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版:聚焦中国[大图] [PDF]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历史数字报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

全国多地学校探索实施“放春假”

桂林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来源:桂林晚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目前,全国多地已有不少中小学、高校发文,今年将实行放春假或秋假。然而,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放假耽误孩子学习、上班族无法照顾孩子、担心孩子在家玩游戏等问题,依然成为不少家长的负担和焦虑。
  多地明确放春假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

  在浙江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全省中小学在4月中旬至5月初安排5天春假,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杭州市许多学校将春假与社会实践结合,组织学生参与茶园采茶、湿地保护等活动,让学生在劳作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意义。宁波市某小学则开展“春日读书月”,鼓励学生在假期阅读与春天相关的书籍,并撰写观察日记,将自然体验与学科学习融合。
  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该市中小学将放春假2天,与清明假期相加,可连休5天。四川省成都市部分学校创新假期设计,将春假与清明假期相连,形成9天“超长假期”。成都高新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展研学,通过实地考察理解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态治理的关系。此外,一些学校还开设“农耕课堂”,让学生在郊区农场体验播种、施肥,感悟劳动的价值。
  高校也不甘落后。武汉大学在4月下旬增设3天春假,鼓励学生参与樱花文化节志愿服务、跨学科科研项目等活动。该校负责人表示,春假不仅是休息时间,更是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实践能力的契机。上海交通大学则将春假与创新创业竞赛结合,支持学生团队利用假期深入社区调研,为项目孵化积累素材。
  北京、江苏、广东等地的学校也积极跟进。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将春假定为“社会实践周”,学生可选择参与博物馆导览、环保公益等活动,并计入综合素质评价。江苏省苏州市的小学则推出“春日艺术季”,组织学生踏青写生、创作春日主题手工艺品,培养审美能力。
  网友:
  支持与担忧并存

  全国多地学校推行春假制度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舆论呈现“支持”与“担忧”交织的态势。许多网友点赞春假的教育意义,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但也有部分家长对假期安排的具体实施提出疑虑。
  不少网友认为,春假打破了传统假期模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实践。有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孩子终于能在春天真正感受大自然,而不是被困在补习班。学校组织的农耕研学活动,让他学会了珍惜粮食,这种成长比课本更有意义。”部分大学生也表示,春假为科研项目、志愿服务提供了时间,如武汉大学学生在樱花季参与文化活动,既提升了能力,又丰富了校园体验。
  有网友留言:“春假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让教育回归生活,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也有家长对春假的实际效果表示担忧。部分家长担心假期过长会影响学习进度,尤其是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家庭。有网友评论:“春假虽好,但中考、高考不放假,假期补习反而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此外,假期安全和陪护问题也是焦点。双职工家庭担心无人照看孩子,有家长直言:“学校放假了,家长还要上班,孩子的安全谁来保障?”
  放假背后 
  还有多少顾虑待解?

  “放春秋假会影响孩子的学业,这种观点太偏激。”杭州某初中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孩子的学习成效取决于学习状态,而并非一味地堆砌学习时间。放个春秋假,可以给孩子多一个调整的假期,甚至还能与家长出去走走,实际意义会更大。
  而对于“假期无法陪伴孩子”的问题,有家长认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需要跟上,上班族能自主安排带薪休年假,孩子春秋假的意义才能更好体现,否则就可能成为新的负担。
  事实上,近日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除了提到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外,还在保障休息休假权益方面明确要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可以说,只有两方面都落实好,“春秋假”才能推广得更好更快,提振消费也才有可能。
  “大家都放春秋假,最后外出旅游也会变得很拥挤。”这样的声音也不在少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提出,因地制宜、错峰休假,在全国推行“春秋假”,引发各方热议。
  她建议,2025年可优先在“五一”前后增设一周“春假”,形成“五一+春假”连休模式,待运行成熟后推广“秋假”;南方地区春假前置至4月下旬,北方延至5月上旬,高校可弹性延长至2周,形成南北客流梯度。
  一项关于春假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71.3%的受访者支持在更多大中小学放春假,25.0%的受访者表示有限支持,需要做好配套服务,3.7%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山花烂漫时,你期待放个春假,来一场与春天的约会吗?
  综合潮新闻、半岛都市报、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