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知名品牌
助推桂林米粉产业发展
□民革桂林市委
桂林日报
2023年08月15日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柳州市考察螺蛳粉产业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
近年来,我市为加快打造桂林米粉百亿元产业,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出台《关于桂林米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制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措施,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助力米粉产业腾飞。在此基础上,桂林米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截至2021年末,桂林市生产、销售米粉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计10000余家,全行业年总产值约80亿元。然而,对标柳州螺蛳粉这个千亿产业来说,桂林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为加快桂林米粉品牌塑造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深入挖掘米粉历史文化,寻找米粉新卖点,擦亮米粉老招牌
秀峰区甲山街道所属的敦睦村、甲山村、佛山脚村、路口村是历史上桂林米粉的原产地,目前仍保留很多手工制粉工具,村民们普遍都有制粉技术。应对这些村落进行专项调查,挖掘米粉故事,收集视频素材,为宣传推介米粉寻找更多卖点。桂林米粉历史悠久,民国时期有易荣斋、义利居、又益轩、艳香居、味香馆等著名老字号;桂林米粉品种丰富,久负盛名的有卤菜粉、马肉粉、牛腩粉、凉拌粉、原汤粉等,用老字号命名一些品质口碑较好的米粉店,形成品牌对应品种的强化效应,打老招牌、讲老故事、品老口味,以此吸引消费者。
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多元化打造桂林米粉区域品牌
加强对桂林米粉区域品牌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激发企业提升质量和建设品牌的内生动力。对于达到桂林米粉区域品牌培育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质量追溯体系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所缴纳税收进行增量部分返还补贴。以“中国品牌日”等为契机,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加强桂林米粉品牌宣传,提升区域品牌社会影响力。选择甲山街道佛山脚村或甲山村,建设集合米粉历史文化、旅游及娱乐性为一体的多元化“米粉小镇”。帮助“创牌”企业尤其是老字号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大力推行政府质量奖工作,鼓励企业争先创优、做强做大。
三、发挥龙头企业主体作用,打好桂林米粉品牌质量基础
桂林米粉作为地方风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口味和质量。鼓励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及地方等标准,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在线监测、质量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改革改造力度,促进产品质量升级。除了老字号,桂林还有老东江、石记、李明等口碑较好的热门新品牌,鼓励老字号、热门新品牌与有实力的半干米粉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帮助规模生产企业改进米粉口味,以挂牌生产、销售分成、合作入股等方式合作,强化桂林米粉市场的品牌效应。
四、提升桂林米粉品牌价值内涵,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建议加强产业联动,实现三产融合,促成桂林米粉生产原料均在本土采购,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强化“旅游+”桂林米粉,鼓励桂林各旅游线路的住宿、餐饮、景区、交通、实力商超等企业均有米粉的专属文化输出、试吃和销售。进一步强化文化输出,提升品牌文化软实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品牌发展共识。要净化消费市场,依法打击低端仿制的“山寨版”商品、假冒伪劣商品,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五、提升营销能力和水平,助力桂林米粉品牌发展升级加速
抛开桂林米粉刻板印象,寻找新的传播定位,在发挥主流新闻媒体宣传作用的同时,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造势。重视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大众点评、小红书等美食推荐APP的推广作用,系统策划区域品牌的对外宣传,帮助桂林米粉品牌上航班、游船、动车,加快区域品牌“走出去”的步伐。政府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美团、拼多多、京东等实力电商搭建战略合作,开展定期促销活动。鼓励米粉企业主动营销,与媒体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对桂林米粉品牌话题性、代表性、娱乐性进行传播,增加品牌热度。
声 音
鲸落:
桂林米粉到了外地,就不是桂林的味道了。桂林米粉走向世界,首先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定远:
桂林米粉产业促进会成立,对桂林米粉走出桂林、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尤其对我们全产业、工艺业的企业桂林米粉股份来讲,带来很多机遇。
韦韦:
要提高米粉制作工艺水平,挖掘、培养和集聚特色产业工人队伍,推动米粉产业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金洪:
要集各方之力,打造好桂林米粉这个超级美食IP。
芳琼:
要在品牌提升、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把桂林米粉推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