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版: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特别报道·微视点[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公共区域视频全覆盖 打造智能停车系统 接入“ i 游阳朔”提升游客体验

阳朔遇龙河景区
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升级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桂林晚报

  阳春三月,阳朔遇龙河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遇龙河指挥中心主任徐祖鹏告诉记者,景区自2023年启动数字化建设以来,逐步完善软硬件建设,以“智慧物联生态感知平台”为代表项目的智慧景区管理系统不断完善,景区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升级。

■变化
  3月25日,在遇龙河指挥中心,徐祖鹏与中心副主任张源坐在电脑前,通过“智慧物联生态感知平台”查看景区动态,做好安全生产、游客疏导等相关管理工作。
  张源说,“智慧物联生态感知平台”就如同一块“数字沙盘”,帮助工作人员通过智能设备掌握景区里的一举一动。“例如,当发现游客没穿救生衣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张源继续向记者展示该平台功能,他点开平台里的“事件中心”,查看当天系统监测到需要解决的应急事件。系统显示,当天有多个点位出现水位过低的情况。接着,张源打开这些点位的摄像头,查看竹筏运行是否通畅,是否出现拥堵的情况。最后,他把相关信息发到工作群,提醒经过相关点位的筏工注意安全。
  “通过平台我们还可以监测到,目前人比较多的码头是水厄底码头,如果出现游客排长队的情况,我们将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游客疏导工作。”张源指着大屏幕表示。
  为让这样的智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遇龙河景区还在阳朔公安局的协助下开展了“阳朔之眼”的建设。徐祖鹏介绍,目前已实现景区公共区域视频100%覆盖,摄像探头、雷达液位计等智能设备能完成客流检测、应急防汛、舆情监测、空气质量检测、气象变化等多种任务。
  遇龙河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3月25日,景区已安装点位探头962个,这些探头可以对遇龙河全流域及各码头进行智能化视频巡查,自动识别游客危险动作,及时报警和广播提醒,确保游客安全。同时对全部竹筏的载客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沿河岸设置的码头雷达,可以实现竹筏升降系统的精准控制。
  此外,遇龙河景区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景区新建骥马码头和万景码头筏工休息室,扩宽景区易拥堵道路节点,新增8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新增运营码头5个(龙村码头、夏棠码头、阳朔湾码头、揽胜码头、青厄渡码)及8条竹筏漂游航线,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