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专 版

04版:社会生活

05版:县区新闻

06版:时 事

07版:时 事

08版:桂林故事

返回 2023年01月10日

建立“智慧监管”新模式

桂林打造
食品安全“信”环境

桂林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本报讯(记者张苑 通讯员张淑智 陆鹏)“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积极营造诚信的食品消费环境,能够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力的保障。2022年以来,我市创新举措,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等信息技术,在食品生产领域推行桂林米粉“可视化全流程生产过程控制”和“生产监控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在食品经营领域进行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溯源为主线的智慧监管,对失信食品经营者实行多部门联合惩戒,等等。随着探索和推进这一系列“智慧监管”新模式,桂林打造了食品安全“信”环境,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
  米粉是桂林的重要食品之一。为加强桂林米粉安全监管,2022年9月,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桂林市推进鲜湿粉类生产企业“互联网+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决定自2022年起用2年的时间,实现全市所有鲜湿粉类生产企业“互联网+智慧监管”100%全覆盖。通过构建鲜湿粉类生产企业“互联网+智慧监管”体系,探索建立鲜湿米粉“品种监管”新机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鲜湿粉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从农田到餐桌,“智慧监管”涵盖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自2020年11月以来,桂林市大力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有效加强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分步构建了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2022年起,以获批“创建广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示范市”为契机,桂林市在原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基础上,将传统监管方式与智慧化监管相结合,把纸质合格证改为电子合格证,借助电子合格证系统在线上推行食用农产品溯源制度,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制度,大大提高了农产品溯源的效率。 
  失信惩戒是对失信行为的有力约束,也是对守信者的保护。2021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桂林市为全国两个失信联合惩戒试点城市之一。之后,我市进一步加强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食品安全失信主体的管理,通过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了食品安全失信惩戒合力。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打造智慧平台和试行行业赋码,提升对食品失信主体的监管效能。
  诚信的食品消费环境,需要多方努力去共同营造。如今,一系列措施的推进让失信成本大大增加,使失信主体不敢失信、不想失信,信息修复的意愿明显增强,全市公众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