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凝心聚力
“红色”引领高质量发展
桂林日报
2023年12月18日

临桂区委书记石玉琳(右二)到四塘镇四塘村党支部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外卖小哥在吾悦广场暖“新”驿站休息、充电。

四塘镇创建“桂冠先锋·春风下舍里”党建品牌。

临桂区七里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贲文勤 韦萍 彭胜发
近年来,临桂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推进人才汇聚为重点,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为推动临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培元 铸魂:理论融入实践走实走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临桂区不断深入推进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擦亮政治底色,锤炼政治能力,坚守政治信仰。
用好红色资源,为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以临桂区委党校为主阵地,整合辖区内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党员教育培训矩阵,精心打造了“李征凤红色教育基地—桂师51烈士红色展示馆—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旧址”等5条党员教育现场教学路线和6个现场教学示范点,通过“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实现全区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全面覆盖。2023年,开展党课宣讲活动140多场次,培训党员2万多人次,带动1万多人次参观体验现场教育路线。
专题式培养提升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围绕文旅品牌建设、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开展专题培训,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正科级领导、区直机关党组织书记、组工干部等385人前往外地学习,不断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拓宽工作视野、提升业务能力。开设干部专题能力培训班,精心设置驻村业务、农贸市场管理、宣传文化等10个专题内容,培训干部1100多人次。大力实施“雁阵培育”行动,制定“能人治村”计划,分类分批对164个村(居)“一肩挑”人员、26个社区249名社区工作者进行全员轮训,培养了一批能人型、致富型、示范型基层党组织优秀人才。
理论融入实践走实走深,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由区领导任项目指挥长,一抓到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临桂区四家班子领导分26个服务调研组,对104家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进行精准服务,及时解决用工用能保障、惠企政策落实等问题。同时,立足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大局,确定“加快推动临桂区工业经济发展”“关于降低园区物流成本”等24个调研选题开展调研走访,推动调研走访发现的83个问题办结78个,办结率达94%。
强基 固本: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临桂区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在农村、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推进基层党建提质聚力增效。
推动党建品牌全面创优。持续巩固拓展区委常委联系指导党建品牌建设制度,开展党建品牌提升年行动。通过整合纪委、人大、统战等部门资源,新创建17个“桂冠先锋+”系列党建品牌,对已创建的67个党建品牌、54个高标准示范点因地制宜进行提档升级,重点提升了四塘镇“桂冠先锋·春风下舍里”和两江镇“桂冠先锋·剑魂初心”2个党建品牌。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扎实开展乡村班子届中分析,成立11个由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的专题调研组,进村入户摸清乡村班子履职情况,重点围绕19个方面开展软弱涣散(后进)常态化排查。构建“区委—乡(镇)党委—村(社区)—网格党支部”一贯到底的组织架构,推动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最末梢。以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工作为契机,全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工作,不断筑牢农村基层党建根基。向上级推荐示范乡镇1个、三星级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19个。持续发展区域化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今年11月,1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总收入1618.66万元,可分配收益共2070.41万元,已分配金额1605.04万元,占可分配收益的77.52%,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样板。整合资源为14个新成立的社区建好务实管用的办公场所和党群服务中心,并通过公开竞选和招聘的方式,选优配强新社区“一肩挑”人员和社区工作者。通过“1+1+N”(1名社区干部+1名网格党小组组长+N名党员志愿者)的形式组成“廉情网格员”,同步推进“党建+网格化+大数据模式”与“桂冠先锋+”系列清廉社区试点打造工作,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为社区居民解决电梯维保、停车收费、道路拥堵、噪音扰民等“急难愁盼”问题60个。同时,在现有三元、岩塘、七里坪、环湖、虎山5个桂林市清廉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重新选取3个社区进行重点打造。今年9月,临桂区三元社区被选为自治区清廉社区建设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点。建设临桂区联动共治信息服务平台及综合指挥中心,完善问题的发现采报、派遣、处置、反馈等流程,不断提升城市党建基层治理能力,《深化党建引领 打造“撤县设区”过渡期城市基层党建临桂样板》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城市党建周刊报道。
凝“新”聚力,点燃两新党建“红色引擎”。积极开展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申报工作,助推3个两新组织党组织获评自治区两新党建工作示范点、6个两新组织党组织获评桂林市两新党建工作示范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站)、行业协会等阵地资源,在吾悦广场打造全市首个室外两新党建广场和商圈暖“新”驿站,建成“悦读书吧”“万达驿站”等党群共享红色阵地,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学习充电、医疗救急等现实问题。携手辖区300多家企业(商户)加入服务行列,鼓励企业帮助脱贫村和脱贫户解决就业问题,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
提振 激励:干事创业能量源源汇聚
临桂区以提升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和转变干部队伍作风为抓手,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提供“源源动力”。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近年来,临桂区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汇聚加快发展正能量。健全干部纵向、横向交流机制,通过“往下派”与“选上来”有机结合,择优下派35名区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从乡镇选派39名能应对复杂局面、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到区直机关部门任职。打造年轻干部“锻炼飞地”,选派13名专业扎实、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等异地实践活动,对标提能。截至今年11月,已签约(引进)项目26个(工业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112.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广西区外境内到位资金74.64亿元。以项目练就干部专业能力本领,推行“项目+干部”提能模式。选拔领导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全区各重大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助推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等127个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全力保障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完工并圆满举办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吸引来自东盟十国等境外37个国家、国内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西14个地市参展。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为担当的干部搭建干事创业舞台,有效激励干部主动作为。紧扣临桂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三大振兴”、“两大建设”等任务,积极选用沉心静气抓发展、履职尽责在状态、实绩突出能服务的干部。2022年以来累计从重大项目、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提拔重用干部75名。逐步建立年龄较大领导干部有序退出、年轻干部源源不断补充的工作模式,对因区乡换届、机构改革、消化超职数配备、到龄主动让位等原因需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同步启动领导干部免职程序和职级晋升程序,让愿意从领导岗位转任职级公务员的干部得到晋升,同时也为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不断畅通渠道。2022年以来,共有20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得到晋升,转任空出的领导岗位用于提拔实干的年轻干部,21名年轻干部进入班子。
聚才 增智: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激活
前不久,临桂荣获“2023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64位),并连续五年蝉联这一殊荣。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设立临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含金量”高的荣誉离不开干部、人才的支撑。临桂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优化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奏响了人才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乐章。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临桂区主动发展优势产业,聚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等,推行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模式,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业示范基地20个,推动阳天电子、联东U谷·桂林大健康产业园、桂林中通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企业纷纷落户临桂,成功创建临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广西首个县域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市场主体超5万家,集聚规上企业78家、科技型企业81家、“专精特新”企业17家,临桂区连续5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打造“博士科研工作站”“家乡情博士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站”,返乡博士运用宏基因测序技术助力水稻每亩增产45.7%,产、才融合进一步加快。同时,大力开展“人才回引”工程,借助在外返乡人才优势,推动100余名在外优秀人才返村任职、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激活人才价值,厚植发展沃土。坚持“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培育模式,与上海交通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定向培养、短期培训等形式,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1300余人。实施精准培育模式,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区8所学校、11个乡镇以及120多个产业基地设立培训点,鼓励和引导乡村人才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实施“百名专家人才服务企业”行动,由科技、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160名专家组成“人才助企智囊团”,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技术攻关、原材料供应等难题260多个。此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咨询、就近入学安置、医疗保障等一系列暖心服务,落实奖补资金158.6万元,打造人才公寓111套,协调安置450余名人才子女到临桂城区就学,为高层次人才营造了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风起云涌新时代,搏击长空正当时。党的二十大描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临桂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必将以更鲜明的政治立场、更自觉的责任担当、更坚决的实际行动,写好“临桂故事”,凝聚起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和助力临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