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一个创意吸引游客 越来越多的产品“出圈”
带你看看今年上新的桂林特色文创
桂林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3日 来源:桂林晚报
今年以来,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推动之下,我市文旅行业陆续上新了多个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有高度还原逍遥楼的木构模型,有以桂林博物馆“镇馆之宝”为主要元素制作的背包,还有以假乱真的“漓江小鱼”……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伴手礼,还是居家小装饰,这些文创产品上市后,都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欢。
高度还原的逍遥楼木构模型引惊叹
最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视频号发布了一条视频,引来网友阵阵称赞。
视频中,一个缩小版的逍遥楼惊艳亮相。只见它制作精致,一钉一铆十分考究,檐角线条舒展流畅,既具历史厚重感,又符合现代审美意趣。据悉,今年以来,逍遥楼木构模型走红后,已有上千名游客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购买。
这个作品来自桂林“90后”小伙——石荣敏。他专注于中国古建模型制作,以木为笔,以匠心为墨,精心制作出了逍遥楼等令人赞叹的古建筑木构模型。
石荣敏说,逍遥楼是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其主体结构严谨端庄。他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深入考据逍遥楼的历史形制与现代重建的建筑细节,通过实地测绘等,精准还原了建筑比例与结构特色。
逍遥楼模型选用椴木与桦木为原料,采用精密切割工艺,结合传统手工拼接技术打造。彩绘环节严格参照逍遥楼实景色调,用颜料逐层手工渲染,还原灰瓦、朱柱、素墙的淡雅风格。
制作过程中,先通过三维建模,拆分出近千个独立构件,绘制等比例图纸确保后续拼装严丝合缝。然后,提取建筑中代表性的格栅纹、回形纹等元素,转化为模型装饰细节,将所有构件二次优化以满足审美和工艺双重需求。待每块构件经机器切割后,手工打磨光滑,以细笔勾画建筑独有的窗棂纹路。彩绘涂色阶段,采用“多层薄涂”技法,还原木材经岁月浸润的温润质感。最终逐层组装,耗时近百小时完成作品。
把桂林博物馆“镇馆之宝”背在身上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各类梅瓶数量高达300余件,在国内梅瓶收藏领域中首屈一指,彰显了梅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如今,这些“镇馆之宝”上了背包,能让游客们背在肩膀上。
桂林东西巷有一家非遗文创主题书院——“穿青书院”。步入书院的大门,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着一系列“青花梅瓶”元素背包。“妙手穿青”品牌创始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张杰介绍说,他主持设计的这一系列“青花梅瓶”背包叫“暗香疏影”,灵感正是来自于桂林文化名片、桂林博物馆“镇馆之宝”——明青花梅瓶。“我们这个系列运用传统刺绣创意呈现梅花图案,巧妙地与素雅亚麻相结合。背包搭配同系列帽子,让游客尽显轻松休闲气息,感受典雅的梅瓶文化。”张杰表示,该系列背包共有6款,种类分为托特包、双肩包、手提包,以青花梅瓶作为主题,注入更多时尚元素,用国风视角诠释桂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背包上的青花图案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梅瓶短颈、小口、丰肩、圆腹、敛腰、窄胫的典雅造型,与真瓶近乎一致。此外,张杰还独具匠心,采撷漓江里的鹅卵石镶嵌在每个包的拉链处,让购买者打开包的同时,也打开了关于桂林的美好记忆。
春节以来,“暗香疏影”系列背包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已售出上千个。“国内外游客都很喜欢这些背包,他们购买之后,纷纷给我发来‘买家秀’,记录背包陪伴自己走遍世界各地的情景。”张杰说,当他收到一个又一个游客发来的微信时,很是感动。“自唐代起,梅瓶的形制便有所记载,宋代时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当时社会风尚的代表。没想到时隔千年后,它又以这样的方式流行起来。”
下转03版◥◥