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助力桂林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市“部级精品课”数量广西第一
桂林日报
2024年02月09日
本报讯(记者陈娟)近日,教育部对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部级精品课”名单进行了公示。我市共有21节“部级精品课”在公示名单内,数量位列广西第一,充分体现了我市以“双带三督”工程为抓手、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
我市这么多的部级精品课是如何打造出来的?这不仅仅是授课老师个人不懈努力、集体智慧的结晶,更得益于市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曾多次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桂林教育实现“弯道超车”的新引擎,要以数字化全面赋能桂林市教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变革教育模式,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场景和优质资源,促进桂林市教育的深刻变革。
2022年,市教育局制定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行动计划,并将“谈、教、服、评、赛”系列活动作为具体落实十大行动计划的配套文件,其中的“教”就是“信息化教学求突破”。2023年5月,又出台了《桂林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3大任务、4项行动、13个项目,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与此同时,“双带三督”工程的实施让中小学校长“回归”教学一线。各中小学校校领导将“双带行动”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带头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活动常态化开展。
2023年,桂林市推荐96节市级精品课参加自治区评选,获自治区级精品课82节,其中学科类基础教育精品课69节、实验教学精品课9节、特殊教育精品课4节,获奖率居全区第一。在“部级精品课”评选中,广西共有80节基础教育精品课入围,其中桂林21节(学科课程类18节、实验教学类2节、特殊教育类1节)。
据了解,“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出的国家级比赛,旨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教师使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用。部级精品课将作为国家中小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课程资源,供广大师生学习使用。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全国共有6万多所学校的22万余名教师报名参与,在教师自主申报、学校推荐、县级初选、市省遴选等程序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技术规范等方面对推荐精品课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