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尖当刀杀年猪
桂林晚报
2023年01月16日
■张生云
来发本领高,杀猪不用刀。这句口头禅讲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生在偏远的大瑶山里,临桂黄沙瑶族乡一个叫楠木坪自然村的趣事。
依山而建,环水而居的十来户楠木人,吃的是自给自足的高山杂粮,喝的是大罗河尾水芽芽,虽然整年“锄把不离掌,扁担压肩膀”,却也“小节有鸡鸭,过年有猪杀”,日子还算过得去,且户与户都亲上加亲,彼此间也挺和谐。
那年的雪是乎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大家掐着指头数,还有三天就要过大年了。可这皑皑白雪仍没半点要融化之意,那条唯一连接山那边的小路,也被厚厚的积雪盖得不见踪影。按往年,这几天正是轮流杀猪,“喝血汤”,打牙祭的时候,而今年仍没动静,究其原因,在于山那边的老资格杀猪师傅有贵叔,因雪过不来给耽误了。
有贵叔的杀猪板路和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从“白刀子进”到“红刀子岀”,再到刮毛开膛,剔骨剁肉,整个流程都堪称“手指上长白毛——老手”。除了力气过人,做事麻利外,他还不计报酬乐于助人,再加上和本村又是老亲戚,所以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杀猪自然非他莫属。久而久之,其他人也无意替代,连杀猪刀都不必置备了。
终于,无备有患。纯朴憨厚的楠木人当年遇着大麻烦了。但,总不能家家户户望猪兴叹过寡年啊!
怎么办?山民们反复合计,决定用竹尖当刀自己干!并一致推荐彪悍的来发当屠夫,并将捉猪、烧水、掌盆、刮毛等系列细节都做了具体分工,然后再帮来发一起回忆往年有贵叔杀猪的套路和动作。有大家鼓励和加油,浑身是劲的来发口头应承下来,但还是感觉压力山大,所以讲起话来仍然吞吞吐吐。因为当地有这样的讲法,无论红白喜事,还是杀年猪,都必须一刀过闸,不能补刀,否则对主家极不利。
“我……有话在先啊,万一杀到半途……手长六个指头——节外生枝,得罪哪家,都莫……见怪啵。”
来发的大实话也是大家最担心的,但已别无选择,于是纷纷表态:
“没关系,你大胆地练啊。练好了,明年我们凑钱帮你买把特制的杀猪刀,以后这事就不用求人了。”
“对!我们不怪你。”
见村里人对自己如此包容、信任,来发终于放下包袱来劲了,一面大声吩咐:
“——烧水!”
一面找来一截老竹片,在几位长者指点下,把竹片削成利剑,再将竹尖放到火苗上,反复熏烤,刮细刮薄,确认有几分把握了,便模仿着有贵叔的样子,来到第一家堂屋正中,将菜刀和竹剑放到供桌下,恭敬谦和地接过主家递来的热茶、香烟,尤其是供桌上小碗米里面的小红包。虽然收得有点别扭,但过去有贵叔曾讲过,该礼节图的是双方吉利,绝对不能少的,他是新手,自然不敢破例。只见他小心翼翼将红包放进贴身口袋,再扭动双臂活动筋骨。一切准备就绪,大伙随着来发的一声“——杀猪了!”,便一窝蜂地拥向吊脚楼下的猪栏边。一番人猪搏斗后,原本野性十足的栏中大猪,便乖乖地横躺在堂屋双人凳上,等待壮烈的那一刻。
接下来,是来发施展招数的时候。只见他站稳马步,撸起衣袖,左手用力扣住猪下巴,右手先用菜刀在猪颈部割一道小口子,然后手握竹剑,对准伤口用力往里戳,一股股殷红的鲜血顺着竹剑往外喷……户主立即拿几张钱纸,沾上滚烫的猪血,再加几炷香,供到猪去栏空的楼底,以祈求来年又有更大的肥猪过年。
来发竹尖杀猪,虽然不及有贵叔那般流利和具有仪式感,但那年楠木坪的杀年猪,确确实实是由这位新手顺利完成的,而且无需补刀。
此后,来发成了当地人心中的英雄和传奇人物。
肥猪嗷嗷叫,大人小孩哈哈笑。雪花飞舞中的楠木坪,年味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