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读 图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 事

07版:体育新闻

08版:史读桂林

返回 2023年04月18日

奋力打响攻坚硬仗 桂林跑出工业振兴加速度

桂林日报      2023年04月18日     
□本报记者 唐健扬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兴则产业旺,工业稳则经济稳。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两年来,桂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全面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奋力打响工业振兴攻坚硬仗,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绿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振兴加速度。

工业振兴结硕果
全市形成大抓工业浓厚氛围

  日前,在桂林经开区比亚迪公司弗迪科技桂林线束工厂里,记者看到,各类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工人们加紧生产汽车线束类产品。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相当于汽车的‘神经’和‘血管’。”桂林线束工厂有关负责人说,该厂主要产品为汽车线束,产品为整车配套,涵盖纯电、混动、燃油等车型。1至2月,工厂产值同比增长452.82%。
  据了解,桂林线束工厂总投资4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为1.8亿元,已建成2.6万平方米厂房;项目二期正在有序推进中。全部建成后,桂林线束工厂将拥有5.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可容纳6000余人的生产团队生产作业,规划汽车线束产能达到6万套/月。
  工业是桂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顶梁柱和硬支撑,是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主阵地。2022年,我市工业振兴持续推进,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新18条政策措施,形成全市大抓工业浓厚氛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增加值增长7.1%,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7.8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我市新引进的一批优质重大项目陆续开花结果,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去年新建投产入规的23家企业,全年新增产值20.91亿元,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服务企业出实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活力

  一大批企业项目纷纷到桂林投资兴业,实施了一批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项目。这些“凤凰”缘何青睐桂林?
  答案显而易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我市通过实行“县区吹哨、部门报到,集约资源、全市统筹,优化流程、限期办结,应批不批、跟踪问责”工作机制,专班化推进项目建设急需的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保障,新开工建设领益制造二期、甜叶菊提取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并加快建设曙光院航空轮胎生产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同时,突出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围绕链主型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关键产业链增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制定“一企一策”招商政策等。
  为了切实帮助工业企业破解难题,我市出台《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活动方案》《市领导跟踪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健全“一家重点工业企业、一名市领导、一个牵头服务部门、一个服务团队”的工作机制,助企纾困解难。同时,市工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成立了工业稳增长及安全生产工作专班,为项目推进、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市场开拓、安全生产等出谋划策,现场解决难题。
  据统计,2022年,市级层面收集重点工业企业反映的问题共268个,解决率达82.8%。在融资支持方面,2022年,“桂惠贷”投向工业企业108.8亿元,占总投放金额的38.4%,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人才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区首创开展人才链、产业链“双链融合”,积极为企业发展引才、留才。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方面,我市组建市层面专题推进工作专班,开展重大工程项目与建材企业购销对接活动,支持海螺水泥、平钢等重点企业促销促产去库存。

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发展跑出“加速度”

  项目生成了、落地了,关键还要落得稳、建得快。(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