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两会特别报道

03版:两会特别报道

04版:两会特别报道

05版:两会特别报道

06版:两会特别报道

07版:读桂·社会

08版:读桂·综合

09版:读桂·社会

10版:读桂·热线

11版:聚焦中国

12版:深度国际

13版:读桂·闲情

14版:财经·彩票

15版:早上好

16版:公益广告

返回 2021年10月25日

证件电子化 用手机收付款、点餐…… 钱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少

“无钱包”时代真的来了?

桂林晚报      2021年10月25日     
  “电子驾照已经申请好,以后再也不怕出门忘记带驾驶证了。”这两天,很多市民都在忙着申请电子驾照。从10月23日起,桂林正式实施驾驶证电子化,市民们钱包中的卡又少了一项。
  随着电子化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钱包里的卡、证正在不断减少,出门买药可以刷手机、外出就餐可以扫码点餐、现在连驾照都有了电子版,钱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少,人们似乎正在快速步入“无钱包”时代。

  证件电子化越来越普遍
  10月23日上午,市民唐先生通过“交管12123”申领到了电子驾驶证,他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喜悦,“电子驾照已经到手,申领非常方便,大家赶紧冲啊!”
  高兴的不止唐先生一个人,据市公安交警部门统计,截至10月23日下午4时,我市共有76946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除了驾驶证电子化,证件电子化在市民身边越来越普遍。2020年元旦节前后,广西完成了自治区本级医保业务系统的切换上线运行。统筹区的参保人员,可通过“广西医保”微信服务号、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渠道申领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并可在医院、药店进行扫码结算。随着电子医保的推广,很多医院的挂号就诊电子系统也越来越完善,大家就医时,挂号、支付都可以用手机完成。
  就连小小的借书证都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市民王先生记得以前自己去图书馆借书需要纸质或者卡制借书证,现在他给儿子办理的借书证,只要在手机上申请就行了,就连还书都实现了电子自助。

  传统现金支付手段落寞
  随着各种证件的电子化,不少市民感叹,好像钱包里的纸币越来越花不出去了。刚上大一的小杨记得,前段时间,她去一家精品店买东西,当时她刚好有一笔现金,于是采用了现金支付。店员一开始表示,最好用电子支付。但小杨当天就是想用现金支付,于是店员很不情愿地收了钱,按照商品价格,店员需要找补给小杨五毛钱,但店员说,店里几乎没有现金,随手从一旁的盒子里抓出五颗糖当做零钱支付给了小杨。小杨当时赶时间,就没空跟店员理论,但事后想想,她还是有点不理解,“虽然到处都可以电子支付,但也不至于不收人民币了吧。”小杨说,电子化方便快捷,但也应该给传统支付留一些渠道,最起码不应该完全“堵死”。
  小杨的经历不是个例,市民吴先生在七星区一家大型商场停车时,需要支付5元停车费。当时吴先生车上刚好有5元人民币,他想着直接用这个人民币支付,但走到停车场出口时发现根本行不通。停车场保安说,现在停车场不收现金,只能电子支付,否则不能自动扫码出场。吴先生觉得这样的规定不合理,但无奈后面已经有车在排队等候,吴先生只能又收起了人民币,采用电子停车系统支付后才离场。吴先生认为,不接受现金支付的规定不合理,而且也不合情。“万一别人的手机就是没电关机了,或者丢失了,那难道永远困在停车场?”但吴先生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用现金的地方越来越少,“到现在,我车上的5块钱还没有花出去。”
  小杨和吴先生的不解其实也是现在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的现象,随着大家习惯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传统现金支付已经变成了一个个二维码。

  传统钱包变成数字钱包
  小刘是一位中学老师,他日常喜欢调侃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近日,刚发了工资的他就发朋友圈调侃,“我们没有看到一张钱,也没有使用一张卡,但还是可以支付买单,那我们的钱和卡去哪里了?是不是它们从来没有来到我身边?”小刘的调侃就是“无钱包”时代的缩影,钱包这个大家曾经特别重视的东西,变成了虚拟的电子讯息。
  小刘说,回忆以前,各个银行有银行卡,去稍微大一点的商场消费,店家还会特别热情地推荐你办会员卡,再加上一些借书证、内部通行证等证件,“男人的钱包基本都用来装这些了。”小刘说,他记得,他的卡最鼎盛的时期有40多张,其中某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卡就有3张,分别是会员卡、银卡和高级会员卡,“现在看看躺在抽屉里的那些卡,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办理的?”而现在,小刘所有的卡都躺在了手机里。去购物和消费,商家仍然会劝顾客办理会员卡,不同的是,他们会建议顾客“扫一下二维码,在微信小程序中领取”。小刘的卡包变成了手机里的“卡包”符号。
  不仅是各种卡,小刘的钱也都躺在了银行里。打开他的手机,在第二页屏幕中,除了常见的社交软件,剩下的还有4家银行的网上银行软件,以及一家银行终端的支付APP。小刘说,这些就是他的钱包了。
  据查询,早在2017年,就有社会学家进行了调研,当时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就已经高达4.75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31.2%。现在,随着各个网络支付企业不断深入,同时涉及民生类服务网上缴费体系的逐渐完善,“无钱包”时代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社会学家建议,随着电子化越来越普及,在保留一些原始通道的同时,还是鼓励大家适应新的支付和生活方式。
  记者苏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