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头版

02版:综合新闻

03版:社会生活

04版:视 觉

05版:县区新闻

06版:聚焦全国两会

07版:时 事

08版:桂林人

返回 2022年03月11日

多地“花事”争春,引发市民赏花风潮

“花海经济”美了田园富了农民

桂林日报      2022年03月11日     

  3月8日,游客在灵川县公平乡公平湖畔的紫云英花海拍照留念。记者秦丽云 摄

  近日,游客在遇龙河景区欣赏油菜花花海。(遇龙河景区供图)

  在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100多亩山苍子花绽放,让周边村庄呈现梦幻美景。通讯员王云波 摄

  近日,在灵川县大圩镇上桥村,万亩油菜花盛开,给大地铺上“花毯”。通讯员黄勇丹 摄
□本报记者 秦丽云
  3月,几场春风春雨,大地百花盛开,桂林各县区出现各色美丽花海,惹得市民“春心萌动”,引发一阵阵赏花风潮。而花海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盛宴,还有“美了田园、富了农民”的诱人“附加值”。
  连日来,记者寻访桂林的数个花海,探寻美丽花海背后的那些事。

  多地现花海 全域赏花正当时
  3月8日,阳光灿烂。在灵川县公平乡公平湖畔,一大片一大片的紫云英恣意开放,将湖岸连绵十几公里大大小小的缓坡点缀得如梦似幻。上午11点左右,公平湖田心村委大桥村段的湖岸,成群的游客带着满脸的惊喜和期待,纷纷扑向花海。
  “今天上午就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估计一整天的游客量要超2000人!”接近中午12时,在花海的入口处接待游客的村民兴奋地说。据田心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勇介绍,公平湖畔千亩紫云英在3月迎来最佳赏花期,从3月初开始,日接待量就稳定在1000人左右。当天是“三八”妇女节,接待量稳超2000人。
  同属灵川县的大圩镇上桥村,万亩油菜花也盛开了,遍地金黄,芳香四溢。从2月底开始,就不断有游客前来赏花。
  在阳朔县的遇龙河景区广袤的田野上,一大片总面积达2000多亩的油菜花正盛开着。金色花海与蜿蜒的步道、古朴的村庄、连绵起伏的群山,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春景图。最近,这里持续出现了“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
  据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玉芬介绍,从3月初至今,油菜花海迎来了赏花游客的高峰期,每天的游客量保持在2000—3000人。
  位于桂北的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花事”也不寂寞。在该村的山苍子种植基地里,100多亩山苍子悄悄绽放黄色花瓣,在阳光下迎风摇摆,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争睹芳容。

  “花海经济”美了田园,富了农民
  美丽的花海不仅给当地百姓、众多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还有更多的“附加值”在花中沉淀、绽放。
  谈起今年的紫云英花海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收益,赵金勇言语间满是兴奋。他说,每年紫云英花季,村民都会自发维护花海的旅游秩序,保持湖畔的清洁卫生。为此,村委会在花海入口设点向游客收取10元的卫生管理费,此举得到了游客们的认可。紫云英的花期一般是1个月,减除一些不适合赏花的天气,按照日均游客量保底1000人、每人收取10元卫生管理费计算,“一个月下来,紫云英花海旅游将使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赵金勇说,这笔收入将通过年底分红的形式流入村民的腰包。
  分红仅仅是紫云英花海带给当地百姓的一部分收入。家住公平乡的康乔华在微信中表达了对紫云英花海催生的“花海经济”的喜悦之情。他说,田心村委大桥村的村民几经发展,打造出了以大桥“花海世界”为主题的休闲旅游示范村。赏花高峰期,村里每天接待游客达3000人以上,村民平均每家接待游客4—5桌,户均增收2000多元,让村民真正尝到了“花海经济”的甜头。
  目光再次转向遇龙河景区。该景区的“花事”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在春天,去遇龙河景区拥抱油菜花的灿烂,早已成为不少外地游客和桂林市民在春天必做的一件美事。正是这件赏花美事,不仅愉悦了赏花人的心,也让周边的群众受益。
  蒋受乾是遇龙河景区遇龙村村民,农闲时在遇龙河景区骥马码头撑竹筏。这几天,他正忙着接待前来赏花的游客。他开心地告诉记者,正是遇龙河景区的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让他与同在骥马码头做撑竹筏生意的150多个村民有了一定的游客基础,让一年的撑竹筏生意来了个“开门红”。“现在每三天可以撑两趟竹筏,每一趟可以得80元。”蒋受乾还告诉记者,遇龙河景区打造的油菜花海让整个村庄看起来更美了,而不少村民在游客赏花期通过经营农家乐、卖土特产、经营民宿等方式,均增收不少。
  蒋受乾的话得到了赖玉芬的印证。赖玉芬说,遇龙河景区种植的油菜花是巧用冬闲田的一种方式,并不耽误农户种植两季水稻。数年来,景区打造的油菜花花海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民宿生意、农家乐经营等乡村产业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景区的民宿入住率相比2月份提高了20%。另外,花期结束时,农户通过收获油菜籽榨油,还能带来一笔收入。
  桂林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芳琼说,桂林乡村各种花海的出现,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是给乡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例如,雁山区柘木镇窑头村今年扩大油菜花种植,既满足了果蔬、水稻种植的绿肥用量,又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观赏度假机会,还带动了当地农家餐饮服务和农产品销售,可谓“闲田铺‘花毯’,巧增附加值”。

  “花海经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花海经济”美了村庄,富了村民。那么,如何让“花海经济”持续发力,避免“昙花一现”呢?
  身为公平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康乔华一直关注和思考着家乡打造“花海经济”的前景。令他欣慰的是,村民们十分注重环保效益,意识到必须保护好公平湖水库的水质,才能年年有紫云英花海,才能有全村长远发展的希望。目前,大桥村已集资建成了一整套的防污治污系统,平时也会组织村民自发到湖畔清理垃圾。为了让村子的景观更丰富,接下来,该村还将围绕“水”做一些文章,发展大桥湖生态养鱼项目。“村民们懂得开发乡村旅游要有度,绿水青山才能长久,花海经济才能持续发力。”
  在灌阳县灌阳镇大仁村山苍子种植基地,山苍子这种被灌阳人称为“山鸡椒”“山胡椒”的中国特有香料植物,被寄予厚望。据基地负责人文晓进介绍,目前灌阳县9个乡镇已发展种植山苍子3万余亩,2021年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更让灌阳人激动的是,已有企业计划投资10亿元,用10年时间分3期在灌阳县建成6万亩的山苍子种植基地,把灌阳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山苍子之乡”。
  当然,“花海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大面积种植”就能取胜。如果一拥而上营造同质化花海,并面临花期短、配套设施落后、产业开发单一等问题,那么“花海经济”也不能带来长远的效益。
  对此,作为灌阳县山苍子产业的领头人,文晓进早已深谋远虑。他说,山苍子种植成规模后,将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项目,形成以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山苍子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届时,游客年年有山苍子花海可赏,村民也年年享受到“野果果”变“金果果”的经济效益。
  对于如何让“花海经济”四季“保鲜”,赖玉芬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说,这几年,遇龙河景区也在尝试打造全年可看的花海,如春有油菜花、夏有稻谷花。此外,沿着遇龙河景区的步道,已种有100多个品种的花卉,让秋冬季的“花事”也不寂寞,从而吸引游客常来常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和周边农户增收。
  其实,桂林几年前就有乡镇在探索“花海经济”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朱芳琼介绍,近年来,雁山区大埠乡打造的“花海经济”持续不衰,背后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大埠乡在打造“花海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乡贤人士在该乡思上桥村规划“红顶花园”种植区种植各种花卉,并设置拍摄打卡小品造型、咖啡玻璃屋和休闲吊脚屋等新颖的配套设施,让该村一年四季都有游玩体验的项目,并形成一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带动了农民就业、农产品销售、农家乐和民宿发展,将更持续有力地助力乡村振兴。”朱芳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