有七成以上的家庭种植罗汉果,龙山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会育苗。
联系上秦家佑时,他正在半山腰的育苗大棚里,进行罗汉果苗的日常管护。记者过桥、上山,终于见到了秦家佑,他正蹲在一排排绿油油的罗汉果苗中,检查罗汉果苗生长情况。“现在是罗汉果育苗管理的关键时期,这些罗汉果幼苗必须要精心打理,你看这些再长高一点点,有三到五厘米这样,就可以销售了。”秦家佑告诉记者,每年的3月初至4月20日左右,是种植罗汉果的时期,也是罗汉果苗的热销时段。
据秦家佑介绍,罗汉果育苗是从头一年的8月左右开始,要持续投入精力管护罗汉果苗超6个月。最近,为了保证即将出棚销售的罗汉果苗都有好的质量,秦家佑每天都在家和大棚之间往返好几回。“前段时间有寒流,夜里都不敢睡,一两点我就起来给果苗做加温、保暖,一直忙到天亮,才能回来睡一会。”秦家佑告诉记者,像这样连轴转地给罗汉果苗加温、保暖就经历了4次,因为罗汉果苗比较“怕冻”,为了保证果苗的正常生长,必须保证大棚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
育好苗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秦家佑从2008年开始学习罗汉果育苗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了育苗的专业户,他不断钻研、改良品种,育出的罗汉果苗除了在永福销售,还卖到了龙胜、融安等地,经常是供不应求。2022年卖出50万株,收入40余万元。2023年卖出45万株,因为价格不错,收入超50万元。但在2023年12月,罗汉果鲜果价格“跳水”,许多种植户的罗汉果滞销,无疑也给了秦家佑“当头一棒”。“罗汉果卖不出去,当然对我们有影响,有好多人来年就不会种了,我们也怕会卖不出去。”秦家佑说,“去年我们育了40万株苗,虽然有人已经开始预订了,但是价格不高,我也做好了会有部分苗卖不出的准备。”
“那今年对育苗工作有什么打算呢?”记者问。
“我是一个农民,在相应的时节,做好我该做的事就好。”秦家佑坚定地说,“从2022年开始,我就着手准备做‘订单式’种植,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他告诉记者,通过努力,今年年初,他已经与一家罗汉果深加工公司搭上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完成“订单式”种植的愿景,这不仅能帮助自己,还能帮到村民们拓宽罗汉果苗的销售渠道。
在龙山村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龙山村村民对种植罗汉果的深厚感情,从一个个“育苗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近些年来,龙江乡育苗产业蓬勃发展,已逐渐补齐了龙江乡育苗、种植、销售、粗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