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版:走进桂林“AI+”[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AI赋能桂林量具生产
产品精度“十分之一头发丝”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18日    来源:桂林晚报

  工人用搭载AI视觉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对游标卡尺进行质检。
  黄海峰介绍尺框正面孔全自动钻孔攻丝单元的人工智能机器。
  桂林广陆的智能生产车间。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渗透到各个行业,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与机遇。桂林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积极引入和研发AI技术,成功让量具生产实现“智慧升级”,在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精度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智能技术注入生产环节
  说起量具,大家都不陌生。小到日常生活中用的直尺,大到工业生产里的精密测量工具,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近日,记者走访位于灵川县长丰路附近的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AI带来的智能化变革气息。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广陆)深耕量具领域多年,产品覆盖全系列高精度工业尺寸测量品类。记者看到,桂林广陆生产线的尺框正面孔全自动钻孔攻丝单元,一台智能化的设备能通过自行拾取毛料进行加工。桂林广陆工艺技改部部长黄海峰介绍,这台智能机器是今年投入使用的,机器主体是他们从外面购入的,但里面的所有程序代码都是他们自主编写的。该智能加工机器借助AI视觉识别技术,对加工零件的动态位置信息进行精确判断,配合机器人运动控制,实现了零件的智能方位识别、调整以及自动上下料功能。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精准的 “舞蹈”,每个零件都能被快速且准确地放置到合适位置进行加工。
  “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不仅加工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更是大幅提升。以往人工上下料不仅速度慢,而且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疲劳导致操作失误。”黄海峰表示,AI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产品加工的质量和精度。公司生产的卡尺系列包括电子数显、精密机械型,电子数显卡尺精度达正负一个丝(约头发丝十分之一),蓝牙款可实时传输数据至手机。千分尺、指示表系列则聚焦精密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与设备检测,其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欧美等50余个国家。
  而在铣削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刀具寿命智能监测和管理系统堪称“智能管家”。它通过实时采集数控加工设备主轴和进给轴的负载数据,并结合前期试验预测数据,对刀具使用寿命进行精准动态测算与调整。以往,刀具的更换往往凭借工人的经验判断,要么更换过早造成资源浪费,要么更换不及时影响加工质量甚至损坏设备。如今,该系统实现了刀具寿命的最大化利用,大大减少了因刀具问题导致的停机时间,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在小孔钻孔和攻丝环节,智能检测部件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精准监测钻头和丝攻的破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避免了因工具破损而导致的次品产生,从源头上提升了产品质量。

  AI视觉系统助力质量检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量具生产领域更是如此。桂林广陆在质量检测环节同样引入了先进的AI视觉识别技术,让质量检测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数显卡尺外观尺寸检测现场,一位工人正在对一框游标卡尺进行质检。只见她将一个卡尺放到一个机器下,旁边的屏幕就能显示该游标卡尺的尖端是否符合标准,如符合则显示“OK”,不符合则显示“NG”。这位工人说,过去人工检测需逐个测量,不仅效率低,而且由于人工主观性,容易出现漏检或误判的情况,还特别费眼。现在只需扫描一遍,不合格产品便无所遁形。
  黄海峰介绍,AI视觉系统可快速采集卡尺外观尺寸数据并精准分析,检测速度较人工大幅提升。这一看似简洁的设备,凝聚着工程师团队一年多的心血,反复调试边界识别算法,最终使检测准确率接近100%。
  记者注意到,在质检流程中,每一框产品均附有二维码。据介绍,这是桂林广陆自主研发的QAS质量数据管理系统,借助AI助手实现了质量数据的智能采集。这一举措有效杜绝了可能出现的数据作弊现象,大幅提升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精准度。
  通过生产与质量数据的智能化应用,企业实现了工时、绩效、工资的联动管理,以及制造质量的实时监控与全流程追溯。生产部门能够根据质量检测的实时数据,及时调整生产参数和工艺,避免了大量次品的产生。质量管理人员则能快速定位问题源头,精准施策改进。
  这样智能化的质量检测和管理流程,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优化了整个生产流程,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AI+量具”加速行业产品迭代
  桂林广陆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当下的成果。面对未来,“AI+量具”行业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展开了深度合作,双方以“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行业知识库”为核心技术路径,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规模化应用。这一合作聚焦工业管理和智能生产等领域的痛点,引入DeepSeek大模型作为技术基础,并结合企业30余年积累的生产流程数据、自动化生产线运维记录及管理经验文档,打造专属行业知识库,形成“通用智能+行业know-how”的独特优势。目前,广陆AI大模型已经上线,正为广大客户提供维修、产品选型、价格即时问询、疑难问题解答等方面服务,深受用户好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AI有望在量具生产的更多环节发挥更大作用。在研发端,通过AI模拟分析可加速产品迭代,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量具。在服务端,AI客服系统将实现24小时专业响应,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与满意度等。今后,“AI+量具”将为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阶段。
  记者周子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