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景观韵味长 科技展陈创意新
重新开放的灵渠景区
好看 好懂 好玩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来源:桂林晚报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兴安灵渠承载着两千多年前的水利智慧。近日,这条“天下第一古渠”经过5个月的综合保护与提升工程,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这场以“新旧共生、科技赋能”为核心的改造,让古渠焕发全新生机。
据了解,灵渠景区此次升级涵盖水街风貌整治、古建筑修缮、光影工程打造等多项内容,不仅重现了古运河的壮丽风貌,更通过科技赋能与业态创新,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文旅新体验。
古今交融 重塑水韵灵渠
近日,记者来到灵渠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焕然一新的景区大门。大门大气通透,整体设计采用汉阙的建筑形式,建筑面积142.64平方米,采用菱角纹饰等传统建筑符号,结合灵渠水利文化元素,充满秦风古韵。
灵渠景区修缮与保护提升项目设计主创人员周杰告诉记者,景区大门在设计上充分考察了古时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图像资料,参照资料的尺度及比例,较大程度还原了秦汉时期的灵渠大门,更突显地域文化特色。
新的景区大门不仅提升了灵渠景区的颜值,更幻化成现实与历史的“结界”。穿过大门,可以看到一组大型浮雕,该浮雕展示的是秦朝大一统和边疆巩固这两个主题,主浮雕雕刻着秦始皇任命史禄开凿灵渠,颁布一系列条令顺利开凿灵渠以及法令宣读的场景;左右两侧的浮雕则分别雕刻着史禄带着3位将军开凿灵渠的场景,以及海外通过灵渠前往中原地区展开文化交流的场景。这些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灵渠的历史,对灵渠有更深刻的认知。
周杰告诉记者,景区新增群雕15处,再现了秦朝开凿灵渠时的壮丽场景,不仅丰富了景区的景观,也让游客能身在其中、沉浸其中。
景区内的秦文化广场,草坪平整,视线通透,周围景色一览无余。草坪中间有一处“天空之伞”打卡点,那是由小伞组合在一起打造的景观。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五一”假期里,这个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景区计划日后定期在秦文化广场打造新的打卡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经过风貌整治的水街也完成了蜕变:青石板路蜿蜒如练,明清风格的骑楼外立面重现古韵,老电影院被改造成“兴安印象演艺餐厅”,传统米酒坊与篷船集市相映成趣。
此外,景区在大门区域还配套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和公共卫生间,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更新了道路照明及导视导览设施,提升了无障碍设施与便民服务;在景观方面则增加了绿化空间、水系景观和休息区域,优化了生态与视觉的体验;在功能拓展上,改造了部分场馆的展品内容,丰富景区的活动承载能力。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