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橘子在网络二手平台售价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引热议
科研所需还是猎奇心理?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来源:桂林晚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东一女子将一个表皮发绿、长满霉菌的腐烂橘子以500元的高价在二手交易平台售出,引发网络热议。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挂出发霉橘子的商品链接。这些橘子的外皮通常覆盖有一层厚厚的霉菌,售价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一位商家介绍,有些买家购买霉橘子是为了做生物实验,用来培养青霉菌。
可能是出于科研或实验的需求,也有可能是出于好奇和探究的心理。
发霉橘子为何会成为二手平台“香饽饽”?接触发霉的橘子会带来哪些健康隐患?
发霉橘子涌现交易平台
“发霉橘子卖出500元”的消息,让很多网友直呼“错过了商机”:没想到这还能卖钱!
二手交易平台上,很快冒出了一批售卖“发霉橘子”的交易帖。
记者在二手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发霉的橘子”,出现多个标价数百元的售卖链接。其中一个标价388元的售卖链接显示,有125人想要,2万人浏览。商家宣称,售卖的是“发霉的橘子,全身裹满了霉菌,可用来研究”,并标明“想要的私聊”。记者以买家为名和卖家攀谈,问其价格能否优惠,最终对方同意以每个橘子50元的价格成交,但只有一个发霉的橘子可卖。
记者注意到,多个售卖链接中均提到,这些橘子适合做科学实验,特别是生物、化学类实验。
此外,记者还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霉菌”,页面随即跳出“酒瓶里长的霉菌”“米饭霉菌”“酸奶霉菌”“蘑菇霉菌”等一系列发霉物品。许多商品链接发布时间显示为近三天。
记者注意到,售卖“发霉物品”这股风潮并非第一次出现。据媒体报道,2024年,浙江德清邓女士有一朵长在苹果上的蘑菇被中国科学院博士私信求购,网络上买卖“发霉物品”就此开始增多。而今,当初长在苹果上的蘑菇已经成功繁育出下一代,而邓女士也已经尝上这个“果菌王”的后代——白参。
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发霉橘子
一位常做实验的医学类研究生告诉记者,正规的实验耗材不会从网购平台采购。“我们会有专门的平台,或者有专门做这方面的公司,有供应商,基本上大家的采购途径都走得很正规,一般不会走网购平台。我们会买专门提纯好的,不会去买有很多杂菌在一起的那种。”
长期从事微生物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郭建伟对记者表示,研究清楚各种条件下导致橘子发霉的青霉菌种类,并筛选抑制主要霉变青霉的植物精油等保鲜剂是有价值的。但是,社交平台卖的发霉橘子,由于掺杂了利益,商家不会如实告诉研究者橘子的品种、产地、运输冷藏条件,这就会导致研究的结果不可靠,影响筛选保鲜剂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内科副主任陈小兵告诉记者,部分医学生可能会需要发霉橘子做实验,但一般不建议医学生从二手平台购买发霉橘子。“这些橘子来源不明,其霉菌种类和生长状态未经专业检测,可能含有未知的微生物种类或污染物,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偏差,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如果有相关实验需求,应在正规实验室条件下,由专业人员指导,使用经过专业检测和处理的样本进行实验。”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发霉的橘子做实验,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发霉的橘子对食品科学研究也有一定的作用。陈小兵也表示,随便到网购平台去购买实验耗材,不可能得到严谨的科研数据。他说:“随意自行到二手平台上购买,由于它的来源不明确,其生长状态等没有经过专业的检测,也缺乏专业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了研究,结果也是不可信的,或是有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都有专业化的要求,有非常严格的准入标准,绝不是到网上随意买。”
发霉的橘子,究竟是什么人在买呢?平台上商品链接显示几万浏览量的帖子,是否有真实的交易记录?平台相关人员对记者表示,商品链接挂上的价格并不是实际成交的价格,更多是防拍价,“很多人挂这个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真卖,是给自己引流的一种手段”。
专家提醒处理时要注意防护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主任侯殿志建议,家中如有发霉的食物,应尽快处理掉,否则会带来健康隐患。“发霉的橘子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非常大。它长的霉菌会分泌很多有害物质,比如真菌毒素,并且这些真菌毒素耐热性非常好,在高温下也没办法失活,误食之后可能会引起肠胃炎,有可能引起对消化神经系统的毒性,包括潜在的致癌风险。”
侯殿志说:“另外,存在交叉风险的问题,发霉的橘子如果放在家里时间过长,有可能会飘到其他食物和厨房用具上,导致更多食物变质。发霉的橘子上的霉菌为什么是青色的?因为它产生了大量的孢子,孢子是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在密闭的空间下,有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的感染过敏,包括肺部的感染。对于免疫力比较低的老人、儿童危险比较大。发现发霉的橘子要尽快处理掉。在处理方法上,应该戴上手套和口罩,放在一个密闭的袋子里,然后放在垃圾桶里。”
综合央广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