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站进站口改造
旅客进站效率成倍提升
桂林日报
2023年11月02日

改造前桂林站的进站口遇到客流高峰容易形成人流拥堵。记者苏展 摄

改造后的桂林站进站口焕然一新。记者苏展 摄
本报讯(记者苏展 通讯员郑长贤)记者从桂林火车站获悉,近期,桂林站对进站实名制验证区域、安检区域进行了一轮功能性改造。改造后,旅客进站效率得到了成倍提升。
11月1日,记者来到桂林站看到,改造后的进站口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从进站口到候车室要排两次队,现在只用排一次队,感觉更方便快捷了。”经常带团在桂林站乘坐动车的导游李女士欣喜地对记者说。
“过去,车站进站验票通道与安检通道分别独立核验,旅客在验票通道排一次队,到了安检通道还要排一次队,旅客体验感不佳。”桂林站党总支书记林健告诉记者,改造前,客流高峰期在验票与安检这段距离间容易产生拥堵。近期,桂林站结合现场生产实际,对进站实名制验证区域、安检区域进行了功能性改造,拆除了两个区域的护栏,将实名制验证闸机迁移至安检机前方,使之形成实名制闸机通道与安检通道一一对应的“小单元进站通道”。
“小单元进站通道是一个集验票、安检于一体的便捷通道,我们将其称为‘一体化单元格’管理模式。”林健介绍说,高峰不显峰,是“一体化单元格”管理模式试行后最直观的效果呈现,其关键在于简化了旅客进站流线和流程。
据现场实地测算,每名旅客排队通过“小单元进站通道”的时间为1—2分钟,较改造前日常客流状态下压缩2—5分钟,旅客进站效率成倍提升。
进站口实名制闸机布局调整后,原实名制闸机区域扩展为旅客进站排队等候区域,面积达500平方米,较之前扩大了16倍。“这个改变不仅可以缓解进站旅客露天排队的不便,而且避免了室外光线对实名制闸机设备的干扰,使人脸识别通过率由之前的45%提升至目前的95%。”桂林站客运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除了试行“一体化单元格”管理模式外,近期桂林站还聚焦旅客出行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在候车室配备智能充电插座和温开水设备,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