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05版: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2023桂林艺术节回眸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理论

返回 2023年11月08日

加快建设雁山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桂林日报      2023年11月08日     
  □潘军华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等一系列重要任务。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区域兴。雁山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城区,要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发展之本、强区之基、富民之源,着力推进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雁山力量。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构筑现代化产业发展硬支撑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动力和前提,中国特色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雁山区工业体量小、规模小、产业集聚低,推进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在桂林高新区雁山园。要瞄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桂林国家高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坚持招大商、引强商,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雁山成为桂林高新区新的产业承载主体。2023年以来,雁山区成功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谋划“双新”项目1个。紧盯重点产业项目,千方百计推进奇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振鑫高科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金谷新材料、彤强新型建材、精研新材料、京灼新材料等一批新型材料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加大园区标准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十有”园区标准对奇峰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产业园基础设施进行升级,重点推进奇峰创业园二期、大学生创业产业基地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雁山区工业发展空间,让工业在经济发展中扛大旗、挑大梁。
  二、以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石,夯实现代化产业发展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作为桂林的“菜篮子”,雁山区拥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来谋划,以推进高效、高收益为特点的设施农业为切入点,大力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以“寿光模式”建设集蔬菜种植、果蔬深加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研发及检测中心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300亩智慧蔬菜大棚建设并开始种植。支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福思罗汉果公司,建设集罗汉果科技产业园、罗汉果科研中心、罗汉果种植示范基地为一体的罗汉果“世界之窗”产业集群项目,着力打造百亿元罗汉果产业。充分发挥自治区国有企业广西农垦公司的技术、市场优势,盘活良丰农场土地,大力推进陆基圆形水池养鱼和设施农业大棚项目建设,打造产值20亿元的“鱼+菜”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首期32个陆基圆池和300亩的蔬菜大棚已投入使用。
  三、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动能,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提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亲临桂林调研指导时,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历史使命,指出,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雁山区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文旅融合是雁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聚焦建设雁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文化、农业、体育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旅游+文化”。加大父子岩古人类遗址群、古桂柳运河、雁山园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鼓励自治区龙头文化旅游企业融创旅游度假区创建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乡谣里、红顶花园、柘漓、潜经村等雁山特色文旅品牌建设。加大“五嵅一家”、漓西绿道徒步旅游开发推广力度。推进“旅游+农业”。全面推进“新型城镇+美丽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办好柘木窑头油菜花节、东开枇杷节、“柘漓”问稻音乐节,把“柿里回乡”建设成为自治区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区,培育发展露营游、体验农业、康养度假、研学科普等业态,打造一批农旅融合品牌。推进“旅游+体育”。加快推进雁山体育文化公园项目建设。策划举办室内篮球单人赛、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徒步节、马拉松赛、大学生电子竞技等赛事,提升雁山知名度。同时引进一批电子商务、直播经济等项目,打造供应链直播产业园,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漓江后海、雁山大学城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让雁山的人气旺起来。2023年上半年雁山接待游客411.96万人次,同比增长27.18%;旅游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8.52%。
  四、做好校地科教文章,提供现代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一流的人才支撑。雁山区是桂林大学城所在地,发挥科教组团优势,做好校地合作文章,是雁山一直以来推行的重要举措。多年以来,雁山区推动辖区高校、院所和企业成立人才合作联盟,取得过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优异成绩。近年来,雁山区更是加快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大力实施“大学生留雁工程”和“高知人才助雁计划”,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雁山建设。政企前往高校、院所交流120余次,15名硕士以上人才赴当地政府挂职,1100余名学生在政府相关部门实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雁山就业、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雁山,为雁山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在基础教育方面,雁山区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的金雁学校建设,与广西师范大学签订共建协议,全力打造成示范性小学和初中。目前,广西师范大学附属金雁学校小学和初中均已实现招生;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本部)项目建设进展迅速,2024年秋季将实现高中部招生。
  (作者系桂林市雁山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