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县区新闻

04版:关注

05版:时事

06版:时事·体育

07版:发现桂林

08版:公益广告

前一版 2024年08月26日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文艺演出在百色举行 刘宁蓝天立等到场观看   据广西日报消息(记者龚文颖 魏碧锋)重温红色革命史,砥砺奋进新征程。8月22日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文艺演出——壮剧《百色起义》在百色市民族艺术剧院举行,深情回顾邓小平同志在广西的光辉足迹,表达广西各族人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怀念。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到场观看。
  壮剧《百色起义》以1929年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为素材创作而成,塑造了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雷经天、韦拔群等众多百色起义指战员形象,深情讴歌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热情颂扬了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人民。序幕《岁月回眸》徐徐展开,将观众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初到南宁》《群雄聚会》等讲述百色起义的筹备过程;《生离死别》《力挽狂澜》等展现革命的艰难曲折,尾声《无尽长歌》使人心潮激荡。“一面红旗进壮山,红了大地红了天”……马骨胡琴声如泣如诉,《马赛曲》乐声雄壮激昂。在演出现场,观众被跌宕起伏的剧情、优美深情的唱腔深深感染,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壮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壮剧《百色起义》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戏剧院创作演出,通过史诗性与戏剧性、写实与写意结合,在民族文化中厚植红色基因。作品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剧目奖(金奖)、最佳导演奖,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自治区领导陈奕君、周异决、庄革、周成方以及钟得志,邓小平同志生前战友亲属代表,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和区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百色市部分先进人物代表、干部群众代表等一同观看文艺演出。
山水之城促“三交” 民族团结大舞台 ——桂林积极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本报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李隆德
  今年初,自治区印发《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全面开启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
  自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以来,桂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突出“融”的导向,凝心聚力把山水和美的桂林建设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桂林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强调,要认真落实《行动方案》和《桂林市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分工实施方案》,持续在建设“五个家园”上下功夫,抓出特色、抓出品牌、抓出成效。
  为有效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创新研究成果,4月9日,在市委谋划推动下,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桂林研究院在桂林市委党校揭牌成立。基地和研究院成立后,通过加强校地合作,总结提炼经验、创新理论研究,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桂林样板”。
  今年6月,市委成立桂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桂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任务。研究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三次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桂林市社区(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案》《桂林市关于深入开展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理论研究、实践创新、机制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7月26日,桂林市贯彻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召开,明确提出要持续抓好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上走在前、作表率。市委办印发《分工实施方案》,为桂林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抓手。
    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桂林故事”
  “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抟合着最早的中国;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连接着统一的中国;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淬炼着新中国。”4月9日,漓江之上,象山之下,桂林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曼教授,以桂林城徽象鼻山为天然背景,现场作题为“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的实景讲座,精彩讲述了中国、广西和桂林历史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展现了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温度和力量。讲座现场不仅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围观聆听,还通过道中华、中国民族报、广西云等各级媒体直播,吸引了超百万网友点击收听收看,成为“广西三月三”最火的文化盛宴。
  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桂林故事”,是助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桂林积极开展2024年“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系列活动。4月9日上午,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象山景区举行,拉开全区宣传活动序幕。同时,桂林各县(市、区)、各单位特别是各类学校开展相关活动近9700场次,参与师生230万余人次,让广大市民群众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桂林积极承办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2场展演现场听众1800余人次,网络直播观看超6.5万人次,点赞转发超5万次,并在新华网、人民网、道中华、中国民族报等20余家国家级媒体报道。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桂林陆续开展“百里漓江石榴红”“红领巾巡讲团”“桂姐姐宣讲团”铸牢主题宣讲30多场,新增命名桂海碑林、王城景区2个“桂林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
    从基层社区抓起建设“五个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今年6月,桂林召开全市社区(村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五个家园”工作座谈会,总结社区(村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亮点并交流经验,全面部署下一步工作。桂林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桂林市社区(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案(试行)》,围绕“五个家园”建设要求,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
  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桂林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五个家园”专题培训班,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俊清等为市、县、乡、村四级干部2400余人授课,帮助大家有效做好基层乡镇、社区“五个家园”建设,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业务深度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持续扎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下转第二版)
桂林按下低空经济“加速键”飞出文旅发展“新高度”   □本报记者 唐健扬
  8月21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祥云”AS700载人飞艇,飞行近千公里,顺利降落在桂林阳朔县月亮山风景区附近。接下来,桂林方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拟将AS700载人飞艇投入到阳朔低空观光和体验飞行市场,发展桂林低空经济,开发阳朔低空旅游新业态。
  近年来,“低空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当前,桂林市正在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旅游品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旅游”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体验,不断推动旅游场景推陈出新,带动桂林旅游服务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放眼山水间,桂林市已经按下低空经济“加速键”,“低空”+“旅游”已然在文旅融合中崭露头角。
  高空飞拉达
  成游客打卡“新宠”

  “飞驰在100米高的索道上,你会发现,山水都不一样了。”来到阳朔县高田镇岩邦户外营地,一位刚刚爱上这项运动的游客这样说。
  抬头往悬崖峭壁上望去,一群人正轻舒猿臂,稳踩石缝,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然后挂溜索飞速而下……尖叫声不时在山野中回荡。八月的晴好日子里,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勇敢者的游戏——高空飞拉达运动。
  高空飞拉达又称高空轨道攀登,是一种在岩壁有系统性保护的攀岩线路。攀岩者可利用设备将自己固定在钢索上,利用设置好的踩踏板、梯子、悬索桥等设施攀爬岩壁,集合了高空猴桥、天梯、溜索等多种空间穿越形式。当前,阳朔高空飞拉达项目已成为当地的热门景点之一,也是许多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不仅壮丽秀美,岩石风化后形成的裂缝、坑洞等提供了天然的‘支撑点’,是高空飞拉达的绝佳之处。”岩邦户外营地天梯飞拉达攀岩主理人刘永邦告诉记者,攀岩是阳朔开发最久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已有30多年历史。如今,阳朔在攀岩的基础上开发高空飞拉达项目时,始终坚持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生态屏障,使山水美景成为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的王牌。
  (下转第二版)
桂海碑林: 凝望历史的静脉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慕名前来看《元祐党籍碑》,果然名不虚传!感觉大老远专程来没白来。”8月2日,来自石家庄的徐先生在桂海碑林徘徊,仔细端详刻在摩崖上的古文赞叹不已。
  “唐碑看西安,宋刻看桂林。”众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殊不知桂林石刻也堪称甲天下。在东晋到清的一千余年中,无数文人墨客、士大夫慕名来到桂林,登山临水,把转瞬即逝的灵感刻入山石。2500余件摩崖石刻、造像、散碑,分布在桂林市中心及周围的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等30余处名山洞府,桂林也因此成为全国摩崖石刻数量最多的城市。
  在这些石刻中,最久负盛名也最具代表性的,首推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的桂海碑林。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碑刻如林、精品如云,桂海碑林犹如一扇小窗,从中可窥见桂林长达1700余年的灿烂石刻史。
  文人雅士偏爱龙隐洞、龙隐岩不无道理。唐宋时期,小东江水流充沛,文人墨客通常会乘舟沿小东江顺流而下,从南口进入龙隐洞中。再舍舟登岸,拾级而上到龙隐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欣赏两岸的奇山秀水,也可以临溪而坐,对饮新茗,吹奏丝竹管弦,感受山水清音之雅。
  而今,当我们沿着古人的足迹重游故地,面对着山林草木森森,小东江水波荡漾,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人“却下漾楫,泊龙隐岩,肴觞啸咏,日薄西渡”的雅兴。抬头目力所及,古刻苍苍,壁无完石,一个个历史的横截面被生动地定格在石中:宋代文人的清雅集会,颜真卿、黄庭坚的翰墨留迹,吴道子的丹青作品……213件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的石刻,犹如一本藏在大自然中的史书。也难怪清代广西巡抚陈元龙在游览龙隐岩时,会发出“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的感慨。
  诗情与山水同在,历史与岁月共存。桂海碑林的摩崖石刻见证了桂林悠久灿烂的历史。它们与桂林的山水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1963年,桂海碑林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桂海碑林博物馆建成开放,是广西唯一的石刻专题博物馆。
  2004年开始,一项持续20年的浩大工程拉开了帷幕。依托日渐成熟的科技手段,桂海碑林博物馆对桂林石刻开展数据采集。馆长吴文燕介绍说,石刻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化展示,对当下石刻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刻数据库能让分布在桂林市中心及周围的独秀峰、叠彩山、伏波山、象鼻山、隐山、西山等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石刻实现集中展陈,便于观赏,也便于收集桂林石刻的信息和开展进一步的保护。”吴文燕说。目前摩崖石刻的采集数据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将建立整个广西的石刻数据库平台,让陈列在八桂大地上的石刻遗产生动地展现在每一位观众眼前。
  始于东晋,勃兴于唐,鼎盛于宋,低落于元,荣于明清。寥寥二十字,浓缩了桂林石刻的千年发展史。工匠们把岁月凿进深山,把辉煌铭刻石上。千年风雨,石不言语,默默地记录着古人对自然山水的钟情,对桂林这座城市的热爱,对真纯善良的向往,对奸佞丑恶的鞭挞。
  每一处石刻,都是历史的脉络;每一次抬头,都是对历史的深切凝望。我们越是了解桂林的过去,我们越会为生于斯长于斯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桂林歌圩”焕新“桂林夜经济”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8月24日晚,由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桂林市音乐家协会协办的“桂林歌圩”夜间文艺焕新音乐会在桂林市中心广场燃情开唱,“木圭子”乐队及特邀嘉宾为现场听众带来多首经典歌曲,引燃初秋之夜。
  “今天你们吃米粉了吗?”
  “吃了!”
  一句桂林人最为日常的问候,瞬间激活了观众的热情。舞台上,知名音乐人“小苹果”颜宾、李直,还有曲风多变、表演极具个人风格的熊熊、李冰、美丽、简宁等,带来了《麻直走、莫拐弯》《米粉油茶》等桂林方言歌曲,以及《真心英雄》《柠檬树》《卡拉永远OK》《朋友》等经典曲目。台下,听众与音乐人积极互动、兴奋跟唱,挥舞的荧光棒连成一片荧光海洋。
  “太嗨了!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好,丰富了我们的休闲生活。”市民邱女士说。从朋友圈了解到有“桂林歌圩”活动,她便专门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热烈的气氛感染着现场听众,大家不自觉跟着音乐舞动。
  山西游客张先生和他的朋友尽管听不懂桂林方言,但同样能感受到音乐中的激情。他说:“气氛非常好,没想到能遇上音乐会,非常嗨。”
  当晚,音乐会在由黄露瑶作词、“小苹果”颜宾作曲的歌曲《遇见广西》中推向高潮,听众跟着歌声一路“畅游”广西,感受广西的风景、风物、风情、风貌。据了解,该歌曲是广西艺术基金2024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由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出品。
  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听众们热切期盼着下一次音乐会的到来。广大市民群众对此类文艺活动的追求与喜爱,在“小苹果”颜宾看来,是桂林山水孕育出的桂林人的独特气质。他说:“我们在台上不管怎么唱,听众跟我们都互动得非常好,今天演出我还是非常轻松的。”
  此外,音乐会周围还举行了桂林地方美食、桂林非遗文化产品及手工艺制作等市集,既饱了现场听众的耳福,也饱了他们的口福、眼福,“桂林歌圩”夜间文艺焕新音乐会成为市民游客周末夜间游玩新去处。
  积极推动文化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据悉,此次“桂林歌圩”夜间文艺焕新音乐会旨在突出“年轻态、大众化、惠民性”特点,通过文艺焕新提供平台、打造品牌。接下来,“桂林歌圩”夜间文艺焕新音乐会还将继续邀请或遴选区内外乐队、歌手、电音DJ及流行音乐艺术家到桂林演出,进一步带动桂林旅游和夜经济发展,通过音乐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推广音乐文化,强化文化赋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持续塑造桂林新的文化IP。
暑假近尾声 桂林旅游热度不减   ▲暑假已经近尾声,但桂林旅游热度不减,各景区景点依旧人头攒动。图为8月22日,霓虹灯下的正阳街,各色小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记者何平江 摄
民盟佛山市委到桂林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梁永庄 秦羽佳)8月22日至8月23日,民盟佛山市委一行到桂林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民盟佛山市委一行先后走进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深入了解梁漱溟、千家驹、欧阳予倩等民盟先贤在桂林开展抗日救亡和民主宣传的感人故事。走进位于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纪念设施,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通过参观交流,大家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红色理想信念下迸发出的一往无前、向死而生的精神动力,增强做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信心决心。
  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桂林市委主委谭建国参加活动。
我市8名九三学社社员荣获
8项2023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陆晓清)记者从九三学社桂林市委会获悉,在近日颁发的2023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中,我市共有8名九三学社社员主持或参与的科技成果荣获8项大奖,获奖数量占桂林总数17.78%,获奖人数和数量均创奖项设立以来九三学社市委会历史新高。
  此次获得的奖项及成果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敖珺主持的《海洋水体光学计量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奖4项,包括科技进步奖2项和技术发明奖1项,分别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小珍主持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参与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及性能调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王满莲参与的《广西喀斯特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示范》、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杨艺玲参与的《木薯北移种植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三等奖3项,包括科技进步奖2项和技术发明奖1项,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梁士楚参与的《北部湾海陆交错带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保护利用技术与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符龙飞参与的《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应用》,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宾石玉参与的《稻螺生态种养及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据介绍,《海洋水体光学计量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立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历经30年技术攻关,研制了水下多光谱衰减测量仪、小角度散射测量仪、高灵敏度单光子探测阵列等设备,建立了全球海洋光学数据库,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了国际领先的海洋水体光学计量体系,填补了我国海洋光学计量领域的空白,共申请专利8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6项,发布团队标准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6篇。《广西喀斯特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示范》成果历经20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取得了广西喀斯特药用植物异地保护技术、广西喀斯特特色药材新功效成分和提升特色中成药工艺质量技术等四项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国家新药临床批件1个,制修订国家药品标准3项、广西地方标准6项,新增产值73.93亿元、利润6.09亿元,催生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各一家,为西南喀斯特区域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助农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样板和科技支撑。
象山区象山街道:党建引领“聚势赋能”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彭瑶 李佳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强调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道路,需要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始终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主线,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政治方向。
  近年来,象山区象山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象山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多元共治为核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基层治理全过程,不断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理念、机制和方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高水平治理,以党建效能推动街道各项事业提档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探索规范组织设置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象山街道组织联建,拓宽联建核心“辐射圈”,建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队伍取得良好成效。此外,不断深入实施“名人书记”培养计划,加强社区党组织后备人才储备培养,一体建强“头雁”“群雁“队伍,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工作者政治理论、党规党纪和专业能力学习,定期召开街道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对社区党委书记、副书记、街道党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能力本领。建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党员志愿者示范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5支,组织“双报到”党员认领志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象山街道共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体、志愿服务等活动39场,服务党员群众10000余人次。建强党群服务联盟队伍,对街道辖区内条块之间、体制内外的党建资源进行横向重组,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联建的核心,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签订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契约书,建立协作机制和党建座谈交流机制,加强经验借鉴,创新实践措施,共享红色教育资源,力争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共同努力将党建联建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形成街道统筹、社区联动、共同参与、共驻共建的长效机制。
  党建联抓,凝聚共治共建“交流圈”。搭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社区为载体、社会组织为纽带、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为骨干、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机构,实现社区治理和社会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社区党委在社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辖区共建单位、社区共建社会组织和社区社工站为辅助,建立多方民主协商议事决策机制。每季度召开“五社联席会”,聚焦社区治理难题、民生痛点、难点和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共同商讨对策或解决方案,形成“同心圆”模式。以“契约化廉动共建”为抓手,组织签订清廉单元融合共建契约书,实行“契约服务+联席议事会”制度,构建“社区党委主导、清廉建设单位主责、社会组织配合、辖区居民全参与”的全链条责任共同体。探索建立“一课一日两会三书”模式,开展廉洁宣传、警示教育活动,把廉洁教育融入日常、做在平时。通过打造主题鲜明的廉政文化阵地,结合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把清廉文化、清廉理念渗透到居民心中,释放“清廉之声”叠加效应,营造建设廉洁社区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共开展“大手拉小手”、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53次。
  资源联享,盘活互促共赢“服务圈”。全面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为主体、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新机制,以联动机制为抓手,共抓基层党建、共享党建资源、共解社区难题,实现居民需求与单位资源有机结合,以契约化、项目化方式助推社区治理提效、服务提质,形成凝聚人心、服务居民、共享共进的党建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共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普惠性。目前,象山街道社区与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签约共建,36家企业、公益性组织加入党群志愿服务联盟,可提供义诊医疗、公益讲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等10大类248个具体服务项目。此外,象山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服务供给平台,共同联系服务群众。携手时间银行、桂爱社工建立16支志愿者队伍,签约实施“四点半课堂”“免费理发”等2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自街道实施“契约化”共建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服务2000余次,调处矛盾纠纷500余起,慰问困难群众300余人,协调解决居民困难200余件。
  治理联管,构建党群同心“共治圈”,按照“一张网”要求,推进“网格化”精细管理。聚焦解决社会治理力量分散问题,象山街道将辖区7个社区划分为44个网格,构建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居民党员”四级网格管理体系,推动“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辖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以及“双报到”共建单位全部入“网”进“格”,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社会治理新模式。在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和五美社区建立网格化管理指挥系统,以数字城管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引入社会化“补盲工程系统”,接入社会治理层面的监控盲区,双系统同步运行,实现辖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时监控,实现信息集成、综合研判、一体指挥、高效协同。引导基层居民自治,根据工作实际,推行“社区+小区党支部+党员+居民”自治模式,在18个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13个。
  基层治理亟须创新思维与方式。象山区以多元共治为核心,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居民参与治理提供了有效渠道,让居民的声音得以被倾听,也使基层治理更加契合居民需求,让居民在参与中收获幸福,在服务中感受温暖。
海外菁英华裔青少年
在严关镇交流体验传统文化   本报讯(通讯员李艳秋 陆泠蓉)日前,2024年海外菁英华裔青少年桂林历史文化体验营到兴安县严关镇开展交流访问活动。来自老挝华文学校万象寮都公学的30名优秀华裔师生参加活动,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
  在三米驿站,海外华裔青少年现场体验了打糍粑、制作米花糖等桂北民俗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人现场教授非遗技艺,让大家感受了灵渠沿岸浓厚的“三米文化”,跨越了语言障碍。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沉浸在非遗体验带来的欢乐和温馨的氛围中。
  在交流体验过程中,海外华裔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了兴安悠久的历史,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中老两国沟通的桥梁。此次活动既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也为中老两国青少年未来加强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助学贷款助困难学子圆梦 今年平乐县已帮助3290名学子办理助学贷款   本报讯(记者陈娟 通讯员苏桂 文/摄)8月21日,在平乐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工作人员有序地为前来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解读贷款政策、审核材料,签订贷款合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助学贷款办理效率。据悉,今年7月以来,该县已帮助329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贷款受理金额3939万元。
  “填写系统、预审材料、打印申请表、签订贷款合同以及贷后注意事项等,每道程序都有志愿者或工作人员引导协助,大概半小时就帮我办结了相关手续。”刚考上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小徐说,高考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工作人员就到学校宣讲、解读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消除她因家庭经济拮据报读理想大学的后顾之忧,让她信心满满地参加高考,最后也如愿地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了。
  据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长贷款年限达22年,本、专科生每年最高贷款金额16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贷款金额20000元,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还可以享受最长5年的本金偿还宽限期。
  “如果没有助学贷款,我只能去读专科。”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陪同朋友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黄婉瑜告诉记者,她就是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圆了本科梦,目前已经就业。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自2009年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平乐县坚持按照“应贷尽贷、精准资助”的原则,扎实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平乐县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负责人杨开鲜介绍,多年来平乐县已累计受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93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3190余人,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学难问题。
山水之城促“三交” 民族团结大舞台 ——桂林积极助力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上接第一版)如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全市各部门主责主业深度结合,推动在各地各部门各领域持续扎根、开花结果,是助力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记者了解到,桂林市教育部门全面深化“研学+旅行+劳动教育”模式,开展各民族师生共同参与的研学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师生民族情感。截至7月,共接待各民族学生研学3000多批次、70多万人次。桂林市文广旅局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三交”工作,优化调整文博场馆展陈与解说等,如推进A级景区开展讲解员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写入解说词,让游客在旅游参观过程中潜移默化感悟“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桂林市委党校目前已开发打造了现场教学、长课、微课、案例式、访谈式等不同类型和教学形式的“铸牢”课程,今年7月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学评比……桂林各级各部门一系列的结合活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桂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会第三次工作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桂林市关于深入开展旅游促“三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与业务深度结合工作形成有力抓手。
  下一步,桂林将立足自身特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与各部门主责主业深度结合,打造一批有感有形有效的特色品牌,特别是要深入开展旅游促“三交”工作,努力打造成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一个亮丽品牌,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国走在前、做表率。

全州:10年颁发湘山学子奖
及定向捐赠共660万余元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琳)8月24日上午,全州县在全州高中颁发2024年度湘山学子奖。400多名来自各界的爱心人士、教育系统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温暖时刻。
  当天,3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21名优秀教师及6名名誉校长共领取了32.3万元的奖学(教)金。获奖师生纷纷表示,将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爱心人士,回馈社会。
  据了解,湘山学子奖学基金会成立于2014年。十年来,该基金会累计发放奖金及定向捐赠达660.9万元。其中,222名高考学子、46名中考优秀学生获得奖学金共计253.2万元,80名优秀老师获得奖励金36.7万元,90名困难学子获得助学金45万元,爱心人士及企业通过基金会定向捐赠支持全县学校建设326万元。
  近年来,在全州县委、县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该县教育事业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学在全州”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全州教育正向着学校布局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质量优质化方向阔步前行。
桂林按下低空经济“加速键”飞出文旅发展“新高度”   (上接第一版)“我们营地自8月1日开业以来,平均客流量保持在每天100多人,预计客流量还将继续增加。”刘永邦表示,为了解决客流拥堵现象,目前营地共设有天梯蹦极、天梯穿越、丛林穿越三条线路,难度等逐渐提升,趣味性更强,也更加具有挑战的乐趣,游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我刚刚体验了丛林穿越线路,无论是走索道还是木板桥都非常刺激。这里的环境也非常优美,攀爬过程中还能欣赏到山山水水,有机会我将再来阳朔体验另外的线路。”游客秦子慧说。
  据悉,下半年,营地还将在项目顶端拉一条长达370米的高空跨河溜索,游客通过溜索滑到对面山脚后,再通过高空飞拉达攀到山顶,全方位多视角感受桂林的秀美山水。目前该项目正在做报备申请,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最长的跨河溜索。
  “低空+”解锁空中游览新业态
  一流的旅游资源,呼唤一流的旅游产品。遇龙河度假区晋升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从地面、水面的传统观光游,到低空的飞行体验游,桂林为游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网红打卡点,带来了一处又一处全新体验。
  记者来到阳朔展卓通用航空基地,这里停放着2架罗宾逊R44直升机。进入直升机舱内,呈现在眼前的是大面积环抱式玻璃观景窗,视野开阔,宜于观景。
  “基地开通了十里画廊、遇龙河、漓江等5条经典的空中游览航线,很受市场欢迎。”阳朔展卓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波告诉记者,公司2015年正式运行阳朔的空中游览项目,截至目前已安全飞行近2万小时,接待游客量达5.6万人次。此外,公司在做低空旅游的同时,还不断提高直升机的利用率,在应急救援、森林防火、人员搜救等领域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谢波表示,公司将着眼于低空旅游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等业务,未来预计再增加4至5架直升机,将桂林地区的低空游览项目囊括起来。同时,利用桂林干线机场和柳州、玉林等地支线机场,以及桂林阳朔、兴安的通航机场,共同打造桂林低空旅游支线网络,使游客获得全新的空中体验,将桂林旅游的体验层级由地面水面发展到高空。
  在阳朔燕莎航空运动营地,近千亩的自建营地宽阔平坦,动力滑翔伞伴随马达轰鸣声依次起落。远处山峦起伏,热气球成双成对飘浮在空中。等候大厅内游人如织,不少游客正在排队,等待体验动力滑翔伞和热气球项目。
  近年来,阳朔燕莎航空运动营地依托阳朔旅游资源,积极探索“低空+旅游”业态,成为新规实施后国内首家取得自由热气球短途空中游览飞行资格的营地。目前,营地飞行器已发展至自由飞热气球3台、系留飞热气球6台、动力滑翔伞10余台。
  “2016年开业以来,燕莎航空稳步发展,业绩可用‘两个10万’来形容。一是安全飞行达10万小时,二是2023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发展水平位居国内同行前列。”阳朔燕莎航空运动营地总经理任仲平说。
  当前,燕莎航空正在月亮山脚下另择新址,着力推进新营地建设。按照规划,新营地将引进高空跳伞体验、风洞飞行、无人机载客游览等新项目,预计明年开业,给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飞行体验。
  竞逐“低空”桂林有何底气?
  作为户外运动的“风水宝地”,阳朔正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低空+旅游”发展模式,科学构建新颖有活力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推出飞拉达、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等低空游览产品,开辟空中游阳朔的新视角,成为阳朔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随着低空飞行逐渐大众化、普及化,低空旅游的产业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且空间巨大。
  “目前我们正在奋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除已有的低空旅游产品,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地企合作,不断拓展低空旅游业态,选择符合阳朔特色的旅游发展项目,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沉浸式低空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体育事业股股长石群说。
  石群表示,下半年阳朔县还将借助铁人三项赛、阳朔100国际徒步越野赛、始祖鸟山地课堂、全国围棋女子甲级联赛、第16届阳朔攀岩节等多项户外赛事活动,助推阳朔低空旅游发展,向世界展示独特的自然魅力和深厚的户外文化底蕴。
  发展低空经济不仅需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需要科学规划和智力支撑。
  今年7月,广西(桂林)低空旅游研究院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研究院将汇聚低空旅游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围绕低空旅游的安全监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环境保护等关键环节,开展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不断为桂林乃至广西低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广西(桂林)低空旅游研究院博士罗敏认为,城市要发展低空旅游,有必要盘点全市低空空域资源情况、空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与民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总体规划布局。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地面交通便利度、游客聚集度等情况,合理规划低空旅游航线,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共享。此外,可以打造桂林到阳朔、桂林到龙脊梯田的低空旅游“的士航线”,作为低空立体旅游城市发展的突破口。
  目前,广西(桂林)低空旅游研究院已和中国民用航空桂林空中交通管理站、阳朔燕莎航空、广西展卓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单位在低空旅游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桂林低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低空立体旅游城市,助力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塘洞村:“红+绿”绘就乡村振兴多彩发展画卷   □本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龙艳梅 潘孟阳 蒋雨蕾

  近年来,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喜讯不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红色游学精品线路等称号陆续落户该村,使这个拥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3A级景区等“名片”的小山村再添光彩。一时间,当地群众载歌载舞,表达“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的喜悦之情,同时为推进“红色老山界”田园综合体建设和乡村振兴鼓劲加油。
  资源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资源县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走出了昂扬姿态。
  塘洞村依托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成了占地面积近1100平方米的3栋高品质特色民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提供群众就业岗位20余个,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增产增收,其中脱贫户(含监测户)30户;带动周边农户农家乐发展,自全面投入使用以来,“老山界农家乐”年收入达21万元,其他农家乐年收入达8万元,平均每户增收4000元;租金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按照粤桂协作资金分红标准,2023年共收入21.3万元,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创收3万元以上,受益农户遍及全乡。
  “现在来村里旅游的人多了,村里土货销路不用愁,红米饭、南瓜汤、野韭菜成了塘洞村颇受游客欢迎的‘红军餐’。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塘洞村村民陈理梅依托村里发展旅游产业过上了好日子。
  塘洞村地处越城岭腹地,四面环山,曾经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等因素导致经济落后,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如今,塘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幅集“红”“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塘洞村徐徐展开……
  日前,记者走进塘洞村,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放眼望去,山林竹海间瑶家特色房屋错落有致,层层梯田边小河蜿蜒,美不胜收。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凉爽的塘洞村“老山界农家乐”农庄迎来了众多游客。作为一家主打红色文化的农家乐,这里给游客们端出的红米饭、南瓜汤、野韭菜这样的“红军餐”,颇受大家欢迎。繁忙时,“老山界农家乐”还会请周边的脱贫户到农家乐帮忙,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分享旅游红利,月收入万余元。
  塘洞村是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后第一个到达的村庄。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不断挖掘和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全区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桂林市红色廉政教育基地、桂林市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并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了6栋民宿,配套有红色教育阶梯大教室等。
  2021年,在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该村打造了“红色老山界”田园综合体,实施李洞屯道路“白改黑”、田园青石板观光路建设。2022年发展稻田养鱼“禾下经济”,将其建设成体验摸鱼、原始农家收谷等农耕文化体验点,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与田园休闲体验游融为一体的旅游新村屯,走出了一条“党建+农业+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之路。2022年,塘洞村新增农居民宿3家、农家乐8家,极大地带动了村里的发展。
  与此同时,塘洞村还充分挖掘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等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了红军长征廉政教育基地、雷公田寺院、红军翻越老山界长征纪念馆、赵家祠堂等一批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设施和景点,并把红色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形成文旅融合品牌,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紧紧抓住粤桂协作的帮扶机遇,争取帮扶资金470多万元建成李洞屯乡村旅游项目,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塘洞村是国家森林村庄,竹子是农户增收的又一重要来源。近年来,塘洞村里办起了4家竹制品加工厂,村民每年可出售生竹6000多吨。塘洞村468户村民都能享受到“竹资源”带来的收益,在致富能人的带领下,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越过越好。目前塘洞村共成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3家,主要是绿色蔬菜种植以及黄精、罗汉果等中药材种植,带动脱贫户(监测户)253人就业;发展扶贫车间5家,带动就业78人,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塘洞村不断与时俱进,和外界“联网”实现了“指尖”购物和售卖农产品。
  “我们2018年就实现了快递入户入村,现在村里的老人也会在网上买肉买菜。”塘洞村党总支副书记唐桂平介绍,塘洞村还办起了一个金融服务站,现在老百姓需要取钱的话,在村里就可以完成。“取钱、存钱、转账,包括交新农合、查询补贴,都可以在村里一站式完成,跟乡镇的支行功能差不多。而且我们现在卖农副产品也不需要千里迢迢出村了,我们现在有专门的渠道,把村民要卖的农副产品放到网上,就会有人对接销售、物流上门,村民不需要操一点心。”唐桂平说。
 (本文图片由资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观巨型稻、抓禾花鱼、品酒…… 全州:多彩活动庆丰收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邓琳 黄剑蓉)人间最美是金秋,五谷飘香乐丰收。8月24日,全州县湘山酒厂举行第四届丰收节,当地群众与八方宾客共聚一堂,喜庆丰收。
  当天上午8时许,全州湘山生态酿酒园活动现场,前来参加丰收节的车辆和宾客络绎不绝。
  上午8时30分,喜庆的《丰收舞》拉开了丰收节的序幕。人们用欢乐的歌声、激情的舞蹈,尽情表达丰收的喜悦。
  文艺表演结束后,迎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环节。大家在刚收割的稻田中捕捉禾花鱼,在酒厂参观酿酒工艺、喝摔碗酒,在彩色帐篷内观看马戏表演等,在精彩的活动中畅享丰收的喜悦成果。
  在全州湘山生态酿酒园的稻谷示范种植区,高达1.8米的巨型稻,让当地群众和游客真切感受到“禾下乘凉梦”的欣喜与美妙。看到优质的稻谷以及用传统工艺酿成的美酒,众多游客赞不绝口。
  据了解,2010年,全州湘山酒传统酿酒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近年来,湘山酒厂年产能达5万吨以上,利税3000多万元,是全州的重点工业企业和纳税大户,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地区及美国、加拿大等地,对“振兴桂酒”、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丰收节里话丰收。今年以来,全州县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钱袋子”全面充实,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烈。
平等镇平等村:侗寨奏响琵琶曲 首届弹唱比赛展风情   本报讯(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潘志祥 蒙宇涵 文/摄)8月23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主题活动暨平等镇平等村第一届侗族琵琶弹唱比赛在平等村举行。通过侗族传统琵琶弹唱文艺表演,将文化传承与保护创新结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比赛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平等村6支队伍的琵琶弹唱爱好者们齐聚红色鼓楼前,共同展示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侗族同胞们身着节日盛装,怀抱土琵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等主题,弹唱了《侗家恋歌》《新时代文明之歌》《琵琶声声感党恩》《木楼明月夜》等原生态侗族琵琶歌。侗族琵琶琴声悠扬,弹唱者歌声嘹亮,将侗族民族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评委根据弹唱技巧、音乐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等进行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
  侗族琵琶是侗族特有的传统乐器,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侗族同胞用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弹唱了一首首动人的侗族歌曲。此次琵琶弹唱比赛不仅是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展示,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积极探索。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更多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兴趣,让侗族琵琶弹唱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水车镇:闲置果园变牛场
致富道路越走越“牛”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通讯员陆仕臣 时秋霞)“我们夫妻俩在这里务工预计年收入5万元,还包吃包住。”近日,谈起现在的工作,灌阳县水车镇大营村的脱贫户时春爱语气中难掩喜悦。今年以来,大营村一处闲置果园变成养牛场,不仅为全村闲置劳动力解决了务工问题,还拓展了该村的致富新路。
  今年6月,时春爱和爱人进入位于大营村的灌阳县金鑫肉牛养殖有限公司务工。同时,村里的脱贫户和闲置劳动力共计12人也进入养牛场工作。
  其实,养牛场在今年年初时还是一个闲置的果园。近年来,随着大营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只剩年纪较大的留守老人及脱贫户。为了让留守的村民有增收项目,今年年初,水车镇大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计划将村里闲置的“兔子尾”果园盘活起来,用于肉牛养殖,以此增加暂无致富途径的留守村民及脱贫户的收入。
  大营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想法得到了准备返乡创业的村民时先杰的积极响应,他率先行动兴建牛场。随后,时先杰分别与在外地搞房屋装修的时戌明、做钢材生意的时祖亮联系,邀他们一起回村创业。很快,三人投资1050万元租下闲置土地120多亩,成立了灌阳县金鑫肉牛养殖有限公司。
  为让时先杰等人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和了解市场行情,灌阳县人大代表、大营村支书时文平和驻村第一书记文神贵带领他们前往山东、江西、内蒙古等地考察。与此同时,灌阳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也为三位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消毒防疫、养殖培训等帮助。
  据时先杰介绍,公司目前专门养殖西门塔尔4代肉牛,并采取“公司+养殖户”的模式,实行统一养殖管理、统一预防疾病、统一销售,公司直接上门收购,肉牛根本不愁销路。目前公司共有3个牛场,养殖肉牛600头。
  据了解,近年来,灌阳县立足实际,把养牛产业发展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并出台了《关于印发灌阳县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三年(2022—2024年)奖补方案》等惠民政策。2023年,灌阳县出栏肉牛0.7238万头,产值达5661万元。截至2024年6月底,该县存栏牛达3.6766万头。
三门镇: 19年出资300万奖励学生   本报讯(通讯员肖春媛 邓晓艳)近日,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孙杰教育基金会开展2024年捐资助学暨高考优秀学生表彰活动,对14名高考优秀学生颁发奖金。
  活动现场,学生家长代表分享了家庭教育经验,讲述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孩子们给予美好祝福。“我会努力学习,未来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回馈家乡。”学生代表苏拉说。
  据悉,2005年,华美公司外方投资人孙杰和华美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三门镇孙杰教育基金会。19年来,累计出资300余万元,奖励高考优秀学生,营造了浓厚的重视学习和教育的氛围。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 “稳外贸”成绩显著 上半年桂林商贸经济迸发强劲活力   □本报记者 徐莹波
  秋日的桂林,滨江路上游人如织,东西巷、正阳步行街热闹非凡,各餐馆饭店烟火升腾,重点外贸企业、电商企业订单不断……
  商贸繁荣,百业兴盛。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舞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新活力——面向本地市场,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做强“节日经济”“夜经济”,使城市“烟火气”更加浓郁,消费市场欣欣向荣;面向国内市场,大力发展电商经济,积极探索“新零售”,在实现网络零售额较快增长的同时,让“桂林造”“桂林产”走进千家万户;面对全球市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化外贸企业服务工作,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确保全市外贸进出口“稳增长”。
  餐饮业“热辣滚烫”
  “以旧换新”带动大宗商品消费增长

  商业是城市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反映。走进一个城市,除了知名旅游景点外,吸引人们“打卡”的往往是当地最热闹的商业街区。
  在桂林,最知名的商业街区大概是东西巷。8月16日,记者在东西巷看到,一些穿着汉服、少数民族服装的游客以古城墙为背景,拍照“打卡”;许多游客穿梭在各个门店、摊位间,挑选心仪的伴手礼。华灯初上,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许多饭店出现了市民排队等位现象。
  在位于七星区的七星渔村饭店,大厅里几乎座无虚席,顾客正在品尝海鲜、桂林菜等各式菜肴。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桂林市七星渔村饮业有限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49.2%。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较大,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上半年,在元旦、春节、广西“三月三”、五一、端午等节日带动下,我市餐饮消费规模保持平稳增长,餐饮业的“节日效应”进一步凸显。据餐饮企业反馈,时下的年轻消费群体更注重个性化、生活仪式感和情绪价值,节日、纪念日、赛事活动成为拉动餐饮消费的增长点。各餐饮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挖掘消费新空间,推出绿色餐饮、“国潮”美食,积极研发新“桂菜”等,有力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
  据市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市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5%。
  在餐饮业较快发展的同时,零售业、批发业也保持健康发展。位于秀峰区的桂林万象城是一个商业综合体,包括服装店、超市、餐馆饭店、咖啡奶茶店、影院、儿童游乐场等业态。万象城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万象城客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新开了茉莉奶白、刀板香、鲜牛汇、十如仕、快乐街区等20家门店。
  为推动零售业、批发业发展,从元旦起,我市陆续举办了多场促消费活动。市商务局组织资源县、荔浦市、七星区、象山区等地以及金凤凰电器、又好又多等367家企业,在云闪付平台开辟桂林消费券专区,向市民发放消费券,上半年浏览量达47.4万次,预计全年可拉动销售额增长约10亿元。该局还举办2024年桂林市“33消费节”活动,联动各县(市、区)和企业推出商旅文优惠券活动,打造“吃喝玩乐购”一站式消费新体验,带动全市重点企业实现销售额16亿元;组织220家商超百货企业、616家门店参与“约惠33·臻选广西”消费券发放活动;组织19家商超百货、家电重点企业参加“惠见广西·品质生活”专享消费券活动等。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有力拉动全市消费增长。据市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市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4%,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7%。
  “以旧换新”蕴藏巨大市场空间,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围绕该方案,市商务局组织124家汽车零售企业参与广西“焕新启程·驾驭精彩”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带动车企实现销售额1.17亿元,排名广西各设区市第三位;组织6家重点家电零售企业参与“老宅新貌·智享生活”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组织全市重点家居、家电、汽车企业开展“百企换新联盟”以旧换新活动,目前已开展两期活动,初步拉动家电家具销售5500万余元。该局还联合青禾美邦集团开展“‘龙’情盛‘惠’悦购桂林·千万补贴·房/车/装修展”专项补贴活动,实现销售额约2000万元。
  与此同时,临桂区、灵川县也开展了汽车以旧换新活动。七星、秀峰、象山、叠彩等城区则组织限上家电企业、家具家装企业联合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销。
  据市统计局统计,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信器材类等大宗商品类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7.1%、12.0%、41.1%和67.4%。
  6月6日,我市出台《桂林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可以预见,在该政策刺激下,下半年,市民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全市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电商经济蓬勃发展
  “新零售”星火燎原

  桂林长发小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是一家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瑶淘米水发酵产物为研究方向,研发生产健康洗护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产值6500万元,同比增长35%;实现网络销售额6000万元,同比增长34%。同时,该公司还提供了就业岗位300多个,生产一线工人均从黄洛瑶寨和周边村寨聘用。公司结合黄洛瑶寨旅游业优势,投资1.2亿元修建了中国长发科技馆。上半年,科技馆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并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红瑶歌舞表演等营收增长。
  长发小寨总经理、中国长发科技馆馆长张宝雷告诉记者,为推动网络销售额增长,公司建立了企业网站,并在抖音、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展示公司产品、服务和企业文化。依托各社交媒体平台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了解目标客户的兴趣、购买习惯和需求,精准制定推广策略,通过精细定位和个性化推荐,将产品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潜在客户,提高销售转化率。此外,还与多位知名博主、网络红人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等。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最有潜力的业态,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随着网络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其在促消费、调结构、稳增长等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网络零售已成为推动桂林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市商务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以来,该局联合各县(市、区)、市电商协会,先后举办2024年桂林网上年货节、桂林“壮族三月三线上嗨乐购”电商节、全域电商产销对接会、1688荔浦市产业带生意倍增计划等线上促消费活动;指导开展“桂林好物推介官”评选,邀请知名主播团队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推介桂林好物,宣传桂林文化。
  同时,我市还全面推进电商进农村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我市9县1市共11批次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数量居广西各设区市第二位。各示范县投入使用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0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58个、村级服务点367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7个,电商带动就业超2万人。
  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网络零售额达509176.8万元,同比增长20.89%;在广西各设区市中,我市网络零售额名列第三,占全区总量的12.18%。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249659.0万元,同比增长12.70%;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259517.8万元,同比增长29.98%。
  另据市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中有网上实物销售的单位59家,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1.6%,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40.0%,占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总额的4.2%,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升1.8个百分点。
  “新零售”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我市高度重视“新零售”发展。截至目前,17个县(市、区)均开设有“新零售”店铺,总数达388个。据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新零售”网络零售额达13182.0万元。
  该人士表示,下半年,市商务局将陆续举办“网红带你购桂林”、“双11”购物节大促销、“数商兴农·桂品网上行”系列活动等。同时组织商贸企业进一步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激发数字消费新活力,加快推动全市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近日记者在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制剂大楼看到,各类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生产青蒿琥酯注射剂、片剂等产品。数天后,这些产品将陆续发往非洲各国,用于治疗疟疾患者。
  桂林南药是商务部认定的广西桂林市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广西最大的医药出口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主打产品青蒿琥酯类系列药物是国际一线抗疟药物。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公司实现产值5.26亿元,同比增长6.48%,实现出口额同比增长15.79%。
  广西科伦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桂林经开区苏桥片区,主要生产原料药、制剂等药品。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出口额同比增长129.62%。
  “进出口贸易是商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桂林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桂林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2.5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额达48.88亿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3.65亿元。出口额的平稳较快增长,充分凸显“桂林造”“桂林产”的国际竞争力,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市推进工业振兴、乡村振兴取得的较大进展。
  据了解,3月当月,我市进出口额为9.17亿元,同比下降3%。
  该负责人介绍,3月进出口额下降,主要是受全球贸易形势的影响,部分欧美国家推动跨国企业供应链向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转移,导致中国外贸行业面临订单转移、供应链安全、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压力,企业生存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也对我市外贸进出口造成重大影响。
  在此大背景下,我市各有关部门持续优化服务水平,积极帮助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市商务局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外贸大服务活动,构建市县两级服务机制,确定重点跟踪服务外贸企业名单。该局工作人员深入中化三环轮胎、桂林南药等重点企业现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跟进阳天特箱、东衡光通信等项目订单情况,助力企业项目尽快落地;召开贸易型外贸企业座谈会,宣讲外贸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利;开展“潮起桂商·行业启航”跨境电商培训,引导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
  市商务局还结合实施广西“千企开拓”外贸强基础工程,组织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2024中国机电产品(新加坡)品牌展览会、中国(越南)博览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日用品展、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交会等各类涉外展会及经贸活动,帮助各企业签下多份订单。其中,在第135届广交会上我市59家企业共获得124个展位,展位获取成功率超90%。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市场主体共370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七星、临桂、荔浦等地。
  分地区来看,亚洲继续位居桂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上半年,我市企业对亚洲地区进出口为15.57亿元,占比29.65%,同比增长12.7%;其中对印度进出口为3.23亿元、对越南进出口为2.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21.9%。对欧洲进出口为11.86亿元,占比22.59%,同比增长9.6%;其中对德国进出口为2.36亿元、对英国进出口为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47.1%。对大洋洲进出口9.24亿元,占比17.6%,同比增长17%。对北美洲进出口7.67亿元,占比14.6%,同比增长5.7%;其中对美国进出口7.2亿元,占比13.7%,同比增长4.6%。
  分行业看,医药材及药品出口为8.67亿元,同比增长26.3%;农产品出口5.03亿元,同比增长36%;木及其制品出口4.14亿元,同比增长11.8%,木衣架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两位数增长。在机电产品方面,出口23.3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电线及电缆出口同比增长23.8%,汽车零配件出口同比增长30.8%。
  “商务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密切合作,着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构建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务部门正与工信部门联合实施“工贸强基”工程,健全完善外贸重点企业(项目)服务机制,“一企一策”解决重点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支持国际线缆、桂林南药等重点工业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做好第136届广交会、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品及礼品展、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会务组织工作,支持更多企业参加重点涉外展会,增加出口订单。支持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对接跨电综合服务企业,为辖区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专业集成服务,帮助企业“触网上线”。
图片663
越真实,越着迷 ——“China Travel”让更多外国人近距离感受中国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边检出境现场,结束了中国行的德国籍游客劳拉依依不舍,她用“不可思议”“东方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希望更多家人和朋友来中国,他们会爱上这里”。
  劳拉是“中国游大军”中的一员。据最新统计,今年前7月,1725.4万人次外国人入境中国,同比增长129.9%;各口岸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同比上升182.9%。
  “China Travel”爆火,更多外国游客在近距离、更真实、更全面地感受中国。他们自主拍摄发布中国旅游见闻,相关流量数据在外文网站已突破10亿。
  “说走就走”
  7月11日,“爱达·魔都号”邮轮搭载3500余名旅客和1200余名船员自日本佐世保返沪,靠泊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一支有60余名团员的外籍旅客团体队伍引人注目。“第一次搭乘中国国产大邮轮,我们拥有了非凡的体验。古典的上海豫园和摩登的陆家嘴令人印象深刻,等下我们还要去南京路逛街。”菲律宾籍旅客辛森说。
  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进一步带动了地区间旅游经济联动效应。今年上半年,上海邮轮口岸查验入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天津邮轮口岸迎来近80个国家和地区约9000名旅客到访。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对法国等15国试行免签入境15天政策,新增与新加坡、泰国等7个国家互免签证;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增至37个口岸、54个国家;进一步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接连出台的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彰显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诚意。
  口岸,是外国游客来华入境的第一站。面对热度高涨的入境游,各边检口岸努力做好服务:北京边检、上海边检、广西边检等推行旅客入境信息“机上填、线上报”,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大兴机场边检站采取高峰时段提前15分钟加开通道,广州白云边检站结合暑期航线、旅客特点优化执勤模式,厦门高崎边检站“同心·外语志愿服务队”用10种语言服务外国游客。
  在海南,俄罗斯、法国、德国等59国人员,可凭旅游、商贸、访问、探亲等事由,免签停留30天。“免签政策让我的旅行说走就走,如此轻松。”感兴趣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俄罗斯人谢尔盖相信,未来一定有更多人选择中国。
  “有一部手机就够”
  “在中国,有一部手机就够了。”马来西亚籍陈玉珍是享受中国与马来西亚互相延长免签政策的首批旅客。购物、买票、住宿,博物馆看展、剧院看演出、扫码骑单车……一机在手,她在中国畅游畅买。
  为进一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需求、优化支付服务环境,3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
  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其中,来华免签以及与中国互免签证国家的入境游客,上半年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倍。
  提升住宿便利度,放宽境外人士酒店入住限制,协调网络运营平台开设酒店英语等课程……不断优化的措施,为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
  巴基斯坦籍专家阿玛尔很享受在中国生活的无忧舒畅,“食、住、行、游、购、娱、医”,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卡点”不断被疏通,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国的好客、开放。
  “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
  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出租车、智慧服务机器人……外国博主镜头里的中国,是文明古国,也充满了未来感,“来过都说好”。
  泰国女孩侬蓝和朋友开启了第二次中国旅行。“第一次来中国是去年跟团旅游,到了上海和苏州,买了旗袍、吃了苏式面条。”这次选择自由行,她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网上研究攻略、综合比对,选择租车、请导游的定制旅游。
  “中国的城市风情各异,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从事海产生意的新加坡人黄福顺,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走了不少名胜古迹,他开始寻觅独特小众路线,逛地方特色博物馆、体验国风主题公园、打卡高科技景点。
  在武汉,体验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外国游客,频频点赞:“中国无人驾驶出租车无论是加速、减速、掉头都很平稳,令人印象深刻”“中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智能黑科技、独特新体验、一站一风景”。
  在西安,参加夏令营的美国师生感受皮影、泥塑、剪纸等“非遗”项目,游览钟鼓楼、小雁塔等名胜古迹。女孩们喜欢汉服,体验妆造;男孩们点赞兵马俑和古城墙。
  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外国游客心中,中国多姿多彩、令人着迷。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
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新华社南昌8月25日电(记者熊丰)为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忠诚教育,传承人民公安革命传统,激励全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公安力量,8月25日,“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瑞金举行,来自中宣部、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公安英模代表、媒体代表共13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观看了《人民公安的历程》视频片,公安英模代表、媒体记者代表等分别发言。启动仪式后,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相关革命旧址、纪念馆,重温人民公安诞生于红色革命根据地、脱胎于人民军队,在党领导军队开展革命斗争和人民政权建设过程中的光辉历史。
  据了解,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公安部将通过召开公安机关学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座谈会,开展一线宣传报道活动,组织全国“公安楷模”选树宣传,策划制作中国人民警察节特别节目、人民公安史主题系列微短剧,推出系列专题片等,持续开展公安忠诚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广大公安民警接续奋斗、顽强拼搏的牺牲奉献精神,展示公安机关守正创新、忠诚担当取得的显著成效,引导激励全警以新形象新担当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将聚焦政治忠诚,突出为民服务,联动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公安队伍的新担当新作为。
  公安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公安机关将切实把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所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昂扬斗志,转化为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努力以党和人民满意的新形象新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瑶族绝技成为
乡村旅游新名片   ◥8月24日,表演者在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古占屯为游客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泥鼓舞。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腹地,这里有5个瑶族支系,瑶族风情浓郁,素有“世界瑶都”的美誉。当地瑶族民间“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祖祖辈辈传承,颇具神秘色彩。这份行走在刀锋火海中的惊艳,近年来转化成了文旅表演节目,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赏探秘,成为地方旅游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尹栋逊 摄
每件最高补2000元!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N”类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记者谢希瑶)记者25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等四部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自主确定补贴“8+N”类家电品种,每件最高补贴2000元。
  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使用中央与地方资金,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通知提出,各地自主确定上述8类家电的具体品种。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居民消费习惯、消费市场实际情况、产业特点等,对其他家电品种予以补贴并明确相关补贴标准。
  根据通知,各地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政策答疑,并开通投诉举报监督渠道,依托本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建立咨询服务专线。
国务院食安办通报对媒体反映的
“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四地开展联合调查,追查涉事产品流向,核查涉事责任人员及责任单位的违法行为,分析问题原因,理清各方责任。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从各地清查情况看,截至目前,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
  联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后认定,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违法事实
  涉事罐车冀E5476W相关违法违规事实。5月22日11时,司机要某某驾驶涉事罐车从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装载煤制油(煤基费托合成粗液体蜡2#),5月23日16时到达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华力油脂有限公司,卸载全部货品。5月23日21时到达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休息,5月24日16时从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装载食用植物油,5月24日21时到达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休息,5月25日21时到达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休息,5月26日17时到达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休息,5月27日7时到达陕西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卸载油品35.91吨。经查,7月3日,涉事车辆(登记在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名下)的实际车主高某群为掩盖问题,指使其三哥高某修伙同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某,找到河北石家庄民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某开具5月23日罐车清洗虚假票据(500元)。
  涉事罐车冀E6365Z相关违法违规事实。5月16日17时,司机张某某驾驶涉事罐车从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装载煤制油(煤基费托合成粗液体蜡1#),5月18日16时到达河北省秦皇岛衡杉科技有限公司,卸载全部货品。5月19日19时到达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等待配货,5月20日19时到达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等待装车,5月21日11时从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装载食用植物油,5月22日12时到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百胜隆粮油有限公司,卸载油品31.86吨。司机张某某称5月20日已做清罐处理,经公安机关现场核查,当时涉事罐车轨迹所在地周边没有符合专业要求的洗车店和移动清洗车。
  流向追查
  涉事罐车冀E5476W所运35.91吨油品,用于饲料加工11吨,其余24.91吨未售出,已全部封存。涉事罐车冀E6365Z所运31.86吨油品,已封存2.48吨;剩余29.38吨被分装销售,其中5月22日分装8.5升规格580桶4.5吨、17升规格180桶2.79吨,5月28日分装8.5升规格280桶2.17吨、17升规格310桶4.81吨,6月10日分装8.5升规格490桶3.8吨、17升规格729桶11.31吨,总计8.5升规格1350桶10.47吨、17升规格1219桶18.91吨。已销售但未被使用的7.78吨已全部追回并封存,已被使用的21.6吨流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未流向其他地区。
  责任认定
  我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生产卫生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明确规定,要求“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器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运输食品应使用专用运输工具;食品运输工具不得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防止食品污染”“运输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的车、船等运输工具、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但一些企业和个人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性质极其恶劣,是典型的行为违法犯罪。
  联合调查组认定,运输企业负有管理责任,依据《食品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给予行政处罚;车主负有主要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司机负有直接责任,应以行为犯论处,依据《刑法》有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购买企业作为委托运输方负有相应责任,应依据《食品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生产企业通过销售合同约定将运输和交付环节责任全部由买方承担,违反《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规定,应给予行政处罚。
  涉事地区人民政府责成相关行政部门,对河北邢台卓然联合运输车队法定代表人倪某某、河北邢台皓源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澹台某某、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某,罐车冀E5476W实际车主高某群、罐车冀E6365Z实际车主刘某某等5人依法查处,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对涉事司机要某某、张某某,依法刑事立案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参与开具罐车清洗虚假票据的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某、河北石家庄民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某某、罐车冀E5476W实际车主的三哥高某修等3人,依法处以10日拘留的行政处罚。
  依法对涉事7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对河北邢台卓然联合运输车队,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68万元;对河北邢台皓源物流有限公司,依法收缴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处罚没款合计约151万元;对河北邢台金谷仓物流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没款合计约192万元;对陕西勉县新力油脂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30万元;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百胜隆粮油有限公司,依法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约26万元;对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86万元;对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精炼植物油有限公司依法处罚款约251万元。
  涉事地区河北邢台是问题罐车所在地,对罐车运输失管失察,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负有领导责任,相关监管部门人员负有责任,由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对调查过程中地方发现的公职人员可能存在的失职渎职不作为问题,由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
  下一步国务院食安办按照全面清查、举一反三、打建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食用植物油运输专车专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全链条管理,健全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欢迎来自媒体记者、人民群众等各种方式的社会监督。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组织第27次建制单位轮换   新华社香港8月25日电(记者孟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8月25日组织了进驻香港以来第27次建制单位轮换行动。
  据介绍,此次轮换出港的官兵圆满完成了以履行防务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他们在离港之际通过驻军新闻发言办公室,感谢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他们在港工作期间的关心与支持。
  轮换进港官兵进驻前进行了扎实训练和认真学习,具备了履行香港防务的能力素质。他们表示,将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驻军法,不断提高履行使命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行稳致远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本次建制单位轮换行动,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驻军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第六届“粤来粤有趣”收官
逾千青年创拍两岸梦想终决三甲   新华社深圳8月24日电(王丰 李婉晴)历时三个月的第六届“粤来粤有趣”——两岸青年创意短片大赛23日晚在深圳举行总决赛颁奖典礼。来自海峡两岸20支青年队伍的作品,在颁奖典礼现场接受专业评审团与现场观众共同评选,最终决出6个奖项。来自台湾赛区的“阿尔特”队与来自广东赛区的“仰卧起坐”队分获竖屏组及横屏组金奖。
  自今年3月起,大赛分别在广东、台湾启动,两岸共征集到超过200个青年团队以“创”这一主题制作短片,覆盖80多所高校,并海选出20支优秀队伍入围总决赛。入围的60名选手于8月21日至22日围绕创造、时光、梦想、玩艺、承诺五大指定主题,在深圳“决战”48小时。
  “梦想很大,每一步都从脚下开始。”影片中话音未落,现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台湾赛区队伍“阿尔特”获奖作品《足迹》让大众评审们深受感动。“我们影片中的人物都是在深圳的街头巷尾捕捉的真实个体,全片采用了仰拍的角度,表现梦想‘从脚下出发’的主题。”成员潘柏谕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深圳,这次参赛也是他们追梦的过程。“我觉得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我认识了很多大陆的朋友。”
  来自广东赛区的“仰卧起坐”队则走入华强北商铺、猪脚饭店面、摄影创业工作室……让深圳辛勤的追梦者构建出“梦想”的形状。“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热心的出租车司机和外卖小哥。他们虽然在深圳打拼的年份不同,但都很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故事。”一名成员说,在比赛之外还收获了与台湾青年的友谊,从台湾选手处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创意的运镜等拍摄技巧,还相互交流了两岸有趣的文化,大开眼界。
  “大陆年轻人作品风格偏写实、凸显主题、情感充沛,台湾年轻人风格偏写意、注重个性、自由发挥,竞赛中有共性又有互补。”评审委员会联席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点评说,今年各队伍作品极具特色,竞争激烈,让评审团经历了艰难的抉择。“两岸年轻人一起看湾区,发现深圳和台北很多地方相似,‘来了就是深圳人‘变成真切感受。”
  评审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张书玮认为,48小时挑战赛的赛制让两岸选手们迸发出无限创意与能量,作品让评委们感到惊喜。“比赛进行到第六届,我们发现作品的多元性越来越强了。”
  除了激动人心的“现场打分决胜”外,颁奖典礼还通过在线直播、在线网络投票的方式,吸引两岸青年“围观”互动。
  “粤来粤有趣”——两岸青年创意短片大赛自2018年开办以来已举办六届,收获了两岸青年高度关注,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大赛平均吸引超80所高校、超100个影视专业社团和个人参加。优秀比赛作品在境内外新媒体平台集中展示,覆盖超过3000万受众。在比赛过程中,两岸青年不仅创作了优秀的作品,还交到了新的朋友。
“电报”创始人在法被捕影响几何   □新华社记者
  据法国媒体24日报道,社交媒体“电报”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帕维尔·杜罗夫当晚在巴黎近郊的布尔歇机场被捕。法国为何逮捕杜罗夫?杜罗夫被捕对“电报”有何影响?俄方作何解读?
  法方的指控是什么
  据多家法国媒体报道,杜罗夫是在乘私人飞机从阿塞拜疆抵达法国时被捕的,将于25日出庭。不过,法国官方就杜罗夫被捕一事至今保持缄默。有法国记者认为,如被定罪,杜罗夫或将面临最高20年监禁。
  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调查“电报”平台上涉及诈骗、贩毒、有组织犯罪、儿童色情、宣扬恐怖主义等不法行为。杜罗夫被指没有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这些罪行。作为法国多个犯罪调查部门的协调方,法国内政部下属“未成年人办公室”对杜罗夫发出了通缉令,但此前并未对外公布。
  “未成年人办公室”于2023年8月正式成立,旨在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法国媒体称,杜罗夫本人知道已被法国通缉,但他还决定前往巴黎,让调查人员感到吃惊。
  法国《世界报》去年6月曾报道说,杜罗夫拥有法国国籍,在阿联酋迪拜定居,经常前往法国。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估杜罗夫身家超过150亿美元。
  对“电报”有何影响
  “电报”由杜罗夫和他的兄弟尼古拉于201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创建,如今总部位于迪拜。该平台目前约有9亿活跃用户,是俄语地区使用的最主要社交媒体平台之一,也是乌克兰危机中俄乌双方重要的发声平台。
  “电报”支持用户交换加密消息、照片、视频等文件。“电报”设有“秘密”聊天模式,在该模式下服务器不会解密对话内容,并支持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删除聊天记录。
  杜罗夫今年4月在接受一名美国记者采访时称,“电报”引起美国情报部门关注,后者曾向他了解该平台的情况,还试图秘密招募“电报”技术人员,目的可能是访问平台数据库。
  对于杜罗夫被捕对“电报”的影响,俄罗斯社交网络和通信软件专业用户协会负责人弗拉基米尔·齐科夫接受今日俄罗斯通讯社采访时认为,即使没有杜罗夫,“电报”仍将继续运营。而莫斯科市杜马(议会)议员安德烈·梅德韦杰夫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西方情报部门的任务是控制或者取缔“电报”。杜罗夫被捕后“电报”会运营多久,现在难以判断。此事将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领域产生影响。
  法国《世界报》网站撰文分析,杜罗夫一直深度参与“电报”日常管理,他被捕预计将对“电报”产生严重后果。“电报”由一个百余人的团队运维,据信常年亏损,需要依靠杜罗夫的个人资金维持。当前“电报”正在推进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业务,试图借此扭亏为盈。杜罗夫被捕后,与“电报”密切相关的加密货币Toncoin币值下跌了约20%。
  俄方作何解读
  截至目前,“电报”方面尚未对此事置评。
  美国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的拥有者埃隆·马斯克发文说:“这是2030年的欧洲,你可能因为喜欢一个表情包被处决。”马斯克呼吁释放杜罗夫。
  俄罗斯方面表示,已要求法方解释逮捕杜罗夫的原因,但法方以杜罗夫拥有法国国籍为由拒绝沟通。一些俄方人士认为,法方逮捕杜罗夫有政治动机,可能是获取“电报”用户信息的一种手段。
  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尤里·阿福宁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杜罗夫在法被捕表明,西方精英希望将“电报”变成一个可控的工具,就像“优兔”和“脸书”一样。
  俄罗斯军事观察员弗拉德·什莱普琴科猜测,逮捕杜罗夫,是西方“为了夺取具有战略意义的通信系统的控制权”,这是对俄军事安全的直接威胁。
  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电报”上发文说,杜罗夫认为他最大的问题在俄罗斯,于是他离开了,想成为一个“全球公民”,但他失算了。“对我们共同的敌人来说,他仍然是俄罗斯人。”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黎真主党对以
发动大规模袭击 以进入48小时紧急状态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5日电(记者王卓伦 陈君清)黎巴嫩真主党25日宣布,为报复以色列暗杀该组织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当天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袭击。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同日宣布,以全境进入48小时紧急状态。
  新华社记者手机安装的预警系统显示,以色列北部城镇谢莫纳、阿卡等地及其占领的戈兰高地25日清晨密集拉响防空警报。
  以色列急救组织“红色大卫盾”说,阿卡有一人被火箭弹弹片击中后受伤,已被送往医院。
  报复行动发生约一个半小时后,黎巴嫩真主党发表声明说,针对以色列的第一阶段打击“胜利结束”,他们向以色列发射了至少320枚火箭弹。
  以色列本土守备司令部发布对特拉维夫及以北地区的平民防御指南。位于特拉维夫附近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部分航班一度取消。
  当日早些时候,以军发表声明说,以军事先侦察到黎巴嫩真主党将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袭击,随即对黎巴嫩境内目标进行了先发制人的打击,以“消除威胁”。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周年 民众要求政府停止加害行为   □新华社记者胡晓格 杨智翔
  8月24日是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周年。这一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全事故频发,引发国内外广泛担忧和质疑。当日傍晚,不少日本民众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要求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停止核污染水排海,批评日本政府将国内海产品遭受“风评被害”(即声誉受影响)的责任转嫁给他国。
  抗议集会由日本民间组织发起。在抗议活动现场,民众手持横幅和旗帜,上面写着“不要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废除核武器”“不要向大海里扔垃圾”等标语,并齐声高呼“不要核垃圾”“不能成为核灾难的加害者”“守护未来”等口号,要求政府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危害行为。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强烈反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据报道,截至目前,日本已进行了8次核污染水排放,一年来总排放量达到约6.3万吨。
  这一年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被核污染水溅射到数吨核污染水泄漏,从多次发生停电事故到不久前核燃料残渣首次尝试取出因人为失误取消……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充分暴露东电公司管理混乱和日本政府监督不力。抗议集会发起组织负责人井上年弘表示,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只会加剧民众的不信任感,应该停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
  “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我就没有家了。”来自福岛县的抗议者坂口美日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受害者,家中房屋因受到辐射而被拆除,从此失去了家园。她说,福岛县的很多渔民至今仍处于不安和忧虑之中,政府在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的情况下就强制排放核污染水,遭到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
  去年10月,东电公司开始向因核污染水排放遭受损失的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从业者发放赔偿金。截至今年7月,东电公司共收到约550份赔偿申请,但最终同意赔偿的只有180份。很多行业从业者因无法证明其经济损失与核污染水排海有关而不能获取赔偿,因此苦不堪言。
  坂口美日说,日本政府对渔业和水产加工业从业者的赔偿进展缓慢,却转头大肆宣扬“风评被害”,强调其他国家采取的限制措施导致日本海产品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坏,这完全把矛头指错了方向,是在偷换概念。她表示,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才是核污染水排放的加害者,日本渔民和中国等周边国家才是受害者,日本政府一直擅长诡辩,已经失去了民众的信任。
  (新华社东京8月25日电)  
美航天局决定
让滞留空间站宇航员
明年改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新华社洛杉矶8月24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24日宣布,决定让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明年2月改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返回地球,而搭载他们前往太空的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预计今年9月初不载人返回地球。
  美航天局表示,“星际客机”不载人返回能让美航天局和波音公司在其返回过程中继续收集相关测试数据,同时不让宇航员“承担超过不必要范围的风险”。
  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今年6月5日搭乘首次载人试飞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发射升空,于次日飞抵国际空间站。飞船原定6月14日脱离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但由于出现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两名宇航员至今已滞留国际空间站两个多月。
备战积极 保障有力 ——探访巴黎残奥村中国体育代表团驻地   □新华社记者郑直 肖亚卓
  位于小巴黎北部近郊的巴黎残奥村在残奥会期间将接待约9000人。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日前分两批抵达巴黎并在此入住,记者在残奥村开放日探访了中国体育代表团驻地。据介绍,保障与备战工作均在有序进行。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516人,其中运动员284人,教练员、工作人员、竞赛辅助人员232人,居住在残奥村5号与6号大楼。两栋楼的外立面上,挂满醒目的五星红旗,以及用中法英三种文字写就的“加油!中国”的横幅。
  二楼的一所两居室是残奥羽毛球队林乃利、杨健远与教练的住处。走进其中的一间卧室,两张单人床呈对角摆放,上面覆盖着带有巴黎残奥会标识的床上用品。屋内采光明亮,推开玻璃门,可直接进入大楼内部的花园。两个卧室中间的客厅摆放着沙发、风扇与假肢等物品,洗手间则配备了无障碍设施。
  “我们是21号到村子里的,这边基本的健身房、餐厅和便利店都有,河边的环境也不错。”林乃利说,“现在在适应场地,平时在这边会练一些体能、力量,逛一逛村子,了解一下。”
  走出大楼,转过街角,一楼悬挂着两枚大中国结的地方,便是代表团团部所在地。墙上贴着“团结拼搏、争创佳绩”八个大字。团部内部是不同功能的分区,如会议室、医疗室等。医疗室内,正有运动员在接受治疗。
  “因为是在境外参赛,我们这次携带了便携式超声设备,还有电针治疗仪等。可以给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常规治疗,帮助运动员在赛前缓解炎症,保持竞技状态。”团部医疗官徐敏介绍,团部医疗组与各队队医是由骨科、康复科、内分泌科以及眼科医生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相关单位提供了支持,丰富了团队的人员构成。
  本次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将参加19个大项的比赛。据团部竞赛组工作人员张承林介绍,除了目前还未入住残奥村的皮划艇队,18支队伍比赛的服装器材已经通过国际残奥委会审定,各队正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目前一切参赛准备工作就绪,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团部综合组的工作内容包括代表团综合运行的各类保障,综合组负责人马历涛介绍,18日,综合组就派了先遣团抵达赛区驻地,为大队人马到来做前期准备;此外还建立了代表团的日常运行机制,做好前后方衔接工作、反兴奋剂相关工作等。
  巴黎残奥会将于8月28日至9月8日进行,其中28日将举行开幕式。马历涛表示,目前正为开幕式做前期准备,制定入场方案;调配有赛程的运动员休息好,没有赛程的运动员尽量都去参加开幕式,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人生体验”。
  (新华社巴黎8月25日电)
全国青少年壁球锦标赛在沪完赛   新华社上海8月25日电(记者许东远)为期三天的2024年全国青少年壁球锦标赛25日在上海体育大学壁球馆完赛,本次赛事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青少年参与竞技。
  据介绍,本次赛事共设男、女19岁以下组,男、女17岁以下组,男、女15岁以下组,男、女13岁以下组以及男、女11岁以下组共10个组别,为青少年选手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切磋的平台。不同组别的设定依据2023年全国青少年壁球锦标赛、2023年全国壁球公开赛青少年组、2024年全国壁球公开赛青少年组等重要赛事成绩进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与竞技性。
  “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击球的方式变化多端,我们在打球的时候有很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U19女单冠军刘子仪表示,“看到有越来越多比我年纪小的青少年开始打壁球,非常开心。”
  壁球已成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比赛项目。“近期的一些青少年赛事,低年龄组的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高年龄组,壁球项目正不断被更多人所了解。”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壁球部部长王鼎表示,赛事不仅是青少年选手交流球技、提高水平的平台,也是发掘有潜力的未来之星的沃土。希望通过赛事,有更多优秀青少年涌现出来,为壁球项目提供更强大的后备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青少年壁球运动的发展,为壁球运动注入新的活力。
游泳——全国夏季锦标赛:
孙杨获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   ▲8月25日,孙杨在比赛中。
  当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4年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浙江寿仙谷队选手孙杨以3分49秒58的成绩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杜宇 摄
中国队夺得2024年U17女排世锦赛冠军   新华社利马8月24日电(记者郝云甫 王钟毅)2024年首届U17女排世锦赛24日在秘鲁首都利马落下帷幕,中国队在决赛中3:0战胜日本队,以7战全胜、仅丢1局的战绩登顶。
  本次比赛共有16支队伍参加,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三战三捷获得头名。在淘汰赛中,中国队先后战胜了克罗地亚队、墨西哥队和中国台北队。
  决赛首局,中国队很快进入状态,在进攻中屡屡突破对手的防线,以25:19先下一城。第二局开局阶段战况较为胶着,后来中国队逐渐控制场上节奏,以发球和拦网带动进攻,各个技术环节都较好地抑制住日本队的发挥,以25:22再赢一局。第三局,日本队背水一战展开反扑,中国队沉稳应战,没给对方留下翻盘的机会,以25:18取胜,从而以3:0的大比分获得冠军。
  本届比赛,中国队有三人入选赛事最佳阵容,接应杨舒茗发挥出色,荣膺赛事最佳球员。
  在第三名争夺战中,意大利队以3:1战胜中国台北队,夺得季军。
公 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现将我局拟批桂林市豪创气体有限公司委托广西北投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桂林市豪创气体有限公司工业气体搬迁项目》方案予以公示(具体内容及图纸详见桂林市自然资源局网站、项目现场、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公示栏)。
  该项目位于象山区四合村,具体内容详见公示图纸。
  申请人及利害关系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将意见(署真实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于公示期内送达桂磨路创意产业园创意大厦桂林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一楼接待大厅(联系电话:3676172),申请人及利害关系人依法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公示期限:自公示刊登日起,至顺延满7个工作日止。
  公示网址:zrzyj.guilin.gov.cn
  咨询电话:0773-8983740
                  桂林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分局
                     2024年8月26日
桂林黑茶制作技艺: 一叶成一业
茶香飘万家   □本报记者 蒋璇

  图①:桂林黑茶(漓江乳雪)系列茶品。
               记者蒋璇 摄  
  图②:茶农们正进行揉捻。(灵川县文化馆供图) 
  图③:李宗俭带着学生和农户进行晒青。
  (灵川县文化馆供图) 
  图④:李宗俭正在查看熏制进度。
  (灵川县文化馆供图) 
  图⑤:发酵车间内,李宗俭正在查看茶叶的发酵情况。
               记者蒋璇 摄  
非遗名片
  项目名称:桂林黑茶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内容:明末清初,黑茶制作技艺从湖南传入桂林,至今约有400年历史。桂林黑茶原材料选自桂北高寒山区野生乔木古树的春天鲜嫩芽叶,初制工艺包括采摘、晾青、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熏制、复火干燥。其中,熏制工序遵循古法,采用松柴明火烘干,使茶叶成品有独特的松烟味道,并具有祛湿寒的功效。
  项目级别:2020年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兼具实用和美感的存在。
  好山好水出好茶。桂林独特的气候环境、靓丽的山水风光,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南宋范成大所著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桂州蛮茶出修仁,大治头风。”
  桂林黑茶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明代中期,黑茶制作技艺基本成熟,并向西南茶区传播。桂林北部山区老百姓利用当地土茶品种制成黑毛茶,经过蒸软后,放到白色棉布里,紧扭结实,用石模压制成茶饼,重约几斤、几十斤不等,灵川县西北部山区的茶农还会将茶叶驮运到潭下镇老街集市交易,销往桂林、湖南、梧州及广东等地,供人们夏天消暑解腻,调理肠胃。至明代时,桂林黑茶已成为皇室贡茶。小小一片黑茶叶,凝结着桂林人的智慧和匠心,在百年岁月跌宕中历久弥新,香味悠长。
  如今,在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桂林黑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宗俭的努力下,通过工艺创新、品牌创新和渠道创新,桂林黑茶开始成为消费者的“热搜款”,也成为桂林“新特产”。
  桂林黑茶:时间发酵的味道
  16日下午,潭下镇老街村,黑茶文化博物馆,身着新中式服饰的李宗俭正在茶室里悠然地泡着茶。记者看到,他手中经过加工后的茶叶色泽黑褐油润,茶汤橙黄明亮,品尝起来茶味浓厚爽滑,生津回甘,有一股淡淡的松烟味。
  李宗俭出生于制茶世家,从小在外婆和母亲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对制茶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1993年,他从安徽农业大学制茶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茶厂任职,并在24岁时升为厂长。从那时起,他便一直埋头于制茶工艺。后来,由于全国茶厂发展都不景气,加上改制的影响,在企业给予充分自主权的情况下,他选择下海经商,也成为56个大学同学中为数不多坚持做茶叶生意的几人之一。
  李宗俭告诉记者,明代桂州置立靖江王府,治理桂林。茶叶是当地少数民族特产,每年谷雨前后,桂林山区老百姓大多会上山采摘野生茶。作为明朝皇室,亲王每每回京,便令当地制茶名手把茶叶压制成砖,取名“王府金砖”,进贡紫禁城。
  “桂林黑茶的选材为桂北高寒山区野生乔木古树的春天鲜嫩芽叶,经采摘、晾青、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复揉、熏制、复火干燥等工序后制成毛茶,初制工艺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得有技巧。”作为有着30多年经验的制茶人,李宗俭对一芽一叶牵挂在心。新茶萌发、抚摸鲜叶的质感、品闻揉捻发酵的味道……温度、手感、形状、味道,是李宗俭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他介绍,杀青时,火候要掌握好。揉捻时,以整形为主,力度要轻,时间不宜过长;揉捻要是没做好,揉细了,茶叶外形不好看;揉不到位的话,又影响茶叶的发酵。水分降至六七成干时,用松柴明火烘焙。
  由于民间制茶工艺较粗糙,一般情况下,老百姓多喜欢将野生茶制成黑毛茶储存,用于打油茶混饮。但这样的饮用方式局限性较大,不易推开市场。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茶叶,茶汤的鲜度、浓度、亮度,都是评判茶叶的标准,这就需要制茶师看茶做茶,凭借眼观、鼻闻和手感来把握。”李宗俭说,“做茶如做人,要恰到好处,尽心尽力。”
  据了解,桂林黑茶的成分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单宁、咖啡碱、茶色素、单糖、蛋白质、有机酸、脂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元素,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养胃消食、祛寒除湿的效能。
  守正创新:留住非遗茶香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项古老的制作技艺,这些年来,李宗俭潜心研学黑茶制作传统技艺,同时,研发出桂林黑茶的精加工技艺。
  2004年,受云南野生古树普洱制茶理念的启发,李宗俭凭借对专业的钻研热情,深入考察了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著名的黑茶加工厂。2005年,他在桂林本地寻找到了合适的茶源,创建了老街茶厂。
  李宗俭表示,在研究普洱茶的过程中,他发现桂林黑茶在色泽和口感上也有类似的味道。不仅如此,他还观察到,普洱茶的兴起也经历过从混饮到清饮的过程,这也正是桂林黑茶应该有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好产品需要好品牌,让更多人喜欢,才能够有长远的发展,技艺才能发扬光大。”李宗俭说,当时决定回到家乡潭下镇老街村,研究、传承和改进家乡古老的黑茶制作技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替桂林拥有茶叶好资源得不到利用感到惋惜。
  根据他的走访调查,桂林每年至少有200万斤的茶叶产量,但却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本着“扭转”市场上流传的桂林本地没有好茶的说法,他开始尝试做出一些改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研究,李宗俭的制茶之路取得喜人成果。2010年,李宗俭将他改进制作技艺研制的桂林黑茶命名为“漓江乳雪”。2013年3月,该品牌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其产品于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北京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尤其是在2014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由他制作的千年古茶树40克极品桂林黑茶拍出了3.5万元的高价,轰动展会,也让他对桂林黑茶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李宗俭介绍,改进后的制作技艺在继承传统黑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千两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还对茶叶发酵工艺进行了创新,他如今遵循的茶制作工艺流程多达二十道,初制结束后,再经过分级、精选、冷发酵、拼配、蒸压、阴干、日润夜露、复干、冷发酵、包装、陈化、入库等数十道精制工艺,方能制成成品黑茶。
  “其中,日润夜露发酵工艺是我的创新技艺,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利用白天太阳热能为茶叶增温保温,通过茶叶自然吸附夜间露水而增加含水量,借助自然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李宗俭说,在整个过程中,需持续30天的发酵时间,之后进仓自然陈化,通过长达三年以上的自然陈化,才能形成独特的品质。
  桂林黑茶打出品牌以后,许多人对桂林黑茶的制作工艺和桂林黑茶充满好奇。为了能更好地集中展示桂林传统黑茶制作工艺和创新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对桂林黑茶文化发展进行一个梳理,2015年开始,李宗俭多方筹资300万元,在潭下镇老街村建造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桂林黑茶文化博物馆,这栋五层楼高的博物馆建筑呈徽派特色。走进博物馆内,有品茗室、鉴茶间、琴房等多个交流培训和展示场所。
  目前,李宗俭不定期开办制茶培训班,已有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参加了培训,他表示,未来博物馆将打造成一个桂林黑茶文化交流、研究、品鉴、培训的基地。
  “桂林黑茶制作技艺后继有人,非遗也不是一潭静水。”李宗俭说,当下虽在刻苦“钻营”这项技艺,但不过是经营的“营”,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但技艺的传承,首先要坚持根本守正的传承底线,这样才能把优秀的文化不断传承。“传承还不够,还要发扬光大,所以在技能传承的基础上要创新。创新是在完善技艺中的不足和缺陷,也要实现生产性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一叶一业”惠一方
  在李宗俭眼里,桂林黑茶不仅仅是养生好茶,还是能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只有让更多人参与茶产业,才能带动更多乡亲把茶叶推广出去。
  “经过新工艺制作的桂林黑茶价格已经持续走高,且相对稳定,封存年限越长,茶叶的价格越可观。”李宗俭说,随着技术成熟,他还开发了其他20多个系列产品,获得业内的一致好评。
  看到桂林黑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李宗俭深感愉悦。黑茶暖胃,制茶暖心。“制茶人就像手中的茶一样,凝聚芬芳,传递甘甜。”李宗俭说,现在,他的茶厂每年都要加工10吨左右的茶叶,每年对野生茶的需求量相当大。
  李宗俭认为,此前当地人不重视黑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制茶工艺粗放,茶叶品质不能满足高端茶饮标准,限制了茶叶销售,让茶叶变得“不值钱”。
  自2019年开始,他跑遍了灵川县公平乡、三街镇和九屋镇,龙胜、兴安、资源和恭城等地,多次对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开展培训,一家一户地指导茶农采茶、制茶,将一套标准的工艺教授给老百姓,并采取“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与200多个茶农建立了购销合作关系。“这样一来,不仅能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而且有利于未来桂林黑茶更大的发展。”
  李宗俭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桂林黑茶在市场的口碑不断提高,让更多乡亲通过学习桂林黑茶制作技艺走上致富路。下一步,他打算在周边打造一个茶产业园,更为直观和全面地展示黑茶加工工艺。“那个时候也许会有十个、一百个新品牌诞生。”
  东方之饮,惊艳世界。桂林黑茶,香飘万里。人行草木间,即为茶。在自然中感知天地,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桂林黑茶产业发展必将精彩继续。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