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DNA比对、成立“寻亲工作室”……
高科技寻亲 助滞留人员回家
桂林晚报
2021年10月25日
近日,一名少年在桂林街头迷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与公安部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孩子顺利回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诸如“人脸识别技术”“DNA比对”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应用到普通救助中。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市救助站已经帮助200余名滞留桂林的受困人员顺利回家。
“人脸识别”帮迷路少年回家
9月26日晚上9时许,市救助站接收了一名大约十四五岁的流浪少年。被送到救助站时,少年表情淡漠,衣服较脏,随身还携带有治疗癫痫、焦虑的药物。
救助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科的工作人员与其交流时,男孩要么缄默不言,要么答非所问。
怎么帮助少年回家呢?
工作人员随后将孩子的信息通报给辖区民警,请求公安协助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展开寻亲工作。经过近2小时的努力,工作人员终于得知孩子居住在凯风路一带,并带着孩子前往凯风路寻找父母,最终让孩子和家人团聚。
这不是市救助站第一次运用高科技手段帮助滞留人员寻找回家路。
去年11月19日,市救助站完成了一例跨越10年的“寻亲”。广东遂溪县的李先生,在当地救助站门前,扑倒在近10年未见的母亲怀里,激动地向桂林市救助管理站的人员表达谢意。
据李先生说,他的母亲是2011年从家里走出去的,全家人这些年来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母亲,但都没有消息,一家人始终活在煎熬中。
李先生的母亲陈女士在2013年10月就到了桂林市救助站,之后因为身体原因在市社会福利医院治疗,身体已恢复健康,但老人一直无法自述身份信息。此后,老人便一直住在福利医院里。
为了帮助老人寻亲,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多年来想了很多办法,也始终没有放弃。随着近年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寻亲版块”“DNA信息采集比对”“人脸识别”等高科技方式逐步在桂林落地,老人寻亲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在反复多次进行“人脸比对”后,2020年11月,救助站人员为陈女士找到亲人,并派专车将其安全送回原籍。离家近10年的陈女士得以与亲人团聚。
已帮助200余名滞留人员
“近年来,随着各部门合作、协作的不断加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被应用到救助领域。”市救助站救助管理科徐科长说,“现在,人脸识别、DNA比对、跨区域数据库技术我们都在用,桂林的救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据介绍,“人脸识别”在桂林首次被运用在救助领域,是在2016年。当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对市区内一批受困流浪人员进行了面部采样,并统一上传到自治区公安厅,经过面容比对,一次就成功为90多名流浪人员找到了亲人。
2018年,“人脸识别”已经被广泛应用,市救助站将其作为常规手段,为受助人员开展寻亲服务。
2019年,市民政部门与市公安局刑侦部门达成合作,将现有刑侦技术“落地”,为受困、迷路人员提供DNA比对服务,提升寻亲成功率。
2019年至今,又依托“全国救助寻亲网”开展寻亲服务,及时将滞留人员信息、走失人员家属提供信息与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累计数据进行比对,用“大数据”甄别查询能力和效率。
据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统计,2016年至今,市救助管理站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跨区域寻亲数据库”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帮助200余名滞留人员成功回家。
将整合更多救助资源
除了目前已经被应用的“高科技”救助、寻亲方式方法之外,市救助管理站还在不断扩展救助能力和手段。
救助站成立了专门的“寻亲工作室”,全面统筹协调寻亲工作,工作室除了救助管理站人员之外,还接纳市公安部门人员、社会力量,各方安排专人负责,形成“专人专班”工作模式。在市内开展以“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为主题的救助寻亲专项行动,积极和公安机关合作,通过指纹识别、DNA信息采集比对、人脸识别等方式甄别滞留人员身份信息。
同时,工作室积极关注全国范围内寻亲信息和方式方法,主动与安徽省定远县公安局“马义民工作室”、“军哥寻亲”,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公安局“王祖新警官”及湖南省“王曙工作室”等社会救助力量取得联系,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寻亲能力。
“过去跨区域寻亲一直是救助站‘救助力’提升的‘瓶颈’,随着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合作深入,越来越多的途径给跨区域寻亲提供了帮助。”徐科长说,“桂林是旅游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完善的救助体系和先进的救助能力,也是保证来客安全的重要手段。而我们救助站也会积极探索新的渠道,吸收新的力量,让桂林的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