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要闻

03版:理论

04版:视点

返回 2023年09月23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桂林日报      2023年09月23日     
  □潘荣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我们持续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提振了信心,增添了动力。做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各项工作,必须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改进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继续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探索创建一系列风韵独特、各具特色、亮点明显的美丽乡村。
  坚持以抓点示范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按照“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兴安溶江镇持续巩固“三清三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行动成果,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抓实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完成金石片区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全镇农村环卫市场化覆盖106个自然村,覆盖率达62.72%。要加快项目建设,围绕乡村建设示范3方面23项具体创建内容,加大项目整合力度,认真谋划实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投工投劳、以工代赈方式参与乡村建设。要彰显区域特色,突出文化内涵、建筑艺术、产业支撑等特色要素,不断激活桂北文化特色、民居特色、村庄格局、建筑风貌等特色元素,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内在品质,努力建设有文化底蕴、居民特色、人文风貌的美丽乡村。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溶江镇牢固树立“农业强镇”发展定位,坚持“一村一品”思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发展葡萄、柑橘、毛竹、生猪、畜禽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罗汉果、猕猴桃、百香果、食用菌、草莓、黄精等新兴产业。实施葡萄品牌振兴计划,抓实抓好葡萄品种、品质和品牌建设,以举行“灵渠古韵美,兴安葡萄甜”葡萄电商系列活动持续扩大溶江葡萄品牌影响力。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全力推进竹木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葡萄、柑橘、优质大米、罗汉果等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坚持以生态宜居为重点,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最直观的体现。我们要以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为目标,扎实做好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厕所革命方面,要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合理确定年度整村推进的行政村和改厕农户,抓好产品质量、选材备料、施工监督、技术指导、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村容村貌提升方面,要围绕“三清一改”任务,全力整治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引导鼓励群众开展庭院和村庄绿化美化,大力开展“美丽家庭”“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坚持以乡村治理为保障,持续构建“三治”融合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做好乡村治理,就是要将全过程民主贯穿始终,发挥好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要激发自治动力,通过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社会服务把农民发动组织起来,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先进模式,切实增强基层治理水平。要提升德治水平,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持续开展高价彩礼专项治理行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要加快法治步伐,紧盯高价彩礼、电信诈骗、迷信赌博、不赡养老人等重点,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