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桂林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1至3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
桂林日报
2023年04月27日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蒋海清)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工信局与各县(市、区)、工业园区深入实施工业振兴战略,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持续补短板、锻长板,着力引优育强、孵新扶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重大项目开竣工,强化企业服务指导,奋力实现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据统计,1至3月,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新型建材、绿色家居家电等六大产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产值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6.9%、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增长16.8%、生态食品产业增长12.6%。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多次组织召开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冲刺“开门红”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等会议,全面部署工业经济工作;出台《桂林市工业振兴2023年实施方案》等措施,市财政安排各级工业振兴专项补助资金4580万元,全力支持工业发展。
我市还深化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制度,市党政领导包干服务县(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机制,市、县及部门领导联系服务规上工业企业三级帮扶机制等,通过强化监测调度,协调解决工业稳增长过程中的突出困难、问题,合理调度企业加大排产,高质高效推进工业蓬勃发展。据统计,1至3月,产值前100家重点企业中67家正增长,拉升全市产值增速4.6个百分点。
市工信局强化精准调度,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在金融支持方面,市工信局联合有关部门举办重大项目、绿色信贷项目及重点制造业企业政金企对接会,22家企业获信贷支持56.35亿元。1至3月,“惠企贷”为5家工业企业发放贷款1772万元。在用工方面,1至3月,累计向市重点企业输送产业工人2468人,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为了拉动投资增长和加快项目建设,我市建立市领导挂点服务重大项目机制,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化管理。一季度推动稳健(桂林)年产2亿副医用手套技改项目、弗迪科技桂林结构零件工厂、资源粤桂协作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莱茵生物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南药国际化抗疟药产业园等5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科创增材制造产业园、乐恩触摸屏玻璃盖板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据统计,1至3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高于全区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市强化产业链招商,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接比亚迪、华为数字能源、长城电源等企业总部,(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