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如何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3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姚小玲(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呼吸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呼吸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维持生命的基础,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但你有留意过自己的呼吸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紧张焦虑人群越来越多。你知道情绪和呼吸之间的联系吗?不良的呼吸习惯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控制呼吸节奏来调整情绪呢?

  一、呼吸也有小情绪
  呼吸受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它好比心跳一样受到非随意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让呼吸无意识,自发进行,又受到随意呼吸调节系统大脑皮层的控制,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呼吸。
  当情绪激动、紧张、惊恐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和浅快,气体交换频繁,导致呼吸节奏被打乱,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继而感到缺氧,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或伴有手足和面部麻木、头晕眼花,严重者可有晕厥、抽搐等症状。这些表现是典型的过度通气综合征,也称为高通气综合征或呼吸性碱中毒综合征,是一种因呼吸频率加快、通气量增大而引发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与剧烈运动、情绪受到外界刺激、心理压力调节障碍等因素有关,或由肺功能受损、神经肌肉疾病等病理因素导致。
  当情绪低落时,我们常常会唉声叹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疏解情绪。殊不知长期叹气可使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的碱性增高,呼吸浅快,大脑缺氧,注意力下降,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而在情绪平缓的状态下,我们的呼吸均匀、稳定且有规律,由此看出情绪与呼吸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有意识、有计划地练习呼吸调节和肢体放松。

  二、呼吸放松训练的作用
  呼吸放松训练是一种治疗应激和紧张的方法,是由人的意识主动控制,按照一定的练习方法和技巧,调控自己的呼吸深度、频率和身体部位,使身体和精神从紧张状态转变为内心平静、躯体安定的松弛状态,是一个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行为和生理唤醒水平降低的过程。呼吸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平稳情绪,改善睡眠,获得精神上和身体的放松。

  三、呼吸放松训练的方法
  常用的呼吸放松方法有腹式呼吸法、缩唇呼吸法、全身性呼吸体操等。
  1.腹式呼吸法
  练习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保持胸部不动,用鼻深吸气,吸气时将腹部慢慢鼓起来;呼气时用口缓慢吐气,腹部慢慢凹进去;重复10—12次。腹式呼吸通过调节呼吸的部位,延长呼吸时间,放慢呼吸节律,加大呼吸深度,增加膈肌运动,肺部得到扩张,提高肺通气效率。同时它可以刺激腹部神经丛,推动自主神经的活动,增加腹压,增强腹部的血液循环。在心理上能够引导练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随着呼吸的进行,排除杂念,进而达到缓解精神压力和稳定情绪。
  2.缩唇呼吸法
  练习者取立位或坐位,平静心情,经鼻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让气体缓缓通过缩窄的口形呼出。要求呼气时间长一些,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每分钟呼吸7—8次左右,每天练习3—5次,每次10—15分钟,尽量做到深吸气慢呼气,不感到费力为宜。也可在唇部正前方30cm处放置1张白纸,呼气时以能轻轻吹动面前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训练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增加肺活量,有效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还可明显改善中老年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
  3.呼吸体操锻炼
  呼吸体操包括握拳上举、扩胸伸展运动及抱膝下蹲运动等,深呼吸贯穿于整套操中。呼吸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适可而止的原则。
  ①握拳上举。双手握拳,双肘伸直,吸气时两臂高举过头,呼气时两臂放下,共10次。②扩胸伸展运动。自然站立,吸气时双上肢握拳外展,扩张胸部;呼气时双上肢握拳内收,收紧腹部;共20次。③抱膝下蹲。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站立时深吸气,抱膝下蹲时深呼气,共20次。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管理和控制情绪,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通过学习、运用呼吸放松训练来缓解负面情绪,放松身心。想象所有的烦恼、压力、不愉快都随着每一次的呼气慢慢呼出,紧绷感逐渐消失,感觉身体渐渐地放松了,内心越来越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