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守正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20日    来源:桂林日报

  □杨丽娟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首要特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守正创新彰显思政引领力是新时代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就是:守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之正、根本任务之正,创理念之新、内容之新、方式方法之新,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引领作用。
  守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之正
  守理论底色之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真理之源,守住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守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底色。
  守理论创新之正。在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实践创新把握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守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之正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是育人之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波诡云谲,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强化育人使命,牢牢守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主线,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铸魂的根本目标,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
  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之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落后是致命的落后。理念更新程度,决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度、深度、效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强大引领力的重要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胸怀“两个大局”,以“四个服务”为根本要求,以“五育”并举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模式,以“三因”理念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同育人理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
  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新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问题,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要聚焦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聚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同期盼、聚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明特色、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指向、聚焦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立自信自强、为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气象提供强大力量支撑。
  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之新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的现实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在于主动培育数字化建设新思维,适应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特征,在行之有效的传统方式方法上融合数智技术推动思政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以方法的系统集成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总结传统优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已经表明,已采用的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疏导式等方式方法能切实激发教育活力,是不可抛却的经典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做到“因时而进”“顺势而为”,运用数智技术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通过融入AR、VR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育人场域、资源、形态、模式的深刻变革,发挥思政引领力乘数效应。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系2024年自治区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三协同四进阶’: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XWK20241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