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健康桂林[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什么样的高血压容易脑出血?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31日    来源:桂林日报

□叶舒(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电图室)
  高血压容易导致哪些严重的并发症?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是冠心病,有人说是肾衰竭,有人说是脑梗,可还有一种疾病,最不能被忽视,那就是脑出血。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平均每4个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指出中国40岁以上人群脑出血病患人数达1242万。从这里大家也能看出高血压与脑出血的关系,因为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所以脑出血的发病率不可能很低。
  高血压与脑出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脑出血,也称为脑溢血,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严重疾病。因为大脑里的空间非常有限,哪怕一点点出血,都可能对脑阻滞造成压迫,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死亡。高血压作为脑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血压是如何增加脑出血的风险的。高血压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升高,这会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硬化,失去弹性,形成动脉瘤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这些病变使得血管在受到一定压力时容易破裂,从而导致脑出血。
  那么,什么样的高血压容易得脑出血呢?
  1.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长期存在的高血压,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持续对血管壁造成压力,导致血管损伤和病变。这种长期累积的损害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2.血压波动大的高血压。血压的波动对于血管的损伤也很大。如果血压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波动,会对血管壁产生强烈的冲击,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因此,血压波动大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出血。
  3.伴有其他血管疾病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其他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这些血管疾病可能使血管壁更加薄弱,易于破裂。
  4.生活方式不良的高血压。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吸烟等,会加剧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硬化加速,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5.遗传因素导致的高血压。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6.年龄因素导致的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血压也可能升高。老年人由于血管老化、硬化等原因,更容易发生脑出血。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控制血压尤为重要。
  7.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高血压。高血压常常与其他慢性疾病并存,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加剧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例如,糖尿病可能导致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代谢综合征则与肥胖、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为了预防脑出血的发生,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下是一些建议:
  1.规范治疗。如果你已经确诊为高血压,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2.调整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当你感到情绪波动时,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平复情绪。
  3.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适当休息、运动、放松自己都是缓解疲劳的好方法。
  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都是改善生活习惯的重要措施。这些习惯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
  总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了解什么样的高血压容易得脑出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通过积极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