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03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04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05版:关注

06版:县区新闻

07版:时事·体育

08版:发现桂林

返回 2024年03月12日

胸怀“国之大者” 心系民之关切

在桂林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桂林日报      2024年03月12日     
  (上接第一版)
  汤建伟:从国家层面加大漓江保护力度
  见证漓江重新焕发“青春态”,全国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副主任汤建伟一直思考漓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今年全国两会,他参与提出《关于将漓江流域县区纳入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范围并完善相关测算办法的建议》,作为广西代表团重点建议向大会提交。
  为保护漓江,他建议将漓江流域县区纳入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范围,并完善相关测算办法,继续支持桂林漓江流域整体保护申报“地球卫士奖”的激励与行动奖,支持桂林水资源配置提升工程,从国家层面给予规划编制、资金、技术支持。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自然景观方面具有国家代表性,是世界上喀斯特自然景观最美最独特的区域之一。”汤建伟通过调研发现,在漓江沿岸有1万亩的丘陵地种植了大量经济林,对漓江自然景观的原真性及水土保护有一定影响。他建议,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事权由国家主要承担的原则,可由国家林草局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指导桂林开展漓江风景名胜区景区沿江可视范围生态景观林建设试点,实施以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措施为主的生态景观林改造工程,实施长效管护。
  罗天:支持桂林打造“城市漫步”典范城市
  “城市可漫步、历史可触摸、建筑可聆听、街道可阅读,在全国范围内像桂林这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且知名度与美誉度蜚声国际的城市屈指可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桂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罗天来自文旅系统,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也热爱旅游。
  在她看来,桂林可谓是名副其实的“Citywalk之城”。桂林有着一系列可以完美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Citywalk”地标及线路,通过系统地挖掘、整理、推广后可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讲好桂林故事。罗天建议,国家文旅部开展“城市漫步”推介活动,并支持桂林打造“城市漫步”典范城市。国家文旅部官方媒体多向海外宣传桂林“城市漫步”线路。
  此外,罗天还建议国家文旅部牵头发起成立“中国—东盟旅游城市合作联盟”,通过加强联盟会员城市间的政策联通、资源统筹、市场对接、产业合作,推动会员城市之间的官方互访、青年交流、专业培训等广泛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旅游服务产业“外循环”格局,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
  “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已经在桂林举办了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也已在桂林举办了九届,桂林与东盟大部分国家旅游往来密切,因此建议联盟秘书处设于桂林。”罗天建议。
  王光宁: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置加大投入
  和美乡村建设是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重点。阳朔县金宝乡久大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光宁将农村群众期望国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心声带到北京。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占比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并不乐观,污水实际有效处理和垃圾处置设施覆盖均存在很大的短板。”王光宁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桂林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纳入截污管收集的乡镇和行政村为959个,设施覆盖率为52.69%,建有垃圾集中焚烧池或分散处置点的乡镇和行政村共988个,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为54.28%。
  王光宁在两会上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多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工作的政策体系,通过建养一体、建管并重等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难题,确保治理成效的可持续性。
  此外,王光宁还建议尽快将罗汉果纳入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促进罗汉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罗汉果产业成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覃宝华:优化中小学高级职称女教师延退的政策规定
  作为桂林教育界的全国人大代表,桂林市第十七中学教师覃宝华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格外关注。
  去年两会,覃宝华提出将《桂林山水》重新编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引起极大关注,并已得到相关部门回复。今年,她关注银龄教师,提出关于优化中小学高级职称女教师延迟退休方面政策规定的建议,建议在中小学积极推动落实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并加强对中小学高级女教师延迟退休工作的评估和督导,建立灵活的退休制度。
  在日常履职中,覃宝华还关注到法院在办理案件中发布家庭教育指导令,既能督促“甩手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又能指导家长“依法带娃”,切实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她希望法院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法治宣传工作,促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