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个平台”
促专业代表履职“活”起来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本报讯(记者陈娟 通讯员刘义国)建立首批21名专家组成的人大智库,遴选145名代表组建8个专业代表小组,打造覆盖7大重点行业的135个专业代表联络站……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寻代表专业化履职路径,搭建3个专业代表履职平台,通过促进“专业+智库”融合、“专业+专委”融合、“专业+站点”融合,进一步激发专业代表发挥作用,助推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业+智库”融合
借助“外脑”,引进“智囊”,市人大常委会从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遴选桂林高校、研究院所等专业代表,建立首批21名专家组成的人大智库,纳入市委人才库统一管理,在开展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中集中人才智库相关专业代表座谈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市人大常委会精准立法、依法监督、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实践。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智库专家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立法认证会、人大制度课题研究等会议10多次,收集专业审议意见建议100余条。
“专业+专委”融合
根据市人大代表专业、特长、爱好等,市人大常委会遴选145名代表组建了法治领域、监察和司法领域、财政经济领域、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旅游领域、民族华侨外事领域、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农业农村领域、社会建设领域等8个专业代表小组,由各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专业学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履职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本领域的意见建议,形成本领域代表议案、建议,推动解决本领域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各专业代表小组共组织开展专题调研9次、执法检查7次、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专题视察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询问等,形成相关领域代表建议18件,落实解决12件。收集、反馈制约优化营商环境问题176个,对7个市直部门进行专题询问。如农业农村领域专业代表小组形成的《关于支持雁山区水网规划建设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将总投资1亿余元的桂江治理雁山区禄坊村段治理工程纳入《广西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初步设计报告已呈送自治区水利厅进行技术审查。
“专业+站点”融合
聚焦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三大振兴”等中心工作,全市共打造专业代表联络站135个,其中工业企业专业代表联络站25个、农业专业(乡村振兴)代表联络站22个、旅游专业代表联络站(点)27个、教育(高校)专业代表联络站20个、医疗卫生专业代表联络站11个、法制专业代表联络站17个、融合型专业代表联络站13个,实现重点行业全覆盖。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2500多名专业代表按专业编入相应的代表联络站,为专业代表依法履职搭建了平台阵地。
各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使代表履职更加专业、更有针对性,以攥指成拳凝聚发展合力,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作为。2023年以来,工业企业专业代表围绕实施创新驱动、产学研融合,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企业调研视察100多次,与企业家座谈50多次,向企业问计问需问策,提出代表建议160多件,解决或基本解决问题120多个;农业专业(乡村振兴)代表联络站聚焦“三农”发展融资、技术、信息等问题,组织开展各类代表履职活动210多次,收集意见建议330多条,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0多个,驻站代表站内“直播带货”860多场,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13万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