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县区新闻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悦读

08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3年08月07日

时令夏果齐上市 产销两旺富果农

桂林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上接第一版)多年来,依靠葡萄种植,村民们过上了甜蜜生活,建起了美丽的新农村。目前,葡萄面积1300亩,仅依靠葡萄种植一项,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在平乐县平乐镇长滩村委羊咀村,500多亩鹰嘴桃熟了。在该村鹰嘴桃种植基地,前来采购的商户络绎不绝,一些直播团队也忙着直播带货。2016年,羊咀村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平乐县长滩湾鹰嘴桃种植旅游专业合作社”,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基础上吸收村民以实地入股,将土地合理流转,集中种植。近年来,该村出产的高品质的鹰嘴桃深受顾客青睐。依靠鹰嘴桃产业的发展,全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有了飞跃,从2019年的5万元增至2022年的300万元。
  “今年我们种的桃子、李子相当好,品种好的李子近4元/斤,黄桃8元/斤。”在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种植大户吴存玉的语气中也带着“甜蜜”。7月以来,在鲁水村的布朗李交易市场内,来自湖南、广州、深圳等外地客商云集,设点收购桃李。周边村民乃至灌阳的种植户纷纷来此进行市场交易,最高日交易量在10万公斤以上。“桃李争辉”的产业发展格局,也让当地百姓收获“真金白银”。据了解,两河镇布朗李、柰李、优质桃的种植面积1.2万多亩,仅桃李产业就为当地群众带来5000多万元的年经济收入。
    多措并举助力 桂林水果产业持续稳居全区第一
  其实,桂林不仅夏季水果多,全年的水果品种更是丰富多样。广西是全国水果产量最大的省份,桂林则是广西水果“第一大市”。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桂林市水果种植面积410.77万亩,产量988.60万吨,产值315.28亿元;水果生产规模、平均单产、人均有果等相关指标,继续稳居全区第一。
  据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水果科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桂林市多措并举,为水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每年,我市通过政策扶持,促进销售。针对我市元旦、春节前后上市的晚熟柑橘类比重过大的情况,出台销售扶持政策,采取走出去宣传、请进来考察等方式,促进我市柑橘销售。2022年4月,我市出台了《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桂林市稳粮食兴产业强农业扶持暂行办法的通知》(市政规[2022]3号)文件,拿出专项资金对柑橘销售进行扶持。荔浦市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举办“荔浦砂糖桔产销签约仪式”及现场品鉴活动,现场签约荔浦砂糖桔10万吨,合同金额约5亿元。
  此外,在调研指导、开展培训等方面,桂林市多个部门联手,共护水果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全市各级水果系统围绕柑桔、葡萄、月柿、桃、李等主栽品种,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会议、资料等各种渠道,层层开展技术培训,并送技上门。2022年,全市水果业务部门共举办培训100多期,实地指导和培训果农10000余人,发放资料8万余份。
  品尝水果的同时,不少消费者惊喜地发现,桂林水果新品种在不断增多。这与我市在水果产业方面的不断调整品种、优化结构、试验示范等有关。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桂林葡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桂林市柑橘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和《“脆蜜金柑”优质高效栽培示范与推广》《水果新品种区域试验》等项目,建立柑桔、葡萄、甜柿、猕猴桃、桃、李等水果生产示范点10多个、水果新品种区域试验基地4个,共引进水果新品种30多个进行试种观察,以此筛选适合我市栽培的新品种加以推广,示范带动我市品种结构调整。其中,引进的新水果品种阳光玫瑰葡萄、脆蜜金柑、甜柿等优新品种初具规模,面积约5万亩……桂林水果产业发展势头的蓬勃,的确值得喝彩,其成功经验,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同样给人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