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无水天然染色技术 桂林溢达引领纺织业绿色革命
桂林日报
2024年04月22日
□本报记者 唐健扬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曾殷切叮嘱,桂林山水甲天下,天生丽质,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
一家纺织企业在一座山水旅游城市生存下来,环境保护是需要首先解决的大问题。如何在不污染漓江水的前提下,解决生产用水及污水问题?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纺织龙头企业,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溢达”)交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答卷。
众所周知,传统纺织服装业在染色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并因使用染料和助剂而产生化学废料,给环境造成影响。相关数据显示,纺织业废水是我国第三大工业废水来源,仅次于造纸业和化工业。以衬衫为例,从一朵棉花到顾客手中的一件成衣,生产每吨棉织物需要用水约150吨,如何减少水的使用及污染,成为困扰全球纺织行业的最大难题。
“溢达历时十年研发的无水染色技术通过科技部验收认可,这也是溢达第一次承担科技部重点项目。”桂林溢达总经理张炜表示,“无水染色”具体而言就是以有机溶剂来代替水作为介质进行染色,这意味着无需再对纱线进行前处理和染色后处理,与水介质染色相比,无水染色技术实现了染色过程零用水、零用盐、零排放,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能帮助整个纺织行业摘掉“排污大户”的黑帽。
除了无水染色技术,桂林溢达在天然染料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与工业染料相比,天然染料均源于自然,染色过程用水量较少,与环境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循环再生,对人体健康无害且亲肤,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点。
如何以工业化的模式来复制民间传统的染色技艺,并达到稳定的产品质量?这是当前天然染料技术产业化面临的最大困难。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往往不愿冒着巨大风险,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因为上述问题不能解决,就意味着产品无法推向市场,前期投入和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
“为减少纺织服装业对环境的影响,早在2005年,溢达集团就开始了对天然染料及染色技术的研发,并先后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天然染色产业化的研究。”张炜表示,在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试验了上百种染色方法,经过了数十次的产业化试验,攻克了一个个难点。如今溢达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染料染色技术,成为国内第一家将天然染料染色产品规模化推向市场的企业。
此外,为了采撷到更靠谱的天然染料,桂林溢达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合作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天然染料植物专类园和天然染色研发中心。占地53000平方米的植物园内,种植着蓼蓝、板蓝、欧洲菘蓝、红葱等上百种潜在的天然染料植物,助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天然染色科研成果产业化。
目前,溢达集团在天然染色方面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同时,制定了国内首个“天然植物靛蓝染色棉织品”企业标准,填补了纺织服装行业在靛蓝标准方面的空白。2023年,桂林溢达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