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版:综合新闻[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陈建军:桂林登顶珠峰第一人

桂林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2日    来源:桂林日报

  登顶珠峰后的陈建军。
  陈建军用手机拍下从珠峰顶往下看到的蓝天雪山美景。(受访者供图)
□记者陈静 通讯员邓琳 蒋纪宏
  今年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
  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34岁英国登山队队员艾德蒙·希拉里与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一起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代表人类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点。
  今年5月23日10时36分,我市全州县安和镇青龙山村小伙陈建军登顶8848.86米的珠峰,站在了“世界之巅”。

  热心公益的桂林小伙心怀珠峰梦
  如果说,各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是为了荣誉,探测队攀登珠峰是为了科研,各国探险队攀登珠峰可能是因为疯狂的好奇心和商业原因,那普通人又是为了什么攀登珠峰?
  “第一次认识珠穆朗玛峰是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上。从那时起,我就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到珠峰峰顶。”陈建军说多年来自己热爱徒步登山运动,登顶珠峰一直是自己的一个梦想。
  今年38岁的陈建军在深圳工作。他是国家级运动健将,长距离越野跑和雪山攀登爱好者,先后完成十几次100公里至200公里的越野跑赛事和多次5000米至8848米的雪山攀登;也是深圳公益救援队——山地救援队队员,自2018年加入以来,作为山地救援队骨干成员,他共参与大小救援、训练近100次,并多次代表队里参加各种救援绳索大赛,获单兵技术优秀个人奖。
  对珠峰的憧憬让他陆续开始了攀登雪山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不断进行高海拔耐力训练和阻氧训练,钻研攀登、攀冰、抓绳等技巧,并购买了专业的登山装备,做好了万全准备。

  “大自然没有征服,只有敬畏,是珠峰接纳了我”
  今年5月18日,经过38天的高海拔拉练和等待,陈建军与队员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攀登窗口期。他与13名队友和国家青藏高原“巅峰使命”科考队一起踏上了冲顶之路。
  一路上,他们经过6个营地,翻越3个台阶,从珠峰大本营(5200米)-过渡营地(5800米)-前进营地(6500米)-北坳C1营地(7028米)-C2营地(7790米)-C3突击营地(8300米)-第一、二、三台阶(8600-8750米),最终在5月23日10:36率先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于5月24日15:18返回珠峰大本营。
  在8000多米的高海拔上气候有多恶劣?峰顶最大风力是飓风级别的——每小时189千米,气温可达零下73摄氏度,含氧量是海平面的三分之一……
  “领略过零下40℃的极寒天气,经历过随时可能出现裂缝的恐怖冰川,体验过死亡近在眼前的恐惧担忧,在到达珠峰峰顶的那一刻,看着凌晨时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的太阳时,感觉一切都值了!”回忆起登顶的那一刻,陈建军还是非常兴奋。
  有人说:“征服世界最高峰又怎样?不过是拿命换来的吹嘘的资本。”
  陈建军的回答是:“大自然没有征服,只有敬畏,为此我用了7年时间做准备。与其说我们征服了珠峰,不如说珠峰接纳了我们。”

  攀登日记:7年的坚持,终于站上梦想之巅
  记者根据陈建军的日记整理了他登峰的每一天。
  4月11日,全体登山队员在拉萨的西藏登山学校报到、体检及办理相关证件。
  4月12日,在西藏登山学校举办“2023纪念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活动。西藏登山协会邀请4位登山家前辈(桑珠、次仁多吉、边巴扎西、洛则),分享他们登顶珠峰的难忘经历,交流学习老一辈登山精神。
  4月14日,全体队员从拉萨出发,经过三天两夜,一路翻过岗巴拉垭口(4990米),到达圣湖羊卓雍措(4400米),又途经姜桑拉姆(6536米)、卡鲁雄峰(6674米)和卡若拉冰川,再次仰望了2020年攀登的宁金抗沙峰(7206米)。一路上湖泊、冰川和雪山,人间美景尽收眼底,融于心中。于4月16日下午4点半左右,顺利抵达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
  4月17日,开始珠峰的第一次拉练。从珠峰大本营徒步至绒布寺,晚上举行珠峰攀登路线说明会。所有队员顺利完成了首次高海拔适应性拉练。
  4月18日,所有队员从大本营出发拉练到达海拔5600米处。全程约15公里,用时8个小时,顺利完成第二次高海拔适应性拉练。
  4月19日,举行煨桑仪式,祈福珠峰的庇佑与接纳。(煨桑就是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
  4月20-21日,珠峰第三次高海拔适应性拉练。从珠峰大本营5200米到前进营地5800米,适应一晚后返回大本营,往返约20公里。
  4月23日,模拟训练。穿上高山靴和冰爪模拟第一台阶(8600米)到第三台阶(8750米)的垂直岩壁的攀登及狭窄的横切路段行走。
  4月26日-5月3日,珠峰第四次高海拔适应拉练,由于海拔6000米以上连续下大雪,路上积雪很深,北坳冰壁上有大量流雪,产生雪崩,不适合攀登,最终本次拉练只到达6700米。然后撤回珠峰大本营,共历时8天。
  5月6-8日,珠峰最后一次高海拔适应性拉练。由于天气恶劣、雪况不稳定等原因,所有队友最终没有到达预定的7028米营地和7500米处,最后结束拉练返回日喀则市休整,养精蓄锐等待窗口期的来临。
  5月18日,开始正式攀登。经历了38天的拉练与等候,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窗口期。下午顺利到达过渡营地5800米。
  5月19日,正式攀登第二天,从过渡营地5800米出发,经过东绒冰川到达前进营地6500米。
  5月20日,从前进营地6500米出发,翻过著名的北坳冰壁到北坳C1营地7028米。这是北坡攀登的第一个难点,全程坡度50-80度,高度达400米的大冰壁。
  5月21日,从C1营地7028米到达C2营地7790米,整个营地建在裸露的岩石上面,帐篷搭建在悬崖边上,一边搭在原有倾斜的岩体上,另一边用片岩堆砌而成,四周用防风绳固定、拉紧,倒也安全。C2营地的视线非常棒,抬头可见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珠峰,平视可见章子峰和向东峰,俯视可见北坳和东、中绒布冰川,7028米到7790米C2营地全程只有1.85公里,累计爬升770米,却用了5小时08分钟。
  5月22日,从C2营地7790米穿过大段的雪岩混合路段,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C3突击营地8300米,C3营地同样建在裸露岩石层上,营地上方就是珠峰的黄石飘带层。从C3营地看顶峰感觉触手可及,可从8300米-8848米才是珠峰攀登最大难点。下午3:15到达营地,简单吃完东西后,穿着连体羽绒服窝在帐篷里面休息,帐篷下面全是岩石和冰块,也根本没法翻身,听着外面呼呼的风,等待冲顶时间的到来。
  5月23日凌晨2点,开始向顶峰出发,由于冲顶前两天下了新雪,所以穿着高山靴和冰爪在碎石陡坡上攀爬特别费力,我和我的向导一路踩雪开路,并迎着呼呼刮来的风和风里夹杂的雪粒子,花费了4个小时终于攀登到山脊上。然后沿着山脊,翻越几乎为绝壁的第一、第二、第三台阶,其中第二台阶有著名的“中国梯”,再通过只能部分容下一只脚的横切路段,爬上最后的岩石峭壁段,就到了珠峰顶峰的平台。最终我于5月23日10:36率先到达8848.86米的顶峰。拍完登顶照以后,马上开始漫长的下撤之路,天黑的时候啥都看不到,现在一看全是悬崖峭壁,步步惊心。最后我连跨三个营地回到了6500米的前进营地,到了营地才得知13位队员中有8位成功登顶,另5位中途下撤。当天晚上有1位住8300营地,4位住7790营地,4位住7028营地,最后只有我和另3个队友住在了6500营地。
  5月24日,从6500营地安全回到珠峰大本营5200米。
  登顶后,陈建军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这么一段话:七年的训练与坚持,终于如愿以偿。曾经无数次想象自己站在梦想之巅的场景,曾经也预想过站在顶峰的千言万语,想过需要感谢的人,但当梦想成真站在顶峰的那一刻,我却异常的平静。环顾着四周白雪皑皑的群山,抬头望着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看着从南坡正在往上攀登或者下撤的攀登者,再看着从北坡正在奋力向顶峰攀登的队友,我想我是多么的幸运才有机会站在这里。感谢一路上坚持的自己,也感恩第三女神的眷顾和接纳。我相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敬山爱山,5月23日也许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我而言,将永远值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