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时事·体育

04版:健康桂林

返回 2023年10月06日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秦燕凤(桂林市人民医院)

桂林日报      2023年10月06日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它的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受到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进而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年龄、性别、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骨吸收或者形成因素受影响,骨质量下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的残疾及死亡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而多数骨质疏松症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发生明显脊柱压缩变形或脆性骨折后才被诊断,因此筛查尤为重要,特别是自我筛查及基层医疗机构的筛查。
  骨质疏松分类
  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防治
  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
  1.基础措施
  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如清除室内障碍物、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等。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充足的钙摄入对获得理想峰值骨量、缓解骨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维生素D,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和降低跌倒风险等。建议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应给予维生素D补充剂。
  2.药物干预
  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
  双膦酸盐类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目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和米诺膦酸。
  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降钙素的另一作用是能有效缓解骨痛。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降钙素制剂有两种:鳗鱼降钙素类似物依降钙素和鲑降钙素。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风险,如雷洛昔芬等。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目前国内上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有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及艾地骨化醇,艾地骨化醇为新型活性维生素D衍生物。此类药物更适用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等患者,具有提高骨密度、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
  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钙剂与维生素D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以与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联合使用。不建议联合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如果使用降钙素以缓解疼痛,可短期与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使用。骨质疏松症的长期药物序贯治疗不仅有助于有效增加骨密度,持续降低骨折风险,而且有显著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3.康复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及康复工程等。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简单实用,不但可增强肌力与肌耐力,改善平衡、协调性与步行能力,而且可改善骨密度、维持骨结构,降低跌倒与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等。运动疗法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原则。包括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游泳、太极、五禽戏、八段锦和普拉提等)、抗阻运动(包括举重、下蹲、俯卧撑和引体向上等)、冲击性运动(如体操、跳绳)、振动运动(如全身振动训练)等。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物理因子治疗 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紫外线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增加骨量;超短波、微波、经皮神经电刺激、中频脉冲等治疗可减轻疼痛;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或者骨折延迟愈合可选择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等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等治疗可增强肌力、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肢体功能。联合治疗方式与治疗剂量需依据患者病情与自身耐受程度选择。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以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宣教为主,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安全性。作业疗法还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对疼痛的关注,缓解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康复工程 行动不便、跌倒高风险者可选用拐杖、助行架、髋部保护器等辅助器具,建议佩戴防跌倒手表,以提高行动能力,减少跌倒及骨折的发生。
  总之,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一种患病率高、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应积极预防。预防的方法有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有多种类型,如双膦酸盐类、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作业疗法及康复工程等,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