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西社区:打造“互嵌式”社区新样板 构建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桂林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李佳利 陶妍
各族群众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优美的舞姿、悦耳的旋律,博得了阵阵掌声……今年“三月三”期间,象山区平山街道迎宾西社区各族居民欢聚一堂进行美食分享,来自不同民族的居民拿出了本民族的传统美食,让这个节日既成了一场美食的盛宴,也成了一个各民族文化碰撞交流的舞台。
除了民族节庆日活动,在迎宾西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经趋于“日常”。
迎宾西社区龙光小区的唐大姐告诉记者,她在这里生活已经有十余个年头,社区同心文化广场是她每天必到的地方。“以前我们很难找到活动的场所,同心文化广场建好以后,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根据地’。大家聚在一起跳各民族的舞蹈,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广场也就越热闹了。现在同心文化广场真正像是一个文化交流场所了。”
其实,类似的场景在迎宾西社区随处可见。一直以来,为了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以此团结各族群众,迎宾西社区以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载体,在汽车站前打造同心文化广场、民族团结文化走廊,修建了民族团结活动室、组建民族文艺队等活动平台,并通过凝聚辖区各方力量,积极组建各类服务队伍,加强队伍联动,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成立一家民族文化书画社,邀请社区有书法、绘画特长的党员、各族群众加入进来,开辟专门的社区书画文化室供书画社成员和各族群众集中学习交流和创作;挖掘社区各类文艺队伍资源,组织成立社区群众文艺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在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同时,该社区定期开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主题活动,结合社区“帮帮亲”固定活动日开展民族团结文艺表演活动。
“我们通过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社区党支部、辖区单位、包联共建单位党员骨干、热心居民、社区网格员、管段民警、法律顾问、卫生服务站医生、物业管家等力量,组建社区‘帮帮亲’志愿服务队,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自成立以来,“帮帮亲”志愿服务队累计帮助各族群众解决问题、难题200余件,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作为地处桂林市黄金旅游大通道桂阳公路起点处的一个全新社区,迎宾西社区具有驻地单位新、人居环境新、入住居民新、社会关系新四大突出特点,居住有汉族、壮族、瑶族、回族等12个民族,属于多民族居住的典型社区。
近年来,该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驻地单位新、人居环境新、入住居民新、社会关系新四大突出特点,立足家庭这一社会细胞,依托社区、学校、车站三个主阵地,通过单位联创、队伍联建、活动联办三个抓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径。2021年,被评为第二批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023年,被评为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社区辖区有龙光·御学府小区、崇善龙光小学、崇文幼儿园、龙光e贝幼儿园、桂林汽车客运南站等单位。我们通过建立‘职能部门+包联单位+商会+街道+社区’五联共建联创机制,强化了‘一老一小’服务,带领社区各族居民共建共同富裕幸福家园。”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迎宾西社区通过深化提升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大力营造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环境,有力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在此基础上,该社区通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以“共”为中心,以“联”为抓手,通过文化浸润,画好“五个认同”同心圆。联讲国家观,让学校学生“生”同心,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坚持把学校作为同心文化“生发”的第一站,联合学校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心文化走进校园、深入童心。通过家、校、社区联合,在学校开辟特色“实验田”,开展二十四节气特色教学、“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童声唱响新时代”等主题活动,激发各族青少年争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好少年的热情。联庆“三月三”,让往来游客“结”同心,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充分利用同心文化广场组织开展“舞动迎宾西·喜迎三月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筑梦石榴籽”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在车站周边形成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联结老传统,让社区同乐“铸”同心,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举办“清风廉画润童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主题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联动学党史,让干部群众“习”同心,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该社区组织各族党员到灌阳新圩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邀请老党员为社区各族群众讲授《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等专题党课,引导大家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厚植社区各族群众的爱党情怀。联合抓宣教,让社会氛围“画”同心,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组织辖区各族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绘画比赛,多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前说村里的‘小社会’有人情味,现在城市里的氛围也越来越好了,大家不分民族、不分你我,一起搞活动,一起解决生活中的小困难,每天都过得其乐融融的。”在迎宾西社区居住了30年的何奶奶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