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理论·时评[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靶向施策 精准发力

全力抓好荔浦人才工作
发展全链条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03日    来源:桂林日报

  □段毅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组织部门作为党管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市新战略,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为荔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多渠道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托人才兴,荔浦民营经济活跃,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要走好产才双向奔赴的好路子。一是抓好“东融式”引才。持续深入推进市委领导招产引才团“挂帅出征”,高位引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产业项目及人才团队。近年来,荔浦借“东融”之势,引进博士智力团队15个,各类产业项目180余个,总投资200多亿元。二是抓好“靶向式”引才。围绕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大百亿元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荔浦市公开招聘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办法》,靶向式精准引进关键领域、重点产业急需紧缺及行业领军人才。如,围绕荔浦芋品牌发展,重点引进隆赢荔浦芋全产业链项目专业人才团队,与桂林旅游学院签订预制菜合作协议,有效推动荔浦芋产业全链条发展。三是抓好“筑巢式”引才。以紧抓自治区首个县域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为契机,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博士创业园、科创企业加速器等人才创孵平台优化升级,建成标准化厂房近40万平方米,产业人才宿舍、高端人才公寓以及生活配套设施6万平方米,人才创新创业承载能力大幅增强。
  多举措育才用才,筑牢人才发展“孵化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的根本之策,要多举措整合各种资源,提升人才质量。一是实施产业人才“双提升”工程。打造“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成果转化”三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组织企业主和创业青年赴深圳等地参与“人才引领发展”专题培训,着力推动产业人才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双提升。近年来,培育“红色CEO”32名,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瞪羚企业”1家,完成22项重大成果转化,实现了荔浦A类成果转化从无到有的突破。二是实施农村人才“双培养”工程。注重加强农村人才培养,重点将优秀本土实用人才培养后吸纳到党员队伍中,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将农村党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换届以来储备村级后备人才1152名,进一步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三是实施校地人才“双互动”工程。强化校地人才互动交流,与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创办中国衣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荔浦市创新创业大赛和“智汇荔浦”科创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武强等专家担任讲堂名师,推动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柑桔研究院)荔浦基地和E浦橘社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增教育实习示范基地5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
  全方位服务人才,营造人才释能“好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留才是壮大人才“总量”的根本保障,荔浦不断提高人才服务的精细化程度,用心用情留住人才。一是强化政策留才。深入落实《荔浦市四家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工作制度》,实现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100%全覆盖,近年来为人才创业项目申请各类奖补资金达2.1亿元。二是强化待遇留才。开展周期性优秀人才评选活动,每年安排超200万元奖励资金,对年度内引才育才、科技成果转换、品牌创建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以及各领域表现优秀的人才给予社会肯定和物质奖励,让人才得荣誉、有地位、受尊重,在全市范围营造尊贤爱才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强化情感留才。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全面推行“保姆式”服务模式,为创业人才落实好企业落地、生产保障、人才提升等服务项目,如深圳金袋鼠科技有限公司从签约到办证、银行开户前后不到两个小时,“荔浦速度”得到企业人才频频点赞。
  (作者系中共荔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