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视 觉

05版:县区新闻

06版:聚焦全国两会

07版:时 事

08版:桂林人

前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3月11日

凝聚智慧力量 共谱奋进新篇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广集众智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深入委员小组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与委员们共商国是。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大会议程紧凑、务实高效,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了广大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精神,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下转第六版)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汪洋发表讲话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奋发进取,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由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闭幕会开始。汪洋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157人,实到1969人,符合规定人数。
  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
  汪洋在讲话中说,这次会议广泛汇聚正能量,开出满满精气神,是一次高举旗帜、民主团结、求真务实、简约高效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会和闭幕会,深入界别小组听取意见,与委员共商国是。全体委员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文件,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深入协商议政。委员们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要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年重大政治任务,在思想引领上求实效、在协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务大局上有作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贡献政协力量。
  汪洋强调,今年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在本届政协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个政治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强调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必须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四年来,我们认真践行这些工作原则和理念,增强了政治能力、为民情怀和协商本领。在新征程上,践行这些原则和理念必须一以贯之、做得更好。要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要坚持履职为民,深入实际察民情,献计出力解民忧,春风化雨聚民心,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集中人民智慧,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议政建言,把委员作业写在中华大地上、写到界别群众的认可里。要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健全协商制度、培育协商文化,注意总结新鲜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真正做到遇到问题多协商、双向互动会协商、坦诚相见真协商、充分交流深协商。
  汪洋强调,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举理想信念之旗,高扬团结奋斗之帆,笃行不怠勤履职,再接再厉续华章,交上一份五年期的合格答卷,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出席闭幕会的领导同志还有:丁薛祥、王晨、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尤权、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周强、张军等。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闭幕会。外国驻华使节等应邀参加闭幕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
市委市政府召开有关文化项目建设工作专题会
推动文化精品走进群众走进生活
加快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
周家斌主持并讲话 李楚讲话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3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有关文化项目建设工作专题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自治区“四大定位”,研究推进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广西巡抚署旧址、汽车展示馆、宋王城历史文化街区等文化项目建设,坚持“开起门来办文化”,进一步推动桂林文化精品走进群众走进生活,加快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市委书记周家斌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李楚讲话。
  会上,市文广旅局、市交通局、叠彩区分别就有关文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广西巡抚署旧址、汽车展示馆、宋王城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进行交流发言。周家斌、李楚认真听取发言,要求有关方面对意见建议逐条梳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在具体工作中抓好落实。
  会议指出,桂林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桂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明确提出“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强规划引领,注重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坚持“开起门来办文化”,推动桂林文化精品走进群众走进生活,充分凸显文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加快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
  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开展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项目选址工作,丰富展陈内容,高标准高质量进行规划设计,突出使用文物实物,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展陈方式要具有时代气息,彰显桂林历史和地方特色。要深入挖掘宋朝古建筑文化,打造具有宋朝建筑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培育夜游、休闲、演艺、小剧场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和夜间经济。创新工作方法方式,扩大项目融资渠道,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组建成立项目指挥机构,强化部门协调,制订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推动项目建设。
  市领导钟洪、杨雁雁、丁东弟、蒋春华、王昕,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周家斌会见广西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戴毅   本报讯(记者周绍瑜)3月10日,市委书记周家斌在市会议中心会见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毅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产业项目合作进行交流。
  周家斌对广西现代物流集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桂林发展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桂林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全力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驶入快车道,加快“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城市更新改造、生态保护提升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希望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合作,加快推动桂林时尚产业发展,努力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中实现互惠共赢。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在桂林的发展,倾力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精准的服务保障,加快推动桂林汽车产业园项目工作,打造集观光旅游、消费体验于一体的时尚汽车产业园区,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助力添彩。
  戴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重要历史使命,为桂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桂林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集团将紧紧围绕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继续加大在桂林的项目投资和产业布局力度,全力推动桂林汽车产业园、桂林五象汽车生活广场、桂林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桂北冷链物流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市领导丁东弟、蒋春华,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总经理刘鑫、副总经理潘雪红、杨亦龙参加会见。
高铁园9.63亿元加快打造园区核心路网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记者从高铁(桂林)广西园管委会获悉,总投资9.63亿元的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道路建设工程一期(以下简称“高铁园核心路网”项目)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该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可以完善园区路网,助力园区工业企业发展和桂林产业振兴,也将进一步缓解灵川县与叠彩区之间的交通拥堵问题,方便群众出行。
  “高铁园核心路网”项目包括灵川县西环路主线园区段、西环路福利路支线、八里四路西延线、西站东路、西站西路、西站路、西站路东道路、货运大道等8条道路,总长约为12.62千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给水工程、电力工程、电信工程、照明工程、燃气工程、绿化工程、土方工程等。该项目被列入2022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其中,八里四路西延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灵川县西环路主线园区段、西环路福利路支线、西站东路3条道路现正在加紧建设中。
  近日,记者来到西站东路看到:这里正在进行路基土方施工及路床换填。项目施工方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董事长鲍骏介绍,西站东路长982.58米,道路红线宽50米,项目投资为9600万元,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内完工,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填筑的40%。为严把工程质量关,公司还加强了检测工作,在建设期间,每道工序完工后都会进行自检和引入第三方机构检测,在检测合格后再实施下一道工序。
  在灵川县西环路主线园区段、西环路福利路支线,记者看到,这两条道路均已完成机动车道级配碎石铺设,目前正在进一步施工建设中。据介绍,灵川西环路主线园区段道路长3.2千米,道路红线宽50米,项目投资为1.67亿元;西环路福利路支线道路长1.8千米,道路红线宽50米,项目投资为8955万元。
  高铁(桂林)广西园管委会土地规划建设局局长邹伯恩介绍,目前,从园区下属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到装备制造园需绕行八里四路、灵川大道和八里九路,长度约5千米,由于需要穿越八里街,在上下班高峰期时交通拥堵问题十分严重。西环路福利路支线道路建成后,不仅可节约企业、市民的交通成本,也可以缓解有关路段的拥堵问题。灵川县西环路主线园区段则连接灵川县城与桂林西站,建成后将新增一条由叠彩区进入灵川县的道路,大大缓解两个县区之间的交通压力。
去年我市政府采购节约资金3.3亿元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去年,我市财政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目标,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不断规范采购当事人行为,政府采购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1年全市共完成政府采购预算64.44亿元,通过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实际采购金额为61.14亿元,节约资金3.3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采购预算11.8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10.96亿元,节约资金0.9亿元。
  为打通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零跑腿”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降低政府采购制度交易成本,市财政局大力推广“不见面”开评标,助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自去年10月1日起,全市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现“不见面”开评标的全流程电子化模式(涉密项目除外),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全流程电子化项目366个,采购预算约9.08亿元,实际采购金额8.56亿元,节约资金0.52亿元。
  我市还全面实施政府采购意向公开,不断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供应商可以在政府采购网提前了解采购信息并做好投标准备,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中标机率。市财政局还加大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力度,着重加强对意向公开、采购文件编制、信息发布、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质疑投诉等重点环节的监管,促进政府采购当事人依法规范开展采购活动。
  市财政部门还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全力支持我市重点工作。比如,采取预留份额、价格扣除、承诺制认定等举措,提高中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份额,为其纾困解难;鼓励支持国内产品主导政府采购市场,国内产品合同金额占比达99.24%;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支持乡村产业振兴,2021年,全市预留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金额728.05万元,占采购总额的11.11%,实际完成采购金额1088.21万元,预留份额完成比例为149.35%。
提质效促落实 强本领促发展
我市政府系统办公室
今年将开展能力提升行动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3月9日,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秘书科科长)会议暨“提质效促落实 强本领促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会议明确,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今年要以开展能力提升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三办”工作,以高质量“三服务”水平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要扎实开展“提质效促落实 强本领促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各单位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在落实好“规定动作”同时,创新“自选动作”;要强化成效跟踪评价,及时找准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抓好改进提升;要抓好结果运用,强化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将干部职工在此次行动中的表现作为平时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会议要求,要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在传承现有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执行发文“负面清单”、探索开会“负面清单”,并探索建立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为导向的暗访督查机制;要提升规范化水平,特别是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各项工作的流程图,把好经验、好做法变成制度安排,规范各项运行机制。
  会议强调,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要锤炼过硬作风,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要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特别讲大局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努力打造党委、政府放心和人民满意模范机关。
秀峰区:增设充电桩 从源头解决“飞线充电”问题   本报讯(记者刘倩 通讯员车志龙)“以前‘飞线充电’到处都是电线,开电单车进来好怕碰到。现在安装了智能电动车充电桩,小区环境变好了,我们居住在这里也舒服。”家住秀峰区解东社区福棠巷6号的杨阿姨开心地说。
  解东社区地处桂林市中心,老旧小区多、东西巷周边游客市民流量大,电动车充电需求量大。为解决充电难问题,社区推行以点试行、分步引导的措施,在实地考察结合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在福棠巷6号试点安装充电桩一套,充电插座20个,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需求。居民陈女士表示:“用智能充电桩比‘飞线充电’更加安全,既不用每天把插线板从楼上垂下来,也没有增加多少充电费用,感谢社区为我们解决了充电的大难题。”
  解东社区是秀峰区“飞线充电”整治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如今,秀峰区各个街道和社区都在广泛开展“飞线充电”整治,以常态化创城为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既改善了小区的环境,也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秀峰街道为解决居民“飞线充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进一步提升市容市貌,联系国有企业桂林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有场地条件的居民区搭建停车棚安装充电桩。目前已经为街道辖区安装了32处充电桩,拥有381个充电位,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日常充电需求。丽君街道篦子园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机会,对老旧小区现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充电桩4处,充电位60个;甲山街道阳江社区积极协调辖区8个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安装充电桩,满足了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有效解决了“飞线充电”问题。
  据了解,下一步,秀峰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将组织志愿者进小区、进楼栋加强宣传,在适合安装智能充电桩的居民楼安装充电桩,让更多居民安全放心地充电,从源头解决“飞线充电”问题。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广西首个机关事务标准化
实训基地在我市揭牌   本报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蔡俊华 蒙健)3月7日上午,广西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桂林市交通技校高技能人才实习基地在桂林市创业大厦接待中心挂牌成立。作为全区首个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广西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将大力推进人才培育战略实施,构建赋能型人才标准化体系,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了解,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市委、市政府搬迁至桂林新区集中办公为契机,加强与市人社局和市交通技校合作,全面开启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建设工作。由该局创建的市机关会务服务、餐饮保障、幼儿教育和物业管理等4个标准化项目于2019年被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和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确定为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并于2021年通过验收。其中《机关食堂服务规范》《机关幼儿园服务管理规范》《党政机关会议服务规范》获列为广西地方标准。该局标准化建设的软、硬件水平因此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6月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场监督总局联合确定为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单位(全国仅4家)。同年11月,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由该局在桂林建立全区首个广西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
  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该局将以广西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和桂林市交通技校高技能人才实习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市交通技校优秀的师资力量、齐备的培训内容和良好的培训场所,共同培养广西机关后勤综合型服务保障人才,为争创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基地和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导游协会举办培训师资学术交流座谈会   本报讯 日前,为打造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优秀导游人才队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关于《2022年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要点》的通知精神,市导游协会特邀广西文史学者林志捷,以《桂林山水历史文化导游思考》为题与协会师资库老师及高级导游代表开展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
  近年来,桂林市导游协会在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注重导游培训工作,每年举办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班,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对导游的安全生产、岗位技能、文明服务和文明引导等内容的岗前培训和执业培训,制定相关激励措施。去年高级导游考取人数创历史新高,同时培养了一批国家级金牌导游。记者刘倩
临桂区:蔬菜滞销菜农愁 纪检干部来解忧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 通讯员李志凤)“廖书记,我们村种出来的蔬菜近期没人来收,如果烂在地里损失就大了,请你帮忙想想办法吧!”近日,挂点联系临桂区会仙镇同助村委的镇纪委书记廖洪晖接到了村里群众反映蔬菜滞销问题的电话。
  民之所盼就是政之所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助村出现的蔬菜滞销问题,其他村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呢?”为此,会仙镇纪委立即组织督查组深入各村了解情况。通过深入走访,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外地老板不能入村收购,加上前段时间低温天气,导致全镇大量蔬菜滞销。初步估计,会仙镇就有近10万斤大白菜、白萝卜、莴笋等品种蔬菜出现滞销情况。
  “这么多蔬菜如果烂在地里就太可惜了,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督查组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协助镇党委、政府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布会仙镇爱心助农倡议书,大力宣传和推广会仙蔬菜。同时,充分利用村民合作社、商场超市、大型企业等资源,帮助菜农与商场超市、企业直接对接。随之,天之祥超市、福达冷链、三金药业、深科技等企业纷纷向会仙镇发来了蔬菜订单。此外,镇里还积极引导各村临时增设蔬菜售卖摊点,并发动政府部门职工购买滞销蔬菜。仅用一个星期,就将全镇近10万斤滞销蔬菜销售出去。
  据悉,开春以来,临桂区纪委监委把护航春耕春种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由派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会同各乡镇纪委组成督查组,走村入户听取群众建议,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如督查组在六塘镇督查时发现目前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缺少采摘蔬菜的劳动力。针对这个问题,督查组督促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镇政府及时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组成“采摘小分队”,到地里帮助菜农采摘蔬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将持续紧盯群众急难盼愁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临桂区纪委监委相关领导表示。
市人防办加快推进人防警报建设和队伍建设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人防办加快推进警报建设和队伍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在人防警报建设方面,对全市防空警报器开展了上半年巡检,全面了解警报器工作状况,对有故障的设备加班加点及时修理,确保全市警报器的鸣响率及覆盖率。在人防队伍建设方面,坚持日常岗位训练,制定季度考核制度,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底考评范围。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与时俱进,推动人防指挥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应时代需要。记者孙敏 通讯员符祥
平乐县纪委监委开展“争当廉内助 共树好家风”活动   本报讯(记者陈娟 通讯员苏桂 莫振芳)“第一次参加‘廉内助’活动,让我对‘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理解我爱人的工作,支持和督促他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做人。”3月7日,平乐县举行“争当廉内助 共树好家风”专题会议,家属代表张家贤参加会议后感触颇深。
  当天会议邀请平乐全县各单位“一把手”及其家属参加,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发放“致家属的一封信”和口袋书、家属代表发言、赠送廉洁书画,教育引导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切实树牢家风意识、构筑家庭“内防线”,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带头知廉,看好“自家门”;带头守廉,做到“自身硬”;带头助廉,当好“廉内助”。
  开展“争当廉内助 共树好家风”活动是平乐县纪委监委开展“清廉家风”系列活动之一。“家庭是抵御干部腐败的重要防线,我们将联合宣传部、统战部、妇联等相关部门,丰富家教家风廉政教育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家属主动当好廉洁‘守门员’,筑牢家风‘防腐墙’。”平乐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平乐县建立了“一把手”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入户关爱家访工作制度,对全县“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开展廉政家访,将党风廉政建设从单位拓展到家庭。通过了解干部家境解难事,掌握干部思想解心结,体察家风家教识人品,排查廉政风险早提醒,督促“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廉洁齐家、严以治家,自觉净化朋友圈,引导其家属常敲“枕边钟”,常吹“廉政风”,当好“贤内助”,共同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春风行动”   本报讯 近日,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发起“学雷锋,流动旗帜在飘扬”志愿服务“春风行动”,确立了“便民惠民进社区,志愿服务我先行”“心系老党员,忆初心,送温暖”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发动全体党员发挥岗位职能,主动“上门”送服务,先后深入百梓社区、彰泰名都、孝慈轩养老院等地为小区居民提供一氧化碳安全知识入户宣传、电动自行车清洗、家电维修、法律咨询、课业辅导、环境清洁等公益服务,为老人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义诊等慰问服务。记者刘倩 通讯员胡夏辉 刘钰琪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
“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 近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解东社区等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为主题的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打扫清理漓江市区段解放桥至伏波山段河堤。志愿者们对河岸边的塑料制品、烟头、废纸盒、矿泉水瓶等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对收回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沿途向往来行人宣传“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加入到保护漓江母亲河的活动中来。通讯员方凯 陈桂珍
多地“花事”争春,引发市民赏花风潮
“花海经济”美了田园富了农民 □本报记者 秦丽云
  3月,几场春风春雨,大地百花盛开,桂林各县区出现各色美丽花海,惹得市民“春心萌动”,引发一阵阵赏花风潮。而花海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盛宴,还有“美了田园、富了农民”的诱人“附加值”。
  连日来,记者寻访桂林的数个花海,探寻美丽花海背后的那些事。

  多地现花海 全域赏花正当时
  3月8日,阳光灿烂。在灵川县公平乡公平湖畔,一大片一大片的紫云英恣意开放,将湖岸连绵十几公里大大小小的缓坡点缀得如梦似幻。上午11点左右,公平湖田心村委大桥村段的湖岸,成群的游客带着满脸的惊喜和期待,纷纷扑向花海。
  “今天上午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估计一整天的游客量要超2000人!”接近中午12时,在花海的入口处接待游客的村民兴奋地说。据田心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勇介绍,公平湖畔千亩紫云英在3月迎来最佳赏花期,从3月初开始,日接待量就稳定在1000人左右。当天是“三八”妇女节,接待量稳超2000人。
  同属灵川县的大圩镇上桥村,万亩油菜花也盛开了,遍地金黄,芳香四溢。从2月底开始,就不断有游客前来赏花。
  在阳朔县的遇龙河景区广袤的田野上,一大片总面积达2000多亩的油菜花正盛开着。金色花海与蜿蜒的步道、古朴的村庄、连绵起伏的群山,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春景图。最近,这里持续出现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
  据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介绍,从3月初至今,油菜花海迎来了赏花游客的高峰期,每天的游客量保持在2000—3000人。
  位于桂北的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花事”也不寂寞。在该村的山苍子种植基地里,100多亩山苍子悄悄绽放黄色花瓣,在阳光下迎风摇摆,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争睹芳容。

  “花海经济”美了田园,富了农民
  美丽的花海不仅给当地百姓、众多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还有更多的“附加值”在花中沉淀、绽放。
  谈起今年的紫云英花海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收益,赵金勇言语间满是兴奋。他说,每年紫云英花季,村民都会自发维护花海的旅游秩序,保持湖畔的清洁卫生。为此,村委会在花海入口设点向游客收取10元的卫生管理费,此举得到了游客们的认可。紫云英的花期一般是1个月,减除一些不适合赏花的天气,按照日均游客量保底1000人、每人收取10元卫生管理费计算,“一个月下来,紫云英花海旅游将使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赵金勇说,这笔收入将通过年底分红的形式流入村民的腰包。
  分红仅仅是紫云英花海带给当地百姓的一部分收入。家住公平乡的康乔华在微信中表达了对紫云英花海催生的“花海经济”的喜悦之情。他说,田心村委大桥村的村民几经发展,打造出了以大桥“花海世界”为主题的休闲旅游示范村。赏花高峰期,村里每天接待游客达3000人以上,村民平均每家接待游客4—5桌,户均增收2000多元,让村民真正尝到了“花海经济”的甜头。
  目光再次转向遇龙河景区。该景区的“花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在春天,去遇龙河景区拥抱油菜花的灿烂,早已成为不少外地游客和桂林市民在春天必做的一件美事。正是这件赏花美事,不仅愉悦了赏花人的心,也让周边的群众受益。
  蒋受乾是遇龙河景区遇龙村村民,农闲时在遇龙河景区骥马码头撑竹筏。这几天,他正忙着接待前来赏花的游客。他开心地告诉记者,正是遇龙河景区的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让他与同在骥马码头做撑竹筏生意的150多个村民有了一定的游客基础,让一年的撑竹筏生意来了个“开门红”。“现在每三天可以撑两趟竹筏,每一趟可以得80元。”蒋受乾还告诉记者,遇龙河景区打造的油菜花海让整个村庄看起来更美了,而不少村民在游客赏花期通过经营农家乐、卖土特产、经营民宿等方式,均增收不少。
  蒋受乾的话得到了赖玉芬的印证。赖玉芬说,遇龙河景区种植的油菜花是巧用冬闲田的一种方式,并不耽误农户种植两季水稻。数年来,景区打造的油菜花花海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民宿生意、农家乐经营等乡村产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景区的民宿入住率相比2月份提高了20%。另外,花期结束时,农户通过收获油菜籽榨油,还能带来一笔收入。
  桂林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芳琼说,桂林乡村各种花海的出现,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是给乡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例如,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今年扩大油菜花种植,既满足了果蔬、水稻种植的绿肥用量,又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观赏度假机会,还带动了当地农家餐饮服务和农产品销售,可谓“闲田铺‘花毯’,巧增附加值”。

  “花海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花海经济”美了村庄,富了村民。那么,如何让“花海经济”持续发力,避免“昙花一现”呢?
  身为公平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康乔华一直关注和思考着家乡打造“花海经济”的前景。令他欣慰的是,村民们十分注重环保效益,意识到必须保护好公平湖水库的水质,才能年年有紫云英花海,才能有全村长远发展的希望。目前,大桥村已集资建成了一整套的防污治污系统,平时也会组织村民自发到湖畔清理垃圾。为了让村子的景观更丰富,接下来,该村还将围绕“水”做一些文章,发展大桥湖生态养鱼项目。“村民们懂得开发乡村旅游要有度,绿水青山才能长久,花海经济才能持续发力。”
  在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山苍子这种被灌阳人称为“山鸡椒”“山胡椒”的中国特有香料植物,被寄予厚望。据基地负责人文晓进介绍,目前灌阳县9个乡镇已发展种植山苍子3万余亩,2021年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更让灌阳人激动的是,已有企业计划投资10亿元,用10年时间分3期在灌阳县建成6万亩的山苍子种植基地,把灌阳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苍子之乡”。
  当然,“花海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大面积种植”就能取胜。如果一拥而上营造同质化花海,并面临花期短、配套设施落后、产业开发单一等问题,那么“花海经济”也不能带来长远的效益。
  对此,作为灌阳县山苍子产业的领头人,文晓进早已深谋远虑。他说,山苍子种植成规模后,将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形成以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山苍子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届时,游客年年有山苍子花海可赏,村民也年年享受到“野果果”变“金果果”的经济效益。
  对于如何让“花海经济”四季“保鲜”,赖玉芬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这几年,遇龙河景区也在尝试打造全年可看的花海,如春有油菜花、夏有稻谷花。此外,沿着遇龙河景区的步道,已种有100多个品种的花卉,让秋冬季的“花事”也不寂寞,从而吸引游客常来常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和周边农户增收。
  其实,桂林几年前就有乡镇在探索“花海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朱芳琼介绍,近年来,雁山区大埠乡打造的“花海经济”持续不衰,背后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大埠乡在打造“花海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乡贤人士在该乡思上桥村规划“红顶花园”种植区种植各种花卉,并设置拍摄打卡小品造型、咖啡玻璃屋和休闲吊脚屋等新颖的配套设施,让该村一年四季都有游玩体验的项目,并形成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带动了农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农家乐和民宿发展,将更持续有力地助力乡村振兴。”朱芳琼说。
基层妇女干部
体验“雅文化”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秦琴)“从来佳茗似佳人”“书中自有颜如玉”。在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节里,穿山街道妇联在桂海晴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她的雅集”活动。30余位来自穿山街道办、穿山村的基层妇女干部穿上旗袍,在一杯清茶、一缕书香中庆祝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活动中,大家一起分享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并探讨如何在工作、家庭生活中收获信任和爱。随后,在舒缓的音乐中,她们走到户外,在春意盎然的草坡泡茶、品茗、行茶礼,体验雅致的茶文化魅力。
  穿山街道妇联主席蒋文香表示,社区、村是基层一线,是社会的细胞。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治理、管理工作。举办这样的活动,旨在让基层妇女干部们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感受美好生活。
共读好书 共度佳节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刘伟 赖爱群)阅读成就梦想,书香润泽人生。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70余名象山区政协妇女委员、象山区总工会妇女党员干部以书相会,在缕缕茶香中共读好书,共度佳节。
  本次活动以“书香政协、香飘象山”为主题,由象山区政协、象山区总工会联合举办。妇女干部和政协委员们各自荐书,自由分享读书心得,交流生活和工作中的喜与忧,活动气氛热烈而融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桂林山水之歌》,女作家杨绛、龙应台的经典篇目选段……大家分享交流的内容丰富多彩,体会到了阅读的魅力,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
  象山区政协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象山区政协鼓励委员们用知识滋养浩然之气,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巾帼助农 充实过节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 通讯员邹建斌)近日,七星街道穿山南社区开展“巾帼助农在一线”活动。近20位妇女党员干部为母亲河洗脸,帮助小龙门村村民摘草莓。
  当天,穿山南社区妇女党员干部们拿着钳子、扫帚来到龙门大桥下,在漓江沿岸开展义务清扫活动。近一个上午的劳动,大家收集了8袋垃圾。
  随后,妇女党员干部们来到小龙门村,为村民义务摘草莓。近年来,七星区朝阳乡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小龙门草莓种植基地,草莓种植面积达40多亩。受近期气温走高的影响,草莓大量成熟,采摘和销售却遇到难题。在了解到村民的困难后,穿山南社区的妇女党员干部们不仅来帮助村民摘草莓,还自掏腰包购买村民的草莓,解决他们的燃“莓”之急。
  “以这样的方式庆祝‘三八’妇女节,我感到很有意义。”穿山南社区妇女党员陈智识说。
艺术插花 感受美丽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 通讯员饶珈瑜)为丰富辖区女同胞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加女同胞的幸福感,日前,龙隐社区开展了以“巾帼心向党,花艺展芳华”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艺术插花活动,邀请辖区30余名女同胞参加。
  腊梅、康乃馨、玫瑰花、非洲菊……龙隐社区准备了多种花材,邀请具有丰富插花经验的花艺老师为大家细致讲授了选花、裁剪、插花、颜色搭配等方面的技巧,并为大家演示插花的流程。
  平时忙于家务或工作的女同胞们一边与身边的朋友、老师探讨,一边手上动作不停。不到一小时,在大家的用心制作下,同样的花材,在不同人的手上变成了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花艺作品。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美丽的瞬间。最后,女同胞们提着各自制作的花篮与社区工作人员告别。“我们把美丽带回家啦!”“谢谢社区组织的活动,闻着花香,我一整天的心情都是美好的!”
老外,有戏! □本报记者李思静 文
见习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陆仕臣 摄

  30分钟前,身着帔衣的津巴布韦留学生Princess Tsungayi Masinare因为跟不上老师的动作,拖着水袖大喊:“这太难了!”30分钟后,经过反复练习,Princess把水袖折好,嘴里念着口诀,配合台步,独立完成了一次展示:“我做到了!”
  3月3日、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代表跟随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伍思亭、邓斐,来到桂剧历史上第一位剧作家唐景崧的故乡——灌阳,通过桂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解读桂林,感知中国。
  在开始当天的桂剧学习之旅前,留学生们先去了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预习”桂林的地方戏曲文化。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Subinov  Rustem是第一次接触桂剧。在馆内八桂戏韵厅的大幕前,Rustem把手机调到了拍摄模式,脸上写满期待。
  大幕徐徐拉开,万年台上的贵妃雍容华贵,两个抖袖,端庄大方。非遗体验馆的讲解员告诉大家,关于桂剧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普遍认为出自靖江王府。明崇祯十年(1637),地理学家徐霞客来桂林就碰上王府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他在日记里写道:“市酒传餐者,夹道云集,静闻果在焉。”可见,对戏曲的喜爱早已融进了当时桂林人的血脉里。
  “这场演出的水平太高了,令人震撼,让我们回味无穷。”从展厅出来,Rustem很快发了一条朋友圈,配文“优美的桂剧”。引来亲朋点赞。同样被桂林地方戏曲文化折服的还有Princess。在文场展区,她坐到一台扬琴前,摆出演奏的姿势,招呼同伴帮忙拍照。
  看到外国友人对桂林地方戏曲的喜爱,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张树萍感到由衷高兴。她说,团队正在探索一条桂剧传承发展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路子,此次留学生走进非遗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让世界了解桂林非遗,让桂林非遗走向世界,是我们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在文化道路上助力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到了灌阳,留学生们开始学习桂剧了。两位老师给留学生们穿好帔衣,教他们形体基本功——水袖。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这边厢Princess还在跟着邓斐老师埋头苦学,那边厢哈萨克斯坦留学生Kurmanov Bakhtiyar已经能跟上伍思亭老师的动作,熟练翘起了兰花指。“我现在对桂剧了解了很多。这些动作非常特别,沉稳又流畅,包括昨天看到的演出,根本移不开眼。我非常喜欢桂剧,我要分享给妈妈。”Bakhtiyar说着,冲着镜头又展示了一遍自己所学动作。
  这是留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桂剧,也是两位桂剧表演艺术家第一次指导外国学生。邓斐说,看到留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态度,他很开心。“我们一个手势、一个动作地去教,他们也认真地学,尽量做到完美。我能感到留学生对桂剧的喜欢,对中国文化的喜欢。我们也希望能借这样的机会,让桂剧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伍思亭还补充说道:“这一次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地方戏曲艺术在弘扬与发展上还要做更多的探索,比方说让外国友人融入其中,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桂林地方戏曲艺术的魅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王玥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加深了学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对桂林文化的体验与热爱,更助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了中外民间交流。
不负春光抢农时
田间地头春耕忙 □见习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黄勇丹
阳柠亦 文/摄

  时下,天气回暖,春意渐浓,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连日来,灵川县公平乡积极抢抓春耕备耕有利时机,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有序组织农民群众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安全、全年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红”打下坚实基础。
  3月10日,记者走进公平乡岩山村委下南村的田间地头,几台耕田机正在水田中耙田,村民们正在忙着整田、除草、肥田,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间春耕美景图展现眼前。
  岩山村党支部书记曾杰说,岩山村共有水田2400亩,是公平乡的两个粮产区之一。这一段时间主要就是耙田育秧,争取今年实现粮食丰产。
  据介绍,公平乡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指示要求,动员农户将原本种植在田地里的果树砍掉,退果还粮,压实耕地红线,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邀请市、县、乡农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户的耕作技术,保证农户增收增产。
  “耕地质量是粮食生产的根基,今年我们计划恢复水田600亩。”公平乡党委书记尹军说,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积极复垦撂荒田,开发冬闲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公平乡党委、政府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叮嘱,化成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的坚决行动。
兴安镇大力实施
“退果还粮”工程   本报讯(记者文烨 通讯员刘冰冰)“退果还粮”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连日来,兴安镇在冠山村委蒋家村5队开展“退果还粮”行动,淘汰低产、低质、低效果园50余亩,涉及农户约20余户,并通过土地流转,由县雄力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用于生产粮食作物,承包费用每亩500元。
  粮食生产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退果还粮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兴安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联合县雄力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们共同协作开展“退果还粮”行动,通过淘汰一批低产、低质、低效果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粮食产能。下一步,兴安镇将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结合果树疾病防控措施,大力实施“退果还粮”工程,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对退果还粮的土地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实现“钱粮双收”。
荔浦300多名技校毕业生
获得在家门口就业签约   本报讯(通讯员何佳霖)为促进荔浦籍本地毕业生在家门口就业,近日,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组织40名毕业生代表到荔城镇4家企业现场参观,了解全市企业发展情况和就业环境,有30多名毕业生代表通过参观,明确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方向。
  据悉,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每年的毕业生规模在500人左右,这些毕业生往年的就业去向80%以上是沿海发达地区。去年以来,为了引导职校毕业生留在家乡企业就业,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各企业联络,对毕业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汇总,并通过让毕业生到各家企业车间参观的方式,让更多的毕业生了解企业,目前,全校共有300余名毕业生与本地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中峰镇实现
农村不动产“应查尽查”   本报讯(记者刘健 通讯员伍星明 吴彩成)资源县中峰镇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截至目前,该镇组织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及各行政村对辖区内7886宗房屋权籍进行了调查取证,实现全镇农村不动产“应查尽查”。
  自开展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以来,中峰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根据村情民意列出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任务图,并组织网格员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对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实行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不动产权证书,依法确认房地权属及其范围,进一步维护了农民群众财产权益,推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据了解,中峰镇将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政治任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队化身“讲解员”,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户宣传相关政策、知识,并依托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线上载体,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
  目前,该镇已累计开展督导检查3轮次,实现村级全覆盖,切实为下一步登记发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龙屯:风貌改造浇灌文明花 □本报记者周文琼
 见习记者李忠波 文/摄

  从泉南高速苏桥出口下高速后,不到两百米就到了永福县苏桥镇树桥村的交龙屯,一栋栋黄色的小洋房,格外引人注目。走在村里只见村民的脸上都挂着微笑,招呼声中传递着亲切的问候,古老村落借风貌改造浇灌文明之花,“睦邻文化”催生文明和谐村。
  树桥村村委副主任于祖佑介绍,交龙屯历史悠久,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龚氏由远方迁来建村,后陆续有甘姓、胡姓、廖姓迁徙而来,目前屯中以龚姓、甘姓两个家族为主。
  2021年交龙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古老村落迎来了大变化。据统计,交龙屯共拆除危旧房61间3965平方米,拆除猪棚、旱厕34间745平方米,清理平整地面11508平方米;完成砖混房屋65栋、小青瓦房19栋立面改造。
  走在交龙屯村里,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口有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在篮球场上和户外健身设施处,不时能看到老人、小孩晒太阳、玩耍。“改造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这句话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
  交龙屯里的环村路还有个故事。过去村里龚姓、甘姓两大家族因土地问题引发了矛盾,一直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村里的干部甘成荣借着乡村风貌提升示范点打造的契机,主动让出自家两分地,其他村民看到了,纷纷效仿,出钱出地,彻底把环村路打通了。修好路后大家的关系变得很融洽,因此村里将这条路命名为“连心路”,寓意大家都能心连心,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恭城交警“利剑行动”
重拳整治交通违法   本报讯(通讯员蓝石生 彭金平)2月3日至3月22日,恭城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利剑行动”,战果显著,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144起,其中酒驾交通违法行为80起、无证驾驶交通违法行为95起、农村地区载客汽车超员95起,行政拘留27人。
  自“利剑行动”开展以来,恭城交警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结合“交所合一”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农村地区“防事故保安全”为核心,紧盯源头、城市、公路、农村四大主战场,狠抓“两客一危一货”、重型挂车、营转非大客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及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车辆,严查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重点用好“七个一律”严执法手段,加大行政拘留惩戒力度,对严重交通违法实施深度打击,形成常态化严打态势,全力做好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新闻
全州农合行:金融春风拂大地 支农惠农助春耕   本报讯(通讯员唐来成)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全州农合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及信贷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全州农合行涉农贷款67.81亿元,农户贷款43.06亿元,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546笔、金额3.0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1.25亿元,农资储备、购销等用途贷款4094.15万元,农产品生产加工用途贷款470万元,新增易农宝424张,授信2250万元,有效满足了农户春耕生产的资金需要,唱响了富民惠农“进行曲”。
  为深入了解春耕资金需求动向,全州农合行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的原则,组织全体信贷员深入所管辖的村委逐户开展摸底调查,及早掌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动态,制定春耕备耕贷款投放计划。该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实”的初心,紧跟区联社及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持续开展“深化普惠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信贷投放上实行“四个优先”,结合“整村授信”及“万民农信党员进万村”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对接覆盖面,全面提升春耕备耕服务效率。该行抓住春节资金回流有利时机,开展“首季开门红”劳动竞赛,强化绩效考核,为各项存款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锁定目标客户全力营销,有效提升网点“战斗力”,为支持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2月底,全州农合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32.03亿元,较年初增加2.77亿元,增幅2.15%,在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居首位。
  全州农合行依托自身网点、网络、资金和产品优势,进一步完善“人工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服务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服务渠道,同时持续推进“农村金融综合便民服务点”建设,推广“一站式”服务,保证农业生产资金及时送达农户手中。截至2月末,该行共建设便民服务点195个,其中金融综合服务站61个;收单商户8126户,累计办理业务17.53万笔,交易金额4.29亿元。
雁山城管开展
“垃圾分类·节能环保”宣传活动   本报讯 日前,雁山区城管局开展“2022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暨“垃圾分类·节能环保”宣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地落实。在活动中,该局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为部分群众发放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宣传单,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开展了有奖问答,答对的居民发放小礼品一份。通过活动,进一步引导辖区群众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使“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王潇晗
恭城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
“行动学习促进工业振兴”活动   本报讯 日前,恭城瑶族自治县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队员到全县重大项目现场开展“行动学习促进工业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现场教学活动,通过志愿服务行动学习,不仅现场协调解决项目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培养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团队意识、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实现全县“稳农业、强工业、活商旅”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通讯员杨绍荣
凝心聚力向未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巡礼 □新华社记者林晖 丁小溪 魏玉坤 王鹏
  乘着浩荡春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描绘着同心筑梦的时代华章。
  6天时间里,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建真言、凝共识、添助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磅礴力量。

  同心同德聚共识
  3月6日下午,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群灯璀璨,气氛热烈。
  “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高远谋划,指明发展方向。深切嘱托,汇聚奋进力量。
  新的历史节点,标定了我国新的发展方位——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围绕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凝心聚力,人民政协重任在肩。
  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所在。”
  联组会上,第一位发言的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干部羊风极,带来了基层群众的最深切心声。
  “党的领导越有力,党的旗帜越鲜明,就越能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由衷地说。
  3月4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在鲜艳红旗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把学习中共党史贯穿48个主题读书群”;
  “全年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立案提案5039件,编发大会发言867篇,有效服务决策施策”;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同367名党外委员谈心谈话,组织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11场,制作播出委员讲堂10期”;
  ……
  一个个有力数据,一项项履职成果,充分反映出一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负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责使命。
  这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举行大会发言、小组会议、界别协商会议……6天紧张密集的会议安排,留下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奋进身影。
  大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到现场听取大会发言,参加委员联组讨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与界别协商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
  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
  “我们要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履职热情,担当起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委员说。

  广集众智谋良策
  3月4日下午,聚光灯下,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如约而至。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我们将根据疫情变化动态研判,统筹生产生活,科学精准应对,力争低成本、低影响”;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必须“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组建更多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切实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
  ……
  回应社会关切,讲述履职故事。7位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政协委员以网络视频方式,发出政协“好声音”,传递信心与力量。
  “委员通道”连接会内会外,正是政协委员们知责于心、履责于行的生动缩影。
  连日来,广大委员聚焦发展大计、心系民生冷暖,以高水平协商议政,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伟力。
  一份份精心打磨的政协提案,饱含思考、承载梦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委员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记满了她的调研思考。
  “提案是出自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有的经过多年资料收集过程,有的数易其稿,凝结了众多专家和同行的心血和智慧。”冯远说。
  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委员们精耕细作每一份提案,服务“国之大者”,回应“民之所盼”。
  一篇篇建言献策的大会发言,精准务实、切中肯綮——
  3月7日上午和下午,一天之内两场大会发言。24名委员走上讲台,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
  “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用市场化手段做到添绿又生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艺术源泉”;
  “紧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不断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积累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
  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到对文艺作品站稳人民立场的坚定宣示,再到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献策,“协商民主的讲坛”上,闪耀着真知灼见。
  一场场探讨热烈的小组会议,碰撞观点、汇聚智慧——
  3月6日上午,一场关于数据交易所的讨论在经济界小组会上展开。
  “数据交易所该不该四处开花?”
  有的委员说:“只有各地、各行业数据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市场,因此当前我们还是要鼓励市场发育。”
  也有委员认为,“市场发育不是简单地建交易所,还要培育数据商,也就是让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过来,弥合数据与需求之间的鸿沟。”
  ……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在讨论中汇集民智,在“争鸣”中形成共鸣。
  委员们举事例、摆数据、提建议,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忙碌的日程中,处处涌动着协商民主的澎湃春潮。

  团结奋斗谱新篇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人民政协必将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职责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团结向未来,提振攻坚信心——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的局面,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委员认为,只要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定将行稳致远。
  来自清华大学的李稻葵委员认为,尽管面临多重风险挑战,中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再创奇迹,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团结向未来,强化使命担当——
  来自湖南的李云才委员多年来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为做好本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他专门到武陵山区的深处连续调研数天,实地体察民情。
  “政协委员所建之‘言’之所以能资政,贵在‘言’源于实际、忠于实情、发于实感、求于实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委员说。
  沉下身去、扎根人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升建言资政水平,政协委员必将交出更为精彩的履职答卷。
  团结向未来,汇聚奋进力量——
  “4月中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回到地球家园,这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收官。”
  这一来自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的信息,振奋人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说,今年将再送6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
  星辰大海,征途辽阔。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辉映着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壮美身姿。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的人民政协,正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凝聚智慧力量
共谱奋进新篇   (上接第一版)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我们要把握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昂首阔步向前进!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有效运用制度优势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共襄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之中。要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协商优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切实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圆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人民政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的旗帜下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有效汇聚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
  202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迎接二十大、开好二十大、贯彻二十大精神来谋划和开展。人民政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泛凝聚共识,以高质量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贡献。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两会议政录
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各项决议草案、决定草案和办法草案。
  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砺寒 梅常伟)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9日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国防费保持合理稳定增长是应对安全挑战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
  吴谦在介绍今年国防费预算安排情况时表示,中国政府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根据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国防支出规模。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吴谦说,2022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4760.81亿元(其中,中央本级安排14504.50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1%。增加的国防费主要用于:按照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安排,全力保障规划任务推进落实,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保障军事政策制度等重大改革;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持续改善部队工作、训练和生活保障条件,提高官兵生活福利待遇。
  吴谦表示,中国政府按照国防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每年的国防支出预算都纳入政府预算草案,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依法管理和使用,并对外公布国防支出预算总额。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从2008年起每年向联合国提交上一财政年度军事开支报告。
  “有些外部势力炒作所谓‘隐形军费’,不过是毫无根据的天方夜谭。”吴谦说。
  吴谦表示,与美国等军事大国相比,中国国防费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的国防支出不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国防费、军人人均国防费等都是比较低的。
  “中国增加国防费,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军队始终是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吴谦说。

  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姑息、露头就打
  吴谦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分裂祖国。
  吴谦说,解放军有关演训活动,针对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吴谦表示,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同时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这种行径严重损害台湾同胞福祉,严重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造成当前台海地区紧张动荡的根源。
  “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搞‘台独’不过是蚍蜉撼树,到最后只能是自取灭亡。”吴谦说。
  吴谦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日试图通过打“台湾牌”来实现其“以台制华”的政治图谋,注定是难以成真的黄粱一梦。
  “美日在台湾问题上闹得越欢,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动就会出手越硬。”吴谦说,“必须指出,对于‘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军绝不姑息,露头就打。”
不以刑事手段
插手民事经济纠纷
□新华社记者陈灏 字强   今年的两高报告提出,坚决防止把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更加有效防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经济纠纷。
  企业经营有风险,市场往来千头万绪,发生纠纷在所难免。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等性质截然不同的行为之间,经常只有一步之遥,“模糊地带”容易形成模糊判断。对这些民事经济纠纷的处理一旦“升格”到刑事层面,市场主体及负责人将在信誉、资金流、经营活动等方面受到更突出的影响和更沉重的打击。不乏涉案企业因负责人被抓、被判刑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甚至由此倒闭、工人下岗。
  两高报告对防止把民事经济纠纷当成刑事案件来处理的重申再次说明,对民法典适用的案件,不能抱着刑法去“扣帽子”。人民法院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再审纠正涉企刑事冤错案件30件39人;最高检去年会同公安部出台意见,共同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表明了司法机关在坚决划清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界限上的鲜明态度。
  在我国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处理经济纠纷审慎适用刑罚措施,要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落实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避免出现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的顾虑,让企业家安心创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激发更大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创业不易,广大市场主体也应强化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以合法经营夯实行稳致远的基础。(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尹锡悦在韩国总统选举中获胜
外交部:中方对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表示祝贺   新华社首尔3月10日电(记者杜白羽 陆睿)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10日公布的统计结果,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在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中获胜。
  当地时间10日6时(北京时间5时)许,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完成总统选举100%计票。根据统计,尹锡悦得票率为48.56%,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紧随其后,得票率为47.83%。
  李在明当天凌晨发表讲话承认败选,并祝贺尹锡悦获胜。他表示,希望尹锡悦能够开启超越分裂和矛盾的时代。
  尹锡悦随后在讲话中表示,这一投票结果是韩国民众的胜利。他同时呼吁民众团结一致。
  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9日举行正式投票。本届总统选举共有14名候选人登记,国民之党候选人安哲秀在最后阶段宣布弃选,与尹锡悦联手。新浪潮党候选人金东兖弃选,宣布支持李在明。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统计,本届总统选举共有4419.77万登记选民,投票率为77.1%,比上一届低0.1个百分点。
  尹锡悦1960年12月出生于韩国首尔市,于2016年任“亲信干政”事件特别调查组组长,2017年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2019年7月任检察总长。2021年6月,尹锡悦宣布竞选总统。
  另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成欣)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0日表示,中方对尹锡悦先生当选韩国新一届总统表示祝贺。
  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相互离不开的重要合作伙伴。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实现快速发展,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愿同韩方共同努力,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他说。
  这是尹锡悦在韩国首尔参加电视辩论的资料照片(3月2日摄)。 新华社发(李相浩摄)
韩国大选政治新人获胜 尹锡悦面临三重挑战 □新华社记者杜白羽 陆睿 孙一然
  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10日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在第20届总统选举中以微弱优势获胜。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长期从事检察官工作,没有任何国会议政经历。他就任韩国总统后将面临统合国内政治、应对新冠疫情和经济问题、处理对外关系的三重挑战。

  得票差距极小
  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对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尹锡悦得票率为48.56%,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紧随其后,得票率为47.83%。两人得票率仅相差不到0.8个百分点。
  韩联社报道指出,本次选举形成李在明和尹锡悦分属的进步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争霸局面,选举结果前两名票差之小,在韩国宪政史上罕见。
  舆论认为,尹锡悦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内政和外交主张体现了韩国保守右派的理念。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以民间为中心引领经济增长,充分利用民间创造力和市场效率,而非政府主导。他承诺以革新规制、改革劳动市场等举措促进企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就饱受诟病的韩国楼市政策,他表示将重审房地产税、改变税制,并在任期内扩大住房供给。
  在外交方面,分析家预测尹锡悦将对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做出调整,进一步深化韩美同盟关系,并更重视韩美日合作。此外,尹锡悦在竞选期间提出,韩中关系应建立在尊重彼此利益和政策立场的基础上,两国应就气候变化、文化交流等议题定期举行高层对话。

  从政经历寥寥
  尹锡悦1960年12月出生于韩国首都首尔,1979年考入首尔大学,1994年进入大邱地方检察厅工作,开启检察官生涯。
  2016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尹锡悦被任命为该案特别调查组组长。韩国总统文在寅执政初期,尹锡悦获重用,2017年被任命为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2019年任检察总长。之后,尹锡悦与文在寅政府在检察制度改革问题上意见不合,他在2020年11月被停职,后于2021年3月辞去检察总长一职。
  尹锡悦没有国会议政经历,被称为“政治素人”。他的竞争对手李在明虽然也不曾担任议员,但历任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
  尹锡悦去年6月宣布竞选总统,7月加入国民力量党,从政仅8个多月就赢得大选。竞选期间,他将自己形容为“无派无势、不会算计的政治新人”,将此作为自身优点大力宣传,称自己“不欠任何政客人情,只欠国民”。

  执政内外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尹锡悦执政面临至少三方面挑战。
  一是如何实现“政治统合”、团结民心。目前,韩国国会300个议席中,共同民主党占172席,远多于国民力量党的106席。面对“朝小野大”的局面,欠缺议政经验的尹锡悦在组阁、协商治国等方面恐将面临不少阻碍。
  此外,据韩国媒体报道,本次总统选举过程中民意分化加剧,这给新政府施政带来一定压力。尹锡悦10日早上发表胜选讲话时呼吁民众团结一致。李在明则表示希望尹锡悦能够开启超越分裂和矛盾的时代。
  二是如何应对疫情、提振经济。当前,韩国新冠疫情依然严峻。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9日通报,截至9日零时,韩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34万例,创下该国疫情暴发以来日增确诊病例数新高。新政府需要遏制疫情,并且有效解决国内高物价、高家庭负债、低经济增长等问题。同时,出生率低和人口结构老龄化、收入分配两极分化严重、青年失业率上升等也是摆在新政府面前的难题。
  三是如何妥善处理对外关系。竞选期间,尹锡悦就敏感外交话题发表一些言论,包括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主张对朝强硬,在国内引发争议。分析人士指出,如何制定符合国家长期利益的路线,将是对这名政坛新人的考验。(新华社首尔3月10日电)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
商用磁浮3.0列车
完成相关试验   新华社长沙3月10日电(记者刘芳洲)记者10日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研制的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完成了相关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
  这款商用磁浮列车设计时速为200公里,是我国科研人员自主打造的商用磁浮新产品,填补了全球该速度等级磁浮交通系统空白,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中速磁浮关键核心技术,磁浮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继续保持世界前列。
  据中车株机公司磁浮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跃介绍,商用磁浮3.0版列车在无人驾驶、非接触感应供电、抱轨运行等多项技术上实现突破,适用于50公里至200公里的城际与市域线路。
  该列车由地面运行控制系统控制,可实现无人驾驶,并通过5G高频段毫米波车地无线通信、在线状态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对车辆、轨道、供电等多方面的故障实时智能诊断,确保无人驾驶安全可靠。
  相比商用磁浮2.0版和1.0版列车,商用磁浮3.0版列车的牵引电机从车身底部被“挪”到了地面,突破了传统轨道交通牵引设备安装在列车上的限制,在牵引效率、爬坡能力和加速性能等方面均明显提升,可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快启快停运营。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城市都市圈和市域铁路建设,磁浮列车可为城际与市域间‘绿色智能’交通提供又一选择。”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杨颖说,未来,通过气密性提升、气动外形进一步优化、加大地面牵引功率等技术升级,商用磁浮3.0列车还能满足高速运行的需求。
乌俄未在停火问题上取得进展
双方愿继续保持对话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利亚3月10日电(记者熊思浩)乌克兰外长库列巴10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后说,乌俄双方在停火问题上未能取得进展。拉夫罗夫表示,俄愿意与乌继续保持对话。
  在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参与下,拉夫罗夫和库列巴当天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郊外小镇贝莱克举行会晤。会晤结束后,乌俄土三国外长分别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会晤情况。
  库列巴说,乌俄双方在停火问题上未能取得进展,乌方准备与俄方继续谈判,以结束战争。他说,“我来这里首先是出于人道主义原因,目的是疏散平民”。
  拉夫罗夫说,俄罗斯愿意与乌克兰继续保持对话。他还说,“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取代在白俄罗斯正在进行的谈判”。
  拉夫罗夫批评一些西方国家把危险武器运入乌克兰。他说,“我们看到,包括欧盟在内的我们的西方同事现在的行动是多么危险,违反了一切所谓的原则”。
  恰武什奥卢说,土耳其愿继续作为俄乌冲突调解人,主持俄乌会谈。他说,没人期望通过这次会晤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有这样一个开端是必要的,土耳其可以继续主办类似的会晤。
  这是自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两国举行的最高级别会晤。
朝鲜计划发射更多侦察卫星
美方称反对北约成员国
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当天表示,美国反对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已拒绝波兰通过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米格-29战斗机的方案,且反对北约成员国直接或通过另一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在当前形势下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具有“高风险”。柯比说,作为替代方案,美国正同盟友和伙伴保持沟通,希望后者根据自身意愿和武器装备情况,向乌克兰提供额外的防空武器系统。
  德国总理朔尔茨9日同到访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联合记者会时强调,德国会全力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经济支持以及装备物资等,但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9日同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讨论乌克兰局势。克里姆林宫网站发表声明说,双方讨论了通过政治外交相关努力解决当前局势。普京通报了俄方就建立人道主义通道、组织民众撤离采取的相关措施。
溯源新研究
进一步支持新冠病毒
起源于自然界   □新华社记者张家伟
  近日,不同国家的三个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上分别发布了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新研究报告。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的观点,表明“实验室起源论”缺乏证据。
  这些团队的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美国等多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报告分析了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大量环境和动物样本,提供了许多关于疫情早期病毒传播情况的有用线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两篇报告梳理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等多个渠道的数据和信息,对疫情早期的病毒传播特点进行了解析。
  目前这三篇报告都只是发布在预印本网站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程序正式在学术期刊发表。但是研究者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因而其发现广受关注。
  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疫情早期在人群中传播的新冠病毒有被称为谱系A和谱系B的两种毒株。基因分析显示两个谱系差异很大,不大可能是单一来源在传播给人之后演化而成。这意味着两种毒株都是在动物身上演化而来,然后分别传播给人。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病毒学家迈克尔·沃罗比参与了上述两篇国际团队报告的研究。他对英国《自然》杂志说,随着证据越来越多,他有关疫情起源的观点发生了改变。他此前曾表示不排除“实验室起源论”,但现在认为,两种不同谱系的新冠病毒毒株同时出现等情况可以表明“实验室起源论”极不可能。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也参与了上述两项研究。他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两篇报告的数据分析都“非常清晰”地显示,病毒是通过被感染动物传播到人,但“我们对更上游事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这包括:病毒来自哪种动物?中间的关联性到底怎样?未来这方面的风险在哪里?
  安德森说,要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分析更多相关的基因数据,最终排除其他假说。
  但也应该看到,病毒溯源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科学调查充满挑战。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伍德曾在评价病毒溯源工作时说,回溯性调查相当有挑战性。“很可能的一个情况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找到病毒源头方面的确凿证据,只能给出一些平衡各类可能性后的有关疫情源头的观点。”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生而为“她”,拒绝被定义 我市两位女性荣获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从“伊”到“她”,语言作为一个敏感的指示器,折射出了这一百年来中国女性的自我觉醒之路。
  温柔、脆弱、敏感,不再是女性的专用属性标签,她们可以成为任何她们想成为的样子。除了性别,一切皆不可被定义。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全国300位杰出女性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令人骄傲的是,有两位来自桂林,一位是为海峡两岸传递爱与温情的使者、广西师范大学台籍教师王孟筠;另一位是“北斗”研究领域的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科带头人孙希延。
  今天的文章,不仅仅是为她们而作,更是为那些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梦想的“她们”而作。
  漂亮的人生,永远自定义。

台籍教师王孟筠:在“寻梦之地”躬耕 终有一日花香两岸
  跨越海峡的女博士
  可爱的娃娃脸,软软的台湾腔。只要不开口,没有人知道王孟筠来自宝岛。
  王孟筠是土生土长的台湾省台南市人。2017年,从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博士毕业的王孟筠作出了此生“最慎重”“最正确”的决定:来大陆工作、生活、发展。
  王孟筠这个选择,折射着两岸的民意。近年来,因两岸民间交流持续推进,王孟筠也萌生了要到大陆亲眼“看一看,闯一闯”的心态。在满怀憧憬投出简历后,没过多久,王孟筠便收到了回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这是王孟筠第一次离开台湾,穿过海峡来到大陆工作。在桂林,新同事、新朋友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初到异乡的王孟筠打消了紧张与不安。
  “台湾同胞对桂林一向有很美好的印象,因为在我们求学时期的课本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放下了所有顾虑的王孟筠很快“进入了角色”。她自称“广西师大的一颗青椒”(一个青年教师的谐音),因此在教学上十分肯下功夫。由于所教授的课程是西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枯燥,还有点晦涩难懂,为了让大陆的学子们饶有兴致地听完,王孟筠想了不少辙,比如将有意思的地理知识和思想史组合起来,让大家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啃”完这本书。
  课堂上,王孟筠是“王老师”,课后,她就成了学生们口中的“孟筠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陆,了解桂林,王孟筠利用暑假,担任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和社团的指导老师,带着学生到龙胜扶贫、调研,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个“接地气”又有亲和力的台湾博士,迅速收获了一批“粉丝”。就连学校周边的店家,王孟筠去了几次就和店主们成为了好朋友。“与其说,我来广西师大当老师,不如说我在这里也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学生。”王孟筠说,桂林是她来大陆的第一站,也是自己亲眼了解大陆、拓展视野的起点。在这里获得的生活、工作体验,是从未有过的,她也是边学习边成长。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淡了浓浓的年味儿。回台湾过年的王孟筠得知防疫用品紧缺后,非常揪心,四处寻找医用口罩。最终王孟筠将收集到的800个口罩托人辗转交付给了记者,再由记者代捐给了当时滞留在桂的湖北籍游客。
  对于王孟筠而言,大陆和桂林,早就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她会为疫情下的桂林而忧心忡忡,也会为桂林频频亮相四方而感到骄傲。
  “在桂林工作生活的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桂林的美好:她很有文化底蕴,也非常包容开放,还很友善,令人流连忘返。她是我将来想长久扎根下来,打拼奋斗的地方。”

  “台湾青年都应该来这看看”
  2019年“广西三八红旗手”、2020年第二十三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在桂林的5年,王孟筠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恩”,这些荣誉,被感性的她视为“第二旅途中的珍宝”。
  王孟筠常常发自肺腑地说,大陆是“寻梦的不二之地”,这里有着比台湾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她也常常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鼓励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工作和发展。在台湾,王孟筠主讲了多场就业讲座,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两岸青年》,中国台湾网等多个平台发表文章,自觉充当起了海峡两岸交流的民间使者。此外,王孟筠还参与录制了2019年东南卫视“台青筑梦季”、2021年央视总台推出献礼建党百年第二集微纪录片“使命:追求统一、共享荣光”等节目,在台湾有很高的点击率。王孟筠也成为了台湾青年看大陆的一个窗口。
  随着惠台措施的不断落实落细,大陆致力于为台胞在大陆发展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同等待遇。作为台湾籍教师的王孟筠,不仅在聘用管理、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都与学校同类人才无差别,还于2019年成为了广西纳入事业编制的第一位台湾同胞。
  “这比任何都具说服力”,王孟筠表示,正因如此,她对今后在大陆扎根发展、实现梦想充满了信心。也希望更多的台湾籍青年能够来桂林,感受这里蓬勃发展的朝气与活力。
  王孟筠说,走出家乡方能见到更广阔的世界。未来,她将继续为两岸青年凝心聚力融合发展、积极协助引进优秀台籍博士至大陆任教贡献力量,在“寻梦之地”躬耕,种下希望和知识的种子,让花开香两岸。

“追星者”孙希延:谁说女孩的征途不能是星辰大海
  向设定好的人生说“NO”
  出走、回乡、再次出走,构成了孙希延前半生的动线。
  “桂林山水甲天下”早已熟稔于心,1994年孙希延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的孙希延回到家乡山东,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按部就班、毫无挑战甚至一眼可以看到头的人生,让孙希延有些惶恐。终于,她作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重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2年多的时间里,孙希延以惊人的毅力和效率提前毕业。随后,她马不停蹄,一鼓作气,提前攻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学位,并完成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后研究任务。
  2002年,孙希延迎来了生命中特殊意义的一大转折点。是年,正在读博的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卫星导航领域。孙希延敏锐地嗅到了该领域的潜力,也找到了未来托付一生的梦想。
  努力从不骗人。学有所成、研有所成的孙希延成了“香饽饽”,不仅顺利晋级为副研究员,还担任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导航室主任的职务。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给她开出了1.3万元的月薪,还有无数“北漂”求也求不到的北京户口。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孙希延居然舍弃了这一切,毅然选择回到母校。
  放弃北上广大好的发展机会和近20万元的年薪,蜗居小城拿着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大家都说孙希延“太疯狂了”,可这个生长在孔孟之乡的山东妹子非常清楚自己的选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孙希延认为,母校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自己学成后于情于理都应当回来。相比中科院的科研环境和条件,10年前的桂电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尽管如此,在孙希延眼中,在业内有“西南小清华”美誉的母校就是“宝藏之地”,名誉校长孙家栋正是我国北斗工程总设计师。
  每日10小时泡在研究室,每一分钟都用来搞科研。因为热爱,孙希延不觉辛苦,更不觉得枯燥。五年来,由她主持的科研项目多达40余项,其中,3项为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二五”国防预研项目、1项科技部创新项目、2项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2项桂林市重大专项等。主持国家专项子项目1项,作为主要项目参与者参加科技部“973”“863”等多个项目。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实用新型授权3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20项。

  追逐头顶的星空
  打开手机,查找定位,路线导航,是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一。但鲜有人知的是,在导航定位如此便捷的背后,是无数个“孙希延”夜以继日克难攻关的结果。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依靠卫星技术,北斗导航可应用的领域覆盖了现代化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军用民用商用都离不开它。因此北斗导航也带动了一系列产业蓬勃发展,“北斗系统”被业内誉为“国之重器”。
  但在2014年之前,广西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北斗导航,更谈不上认可。
  没有石头,也要想办法过河。2009年到2014年5年间,为了申请相关科研课题,孙希延“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很多项目被毙掉因为质量,但北斗被“毙掉”的原因,是因为它之于当时的广西来说太超前。为此,孙希延经常是早上去北京,晚上坐红眼航班回桂林。凌晨四点的桂林,她看过了很多次。
  看似遥远的北斗导航,实际上与生活密切相关。手机定位、无人机乱飞现象的管控以及一些高精度的定位(滑坡、桥梁变形、地面沉降)都需要北斗卫星导航。相比传统定位方式,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可精确到毫米。
  2014年,2代卫星开始在全国各个行业大面积应用后,孙希延的“科研春天”终于来临了。当年,孙希延拿到了广西委托的第一个课题项目,主要为汽车行业制作超速计量标准的测速仪器。同时,她还申请创立了(北斗)导航工程本科专业,这是广西首个导航工程本科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全国加上桂电也只有两个大学拥有这个专业,专业的前沿性可见一斑。
  2017年,孙希延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申请拿到了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近几年,无人机产业飞速发展,“黑飞”屡禁不止。为了规范空域安全监管,孙希延和团队还采用了独创的导航诱骗注入技术,为特定区域构建全天候电子防护区。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多个大型活动及机场、监狱等场所。

  星辰闪耀东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的蝴蝶扇动翅膀,就能在得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人类命运从来都是一个共同体,互荣互生,一损俱损。
  本着“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理念,从2013年开始,以孙希延团队为主的广西北斗导航工作开始向东盟辐射,通过教育培训、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把北斗导航技术带到了东盟国家。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北斗东盟行”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2017年7月,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在南宁成立,是国内唯一一家卫星导航产业国际组织。目前,已有100家国内和20家东盟国家北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加入联盟。
  孙希延和团队研发的地表形变监测与预警系统,也在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应用了起来。马来西亚彭亨大学、科技大学、精英大学和博特拉大学等高校,也与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建立起了合作协议。
  未来,孙希延和团队将与马来西亚联合开展北斗智慧城市、海洋减灾救灾合作。
  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广西北斗定位产业协会会长……在孙希延的介绍中,一连串的名头,就像是一串无声的鼓点,鞭策她前行、跑起来、燃烧起来。
  如今,孙希延仍在“追星”的漫漫长途中奔跑着。让她最欣喜的是,广西也从最初的“后起之秀”跻身卫星导航研发中游。曾经跟在她身后“泡”在实验室的孩子也渐渐长大。
  年幼的时候,我们都曾仰望着星空,在夏夜中寻找北斗、牛郎、织女星。谁说女孩子的征途不能是星辰大海?孙希延用实力打破所有偏见。她告诉女孩子们:敞开了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